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李欢欢
杜郎口模式自其诞生起,便褒贬兼有、争议不断。作为21世纪初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杜郎口模式对新课改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认真总结其积极之处、反思其不足之处,可以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杜郎口中学,坐落于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镇,原本是一所秩序混乱、教学落后、濒临绝境的乡村学校,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初级中学经过二十年的教改之路,成为了教改名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杜郎口模式”。
“杜郎口模式”是对杜郎口中学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对其的基本描述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学校自己总结的“10+35”模式,被称为“草根描述”,即教师10分钟、学生35分钟,意在凸显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分配。第二种是山东省教科所专家总结的“三三六”模式,被称为“专家描述”,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该描述较全面的概括了其主要内容。第三种是邱学华先生提出的“预习展示、反馈达标”的简约描述,该描述既反映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又表述简单、通俗易懂、便于推广。
多年来,杜郎口中学在收获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较大的非议,称之为“教育骗局”的声音亦比比皆是。对于杜郎口模式,笔者认为需善待之,即要看到其对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适应性;也需批判之,即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发展之,从而促进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化。
当代著名教育家、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曾说过“一个靠拼搏而创造了包括升学率在内的教育奇迹的农村学校,如果得不到善待反而被贬斥,这是中国的悲哀!”
1.肯定杜郎口中学取得的成绩。
1997年以前,杜郎口中学只是一所不为人所知的普通的农村中学,教师素养低、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厌学、逃学、辍学,多年来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县倒数第一。
1997年崔其升调任杜郎口中学校长,2001年崔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开启了大规模的教学改革“长征”之路,2003年杜郎口中学在中考中取得了全县前茅的成绩,随后多年其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县前三名。辉煌的成绩本应是杜郎口中学自我证明的最好证据,但后来却成为许多人抨击杜郎口中学的理由,“一所学校仅靠升学率成了‘素质教育’的‘名校’,这是中国教育的不幸!”,对于这样的观点,上文所提到的李镇西校长的话就是最好的回击。一所农村学校,一穷二白,艰难改革,力图为农村学生创造出更好的教育环境,试图为农村学校探索出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他们的勇气值得敬佩,他们的付出配得上赞誉,他们的成绩需要肯定。
2.肯定“杜郎口模式”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的践行。
洪明教授曾详细解读过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与新课改的关系,他指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与新课改没有发展脉络上的直接关联,虽然两者的理念存在着耦合,但这种耦合是有距离的,“杜郎口的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和文化下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理想’形态的一种现实调整”。洪明教授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的距离,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否定“杜郎口模式”,而是为了肯定杜郎口中学勇于探索的精神、肯定“杜郎口模式”在一定现实意义下对于新课改的适应性。
(1)践行“先学后教”,形成“预习展示,反馈达标”特色教学模式。
杜郎口中学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认识学生、信任学生、发动学生、发展学生,并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教学模式“预习展示,反馈达标”。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包括个体自学和小组群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学、自思、自悟,并通过小组内部的思维碰撞、互帮互助,逐渐对所学内容形成一定的感知与理解。“展示”是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学生需发挥聪明才智和团队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小组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不断发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度和运用能力逐渐提升。“反馈”是总结、反思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梳理,查漏补缺、构建体系。“达标”是目的,是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不让任何人掉队。
“预习展示,反馈达标”模式是“先学后教”模式的具体化,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它将学习的时间、空间、权利还给了学生,使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以落实到实践,这无疑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巨大进步。自新课改启动后,“先教后学”等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摒弃,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校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杜郎口模式”起到了探路、借鉴的作用,但绝不可照搬,杜郎口模式并非十全十美。
(2)践行“合作学习”,形成“兵教兵,兵强兵”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最早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其利于课堂内良好社会心理氛围的形成,利于学习者学业成绩的提升,利于学习者良好非认知品质的形成等,因此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推崇。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为了合作而合作的“形式化”、缺少引导的“盲目化”等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杜郎口中学构建起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性“合作学习小组”可以起到较为有益的经验借鉴。在杜郎口中学,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基本单位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是学生自学、互助、展示的基本单位,亦是教师课堂评价、活动组织、班级管理的基本单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杜郎口合作学习小组的第一个特征,“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打造小组文化”是杜郎口合作学习小组的第二个特征,小组各有其组名、徽章、目标、规则、组歌等,小组文化利于构建起集情谊、学习、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小组,与传统学习小组相比,其体现出了单位缩小化、功能多样化、合作具体化、效益最大化的优越性。
