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彩凤
(诸暨海亮实验中学,浙江 绍兴)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爱吃饺子的人不在少数,但如果把饺子馅食材单独给你吃,恐怕很多人会吃不消。比如说胡萝卜,很多人不喜欢它那股味道,单单让你吃胡萝卜,他碰都不要碰。但若把它切成丁或末,做到饺子馅里去,也许就不那么让人讨厌了。其实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耍”一些“手段”,再怎么怕写作文的学生也会恋上写作文,如同爱上吃饺子。
众所周知,要吃上一盘美味的饺子,一般需要三道工序:挑馅料、包饺子、煮饺子。而要写出一篇精美的文章,也需要三步走:挑选素材、加工素材、评价反馈。先说说选馅,即如何选材——
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五花八门,有猪肉水饺、羊肉水饺、牛肉水饺、三鲜水饺、红油水饺、高汤水饺、花素水饺、鱼肉水饺、水晶水饺等。所以这第一步“选题立意”很关键。写作教学亦如此,这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教学行为,让学生“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明确了这一大方向,再根据具体的习作要求寻找素材。只有明确了写作目的和写作主题,站在琳琅满目的超市中不至于手足无措,迷失方向。
好馅料的挑选需要锐利的双眼,要挑选好写作素材也一样。我们现在的教材编写质量有了不少提高。每本教材中都有不少鲜活有力的素材供学生提取。比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以感受伟人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这则材料可用于与“责任”“理想”相关的写作主题。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感受苏轼被贬谪途中的一次次心路历程与人生感悟,写一写“人生与旅程”方面的话题作文……应该说各种素材应有尽有,写作时稍加整理便可广泛使用。
让学生自己去识别、寻找、选择有关的信息源能有效地解决写作过程中这一最大障碍——无内容可写的问题。学生识别、寻找、选择材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馅包饺”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关键。我们知道饺子好吃,好馅料是前提条件。在挑选馅料时,一定要选择新鲜的、质量上好的材料,有了好料,就不怕包不出美味的饺子。挑选作文素材也是同理,如果你的材料是过时的,被人家厌弃的,就绝对写不出合读者胃口的佳作。
第二步是包饺子,即想方设法把好素材写进文章——
我们都知道,同样的馅和皮,高手和拙者包出来的饺子就是不一样,手拙的人包出来的饺子可能是走样的,也可能的露馅的;高明的人包出来的不仅仅是饺子,更是艺术品。写作文亦是如此,同样的写作素材,拙劣的人写出来的文章简直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高手写出来的文章那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究竟有什么办法来促使他们创作更多完美的“作品”呢?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的建议是要重视写作过程中的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倡导学生参与课堂内外写作实践,全员参与和自主参与相结合,激发兴趣,营造氛围。竞赛与课堂、作业与自主、情感与理性要兼顾。因为小组内每个同学写作过程的思维流程是不一样的,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进行语言方面的切磋、观点方面的交锋和思想上的碰撞,这样不但有利于思维的量的积累、重迭,更有利于质的飞跃,使思维向更广、更深的领域突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写作思路就开放了,作文就不难写了。
饺子包得好不好,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下水煮一煮,结果见分晓。有些饺子表面上看包得不错,可是一下水,就“皮开肉绽”了,说明功夫还不到家,还需改进。好作文也是如此,需要拥有雪亮眼睛的“群众”来做鉴定。
所谓鉴定就是让师生给你做评价。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对整个写作教学的过程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斯塔弗毕姆曾说:“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良。”也就是说,评价最终是为了改良评价对象,使评价对象更富有成效,促进评价对象的更好发展。
在作文评价中,美国教师常常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他们常常采用“作文评议会”的方式进行作文评改,即在教师主持下对学生作文进行集中评改和讨论。根据评价标准,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评价作文,提出修改建议,互相修改文章;教师评价初稿,并提出修改建议。从大纲到成文都放到小组中互相评价,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领会应该怎样写,根据建议,修改定稿,写出第二稿。教师根据标准评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各个学生根据建议再作第三或第四次修改,直到达到及格以上标准。附加一点,美国教师最后会把学生作文的定稿打印出来,配上封面、封底和插图,装订制作成书,并分发到全班每一位学生手上,供大家学习和分享。这不但使学生体会到了写作成功的喜悦,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谁会拒绝这等美差啊!
总而言之,写作文就像包饺子。吃饺子是为了更好地吸收营养,写作文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提升文化素养。无论怎么“耍”手段,其出发点都是善意的,为了让学生像爱吃饺子一样爱上写作,“耍一耍”又何妨?您还犹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