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串场河校区 毛争艳
《道德与法治》学科不同其他的知识科目,道德与法治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注重对于具体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是一味地采用枯燥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的真实性与有用性,那么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目标的落实也将无从谈起。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在《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再适合不过了。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良好学习兴趣激发和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程度,不仅关系到学生内在学习潜力的挖掘,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把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而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方向,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就做到了将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兴趣引导下感受到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比如,在课程《不做“小马虎”》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和回忆,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出现过哪些马虎的事情,并让学生举手说一说,教师要在认真听学生发言的同时,把学生所说的马虎事件清晰地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予班级学生播放关于“马虎”的动画片,要求学生在动画片的观看过程中,要一边记录下每一个马虎事件,一边将动画片中的事件与自己做对比,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发生过这些事。在视频观看完后,教师要随机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查找到的马虎事件,教师同样将具体事件写在黑板上。最后,教师要让班级学生思考黑板上事件的解决方法,在学生思考完成后,让班级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表演如何在生活中防止出现这些马虎事件。在一个学生表演的时候,其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不同解决方法,教师同班级学生一同商讨哪种方法最实用。这样就激发的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班级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和能动性。
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时刻做到以学生的现实学习阶段和学习基础为出发点,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还没发展完善,如果单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不现实的,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帮助作用。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进行教学情景的营造,将班级学生带入到知识内容的真实情景中,从而大大拉近学生学习主体与具体知识内容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如,在课程《购物场所我知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在具体课程知识教授之前,就要进行一个充分的调查,让班级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购物场所的具体规矩,同时也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然后,教师要通过语言引导和情景营造的两种形式,给予学生进行本课知识内容的具体讲授。让班级中的学生拓展思维,想象自己现在就处在一个大型购物场所,要去买某某物品,遇到了多媒体视频播放中的这些情况,让学生思考自己该怎么做。教师要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具体做法写在纸上,并写清楚这样做的原因,在学生视频事件处理完成后,教师要收取班级学生的作答结果。然后,教师根据视频播放中的各种购物情况,给予班级学生详细讲授每种情况的正确处理办法,从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具体的知识内容。接下来教师对学生交上来的作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到班级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的错误,针对这个知识点再次进行强调和讲解,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全面性。
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影音结合和高效便捷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这些优势,在利用多媒体设备完成知识讲授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落实《道德与法治》科目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知识中做到学与用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比如,在课程《请帮我一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在课前给班级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班级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课下进行本课知识的预习,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制作出本课知识的教学课件。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各个小组依次上台进行教学课件的讲授,在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说清楚自己遇到的具体困难是什么,遇到困难的时间和背景,最终怎样解决的困难。最后,在学生讲授完毕后,教师要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感悟和收获,引导学生分辨哪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哪些事情应该自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懂得不仅要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也要学会帮助他人。
多媒体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做到了将知识内容、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三者的有机统一,让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简单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