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陶荷菊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至理名言。它揭示了对学生的教育是双向的,既离不开家庭教育,又离不开学校教育,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往往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许多学生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与家长无关或者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误区。那么,如何消除这种误区,使学生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从而把学生教育好,关键在于班主任如何去和家长进行沟通。笔者认为,班主任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应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学生家长因为老师是自己孩子的班主任,都非常尊重班主任的,而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以身作则,无论是态度还是言语都要充分尊重家长,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做到一视同仁,礼貌待人,不因家长的工作、经济、地位而态度迥异,相互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家长在交谈中一旦获得被尊重感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便会畅所欲言自己的所思所想。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围绕他们的孩子进行拉家常式的交流,这能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让家长感觉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负责,消除他们的不良顾虑,交谈中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家长的谈话,对他们的合理建议要表示感谢和接纳,毕竟老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孩子好,在融洽的交谈氛围中班主任及时给家长指出孩子不足的地方,希望得到家长的协助教育,学生家长面对这样负责的班主任都会心存感激地满口答应。家长会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沟通的主要渠道,由学校组织邀请家长来校交流,对于家长的到来,班主任要像对待老朋友一样门口欢迎,微笑着跟他们打招呼,握手寒暄,感谢他们的到来,让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开怀畅谈,从中捕捉到有效的信息完善自己的教学管理,同时把学校的教育思路传递给学生家长,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对于有些家长电话咨询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班主任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来电行为,有礼貌地详细告知,班主任为人师表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让学生和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途径很多,有集体性的家长会,有面对面的个别约谈,有上门进行家访,有借助现代通讯微信,网上Q Q随时进行交流等等形式,对于不同的家长班主任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但无论运用何种方法,都要亲切自然地和家长交流,陈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及老师的教学建议,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是在为自己孩子着想,积极配合班主任的教学工作,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沟通效果。
沟通方式较多,但各有利弊,如家长会,这是学校最常用的沟通手段,它把家长集中起来,直接快速地把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传输给家长,让家长紧迫起来获得他们的支持,但由于人员过于集中,班主任与家长的接触浮于表面,不可能就某一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实质性的交流;而现代通讯电话,微信,短信,网上Q Q让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省时省力,快速便捷,但双方感情会比较淡薄,了解的内容不如面对面交流了解得多;在众多的沟通方式中,班主任的家访沟通是最直接有效的,双方通过面对面的畅谈,在增进感情的基础上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共鸣,接受彼此的建议共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这得花费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做到每一学生家访是不太现实的。基于此,班主任要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根据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教养,运用不同的语言艺术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每个班级都会有“问题”学生,品学较差,惹事生非。对于经常出状况的学生,班主任在反映孩子问题时更应考虑家长的感受,以共担责任的态度和家长友善地沟通,让家长乐于接受班主任的建议,共同应对孩子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家庭的小太阳,非但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还受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宠爱,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绝不允许别人来抵毁。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一定要语言委婉,先谈孩子的优点和讨人喜欢的地方,吸引家长自愿与班主任进行交流,然后选择合适机会缓缓道出孩子的不足,让家长心悦诚服地接受和想办法配合自己的教学行动,切忌一开始就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直言不讳地指出孩子的错误,这会让家长一时不能接受而产生抵触情绪,班主任要掌握沟通技巧,于情于理地与家长友好交流,让家校共同努力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以达到最佳的班级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