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朱雅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基本功,成功地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阅读是对文本的认识和感悟,写作则是知识的迁移,是对感知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升华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教师应立足教材文本,找到“最佳切入点”,使阅读与写作得到充分整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内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师应立足教材,以课例为载体,用心找寻适合学生仿写的典型之处,比如课文的修辞手法、细致描写以及写作技巧等,通过仿写,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写作知识,通过实践而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由读到写,不仅给学生搭建了梯子,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也能让学生在仿写实践中进一步体会文本的写作手法,做到触类旁通。
例如《燕子》一课,文中第一段对燕子的外形描写条理清晰、准确生动,从整体到部分,语言明快清新,为读者展现了一只机灵活泼的小燕子,也让我们认识到对事物的描写,无需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明显特征即可。教学中,教师可以此为最佳切入点,设计动物习作片段的任务:观察某一小动物,说出最明显的特征,并模仿文本第1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描写其外形。再比如《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对小河的描写语句;《拉萨的天空》一文中对天空的描写语句;《西湖》一文中对树林的描写语句等,都是值得学生借鉴,在写作中可以直接“拿来”的优美词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在写作中随时调用,降低写作的难度。
美文可以模仿,选择最佳的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将习作与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相结合,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表达能力,学习效果会更明显。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是以单元组合的形式呈现课文的,每个单元中的课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正是学生辨析、比较的绝佳契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同一单元中的课文进行整合提炼,分析文本的各自写作特色,真正习得作者的表达技巧,在比较、辨析的基础上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如《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并引导学生将这几篇同是写景的文章进行对比辨析,体会不同文本、不同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运用的不同表达方法。通过对比辨析学生发现,在写法方面,《黄山奇松》与《莫高窟》主要以并列段的形式对各处景点进行描述,而《黄果树瀑布》则是以移步换景的形式进行描写;在语言方面,它们都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有景有情。经过比较后,学生感知到了不同课文的描写与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对写景类文章的表达技巧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阅读所得,鼓励学生进行选择性练笔,学生感兴趣,也就更容易下笔。
在教学中,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阅读,找出异同点,以选择性练笔开展读写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容易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达到无师自通的写作目的。
经过千锤百炼的教材文本有作者的“留白”,也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地方,这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巧妙抓住这些“空白”,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性质进行写作具体的训练,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文阅读理解的深层次发展,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例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我抓住文中的概括性句子“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创设如下情境,让学生进行句式填空:每天清晨,鸡刚打鸣,母亲______;中午烈日炎炎,母亲______;傍晚时分,母亲______。通过点拨,避免学生凭空臆想,脱离实际,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母亲所承的重担。这样的课堂小练笔,能让学生的表达与文本主题真正融会贯通。再比如《二泉映月》一文中,第3自然段中有一个“卖艺度日”的词,我抓住此词,创设引导性情境:冬日,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______;夏日,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______;一天,双目失明的阿炳生病了,高烧不退,浑身发抖,他______。有了情境的铺垫,学生为阿炳的遭遇感到心酸,拓展性练笔语言深情,想象力不断提升。
这种读写结合形式,不仅能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向深层次发展,进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能加强对言语表达技巧的训练。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从读学写,写中促读,实现读写双赢。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找准训练点,实现阅读向写作的迁移内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J].黑龙江教育,2014,9:93-94.
[2]陈环.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课外语文,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