对于“杜郎口模式”,既要看到其对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适应性,也要清醒认识到其不足之处,绝不可感性学习、模仿照搬。
1.学校管理严苛,“以人为本”需落实。
笔者曾多次听过“杜郎口模式”推广者的讲座,曾多次与河北天卉中学的课改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曾亲身参与过“杜郎口模式”学习者盱眙县第一中学的课改,曾大量阅读关于杜郎口中学的著作和文章,在多次的实地参观、互动交流、亲身经历、资料阅读中,笔者发现,杜郎口中学对学生的管理呈现军事化、功利化倾向。
学校管理军事化。杜郎口中学官网有一篇发布于2017年的老生回忆文,文中这样写道“第二天的宿舍检查也很严格,什么毛巾脸盆摆放整齐,所有的鞋一条线,窗户床槽都要擦,床单和一条线平行;强调队列行走,不能撸袖子,必须穿校服,不能骂人,不能说脏话,必须剪短发;无声就餐”。军事化管理源于部队,其目的是为了打造出高效的执行团队,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于学校军事化管理所带来的高效率而无视它对教育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所带来的损害。”
学校管理功利化。杜郎口中学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是以量化考核为抓手进行的,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分数奖惩,有错罚分,有功奖分,如每天各科抽考的倒数三名要扣除相应分数、学习小组值日不到位被批评需扣除小组10分 。笔者认为,功利化管理短时间内也许效果显著,但长远看去,其会诱发学生急功近利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学生自律品质、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的真正养成。
除此之外,杜郎口中学在学校管理中还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学生是学校的主要成员,学校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渗透到学校管理之中。
杜郎口中学在学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利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育人”这一根本目标相违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杜郎口中学可以“走出去”,学习一些优秀学校的学校管理经验,亦可以“引进来”,引进一些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从而构建起与课堂改革相匹配的学校管理体系,促使学校教育改革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2.教师专业素养不足,“课程改革”破局难。
“杜郎口模式”被批评最多的是课堂的活泛缺乏深度和广度,深度和广度的缺乏不是由于教师“不想做到”而是由于教师“无法做到”。“不想做到”的问题出于教师品德,就教师品德素养而言,杜郎口中学教师的品德素养曾多次被李镇西校长称赞,“老师们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和反思精神”,笔者的同事曾到杜郎口中学进修学习,同事感慨到“杜郎口中学最大的财富就是教师,他们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把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作为自己的志业”。“无法做到”的问题出于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不足也是杜郎口中学课程改革进程缓慢、课改难再破局的根本原因所在。
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之所以没有深度和广度便是由于教师的文化素养较狭窄,无法给予学生深度的角度和宽广的视野。在教育素养方面,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的缺乏是制约杜郎口中学教师“教”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教育研究能力的缺乏致使教师只能解决具体问题而无法透过问题看到其背后的本质,故问题的解决往往多是表面的、短暂的。
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致使“杜郎口模式”至今仍停留于“经验”层次而无法上升为概括化、系统化的“理论”。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非个别现象而是基础教育阶段各学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不仅是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亦是基础教育阶段新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关键。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使乡村学校在职教师的继续培训更加实用化,即多数教师在某一方面存在不足便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优质资源进行集体学习,通过集体学习、集体讨论促进优质资源的内化与运用。“互联网+”还可以推进乡村学校在职教师继续学习的个性化发展,即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具体的困惑和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充电。教师的继续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学校需做好相关的考虑和安排,方能使教师的继续培训行之有效、落实有果。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罗斯高先生在“一席”的讲座中提到“历经30多年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农村的教育水平太差的话,会影响整个中国的发展,所以必须解决’。”杜郎口模式作为农村新课改的典型,我们研究之、批判之,其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杜郎口模式”,而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到其对于新课改的适应性和其不足之处,从而为更多乡村学校新课改的推进提供更为有益的经验借鉴,从而推动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化。
[1]崔其升.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5.272
[2]李镇西.善待杜郎口——李镇西教学随笔[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31.
[3]洪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关系范畴及遭遇质疑之分析——以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29):45-47.
[4]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4.
[5]魏峰.学校军事化管理的批判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