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县均溪中心小学 游兴棋
课程的本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象,以“问题学习”“履历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柔韧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感情与活动、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定位。
(1)它与学科课程并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在学习系统结构、实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着与学科课程质的不同。
(2)它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不能相互替代。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既要防止教学活动游离于学科理性,而步入学习的经验主义误区;又要防止学科的知识和系统教学活动的束缚,而局限在简单层次上的学科教学的重复和凑合,要及时补足学科教学的缺损。
社会上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门课程,哪天当了家长,才发现有这么一门课程,有的甚至当了几年家长的还不知道有这门课程。可见社会对这门课程有多陌生。即使知道有这么一门课程,但内容是什么,对孩子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几乎没人了解。有的偶尔在聚会上或酒桌上听人说起,大吃一惊的有之,莫名其妙的有之,不知其理的有之。总之,大家对这门课程很陌生,认识有限。
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的。有心的家长才发现,现在学校有开设这么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学什么呢?有的家长会翻开书看看,认为所学内容不错。有的瞄了一眼,哼了一声,学这些干什么。大多数家长没当一回事,不闻不问。
学校只是把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排进课程,有专职老师去上课,对学生也不错。没有专职教师,学校也无能为力,就由其他科目任课老师兼课。至于课程怎么上,上得怎么样,学校也没专家,也不知所以然,老师凭能力去上,课程别落了就行。这个科目是非考试科目,对成绩没影响,学多学少就当给学生培养兴趣了。
这门课程是非考试科目,不重要,排在课程表上,纯粹就是个摆设。学校安排了,有兴趣就上,没兴趣就让学生自学。学得怎样也不重要,就当一般了解。或是几节课时间把它扫一遍,节省点时间讲讲语文辅导训练或数学辅导训练挺好。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到这门课程是很懵懂的。到了四五年级也还是懵懵懂懂的。一会儿讲安全知识,一会儿讲生活知识,一会儿又是如何做小制作等等,感觉就是晕。有的老师也不上课,叫大家自己看看。活动内容环节也挺烦琐的,真要实践操作,根本就没那个条件。
在《课标》里,从课程定位的视点看,本课程的开发力求“全息化”,即课程所含的信息量,以及信息量的无穷大,可见其内容之大,涉及面之广。目前小学开设这门课程,开课率不足百分五十。城区学校课开了,一个学校有那么一两个老教师成了专职教师,其他的课程几乎都由语数老师兼课了,语数教师兼课在目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结果可想而知。课能上那么一两节,对课本内容一扫而过,要么是自己的语数课上累了,或是语数辅导练习讲完了,自己放松一下,也让学生放松一下,快速自学一下综合实践课,完成教学任务。农村的学校除了中心小学,能适当参照城区学校安排综合实践课,但能参照的学校少之又少,到村校(完小或初小)综合实践课这门课程形同虚设。
不管是师范教育,还是教育局招收新教师,既没有开设综合实践这个专业,又没有针对这个科目招收的专职教师。现有教师都是师范学校培养的又红又专的师范生担任着。从年龄上看,都是那些语数教师干到老了,或是已不能胜任语数教学的,还有就是那些兼职后勤的教师。即使有那么一两个年轻教师任教这门课程,那也是凤毛麟角。仔细考查他们任课的原因,说不定有多少特殊的原因,才任这门课程。
综合实践这门课程,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自然所需条件和教具也很多,但以现在学校的条件,完全符合开设好这门课程的学校太少了,少得可怜。离城近的学校相对较好,有的能够符合开设课程的硬件条件,即使再怎么样,也要有那么三几个学校创设一定的条件给地方政府或是教育局装点门面。至于离城远的学校,交通不发达的地方几乎没把这门课程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