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茹
(辽中区教育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小组合作学习即指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合作中为能实现共同学习目标而开展的组群学习,在组群学习中需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小组合作学习中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间的个体学习关系会演变为组内合作、组织竞争的关系。这样就能将传统师生间的单向或者双向信息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间的多项信息交流,用以提升学生的主动学生能力,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深化,最终使学生能自我调整学习进度,具有良好的学习自控力。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对素质教育的推动力越来越大,素质教育已经呈现出全面展开的趋势。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当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便成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研究的内容。地理教研员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着手进行改变,以此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我国的教育工作十分倡导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更好地体会知识点中的实质内容。因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合作观念,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方式在教学工作中的垄断地位,使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出现改变[1]。
小组讨论教学在合作学习模式中使用最为广泛,其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且场面热闹,受到很多一线教师的推崇。地理教研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讨论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深挖教材内容,探究使用读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就以“气温的分布”这章节内容研究为例,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了解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提高阅读等温线的技巧。但这部分内容偏于抽象,一线教师习惯使用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但收效甚微,所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尝试使用讨论式教学法,将问题交由小组讨论完成,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减少教师讲课占用的时间;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深挖知识内容,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抽象知识,相信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
竞赛式小组合作法,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在地理课堂上地理事物是要落实在地图上的,特别是中国的山川、大洲、大洋等分布图,学生应通过学习熟烂于心。但是这些内容抽象、知识点反复、记忆不容易,一线教师也花费心力带领学生背诵,但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教研员提出使用竞赛教学法尝试教学,就以“地形复杂多样”这章研究为例,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竞赛式教学法开设前将中国的山脉分布图准备好,并将其轮廓画好或者剪裁好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牢记山脉走势图,然后在学生有一定积极性以后,使用竞赛法鼓励学生分组参与比赛。给每个参赛小组一张空白的中国山脉分布图,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活动。活动完成后一线教师需要做出教学总结,并回顾经常出现错误的部分,反复记忆、反复夯实,最终留下深刻的印象。竞赛式教学法使用中需注意,应在学生基础知识夯实后才能使用,避免在学生记忆不牢的情况下盲目使用,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最终对地理学习信心大减[3]。
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地图进行辅助,通过地图的使用能够对地理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当中,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使用地图,在相互帮助下对地理知识展开研究。教研员要重视地图在教学中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通过探知学生使用地图的实际效果,判断是否需要加强地图的使用。从教学效果中可以看出,地图的使用对于地理教学工作的好处非常明显,学生使用地图展开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研究人口分布与地形关系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用地图和人口密度图对照的方式便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方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使用得十分普遍,并且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4]。
经过多年教学研究,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法的人数设定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情况而定,在合作形式选择上也要根据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开设,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合作方式,也可以多种合作方式共同使用。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小组合作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地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