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学军
吉林省的互联网学习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摸索与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效的互联网学习中学习者不断增长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为彻底改变这一状态,依据充分调研,2016-2017年度确立了吉林省互联网学习基础支撑环境建设和应用推进思路,收效甚丰。以下从几个方面呈现吉林省互联网学习年度基础发展数据。
1.稳步推进宽带接入、校内网络设施、校园网及多媒体教室建设,全方面打造互联网学习基础支撑环境
同比全国发达省份,吉林省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很少,但通过活化资金投入,却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据调研统计,截止到2017年,吉林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硬件环境和有用的数字资源)的资金投入总计18.7亿元,“活化”其中的785万元建成的吉林省基础教育教研(试点)平台,却建成了一个省级教研平台、两个市州教研平台、4个区县教研平台、20个校级教研平台。各级平台互联互通,为在全省基础教育领域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投入少搞互联网学习”的一种有益尝试。
2017年度,全省共有4162所中小学学校实现网络接入,占全省学校总数的73.0%,同比2016年度增长7.8%。其中接入教育专网的学校总数为301所,占全省学校总数的5.3%,此部分为2017年度纯增长,是创新机制体制与企业合作解决互联网学习支撑环境的有益探索;1947所学校校内网络设施齐全,占全省学校总数的34.7%;1851所学校建有校园网,占全省学校总数的32.4%,比2016年度提高了6.7%;建成23275个多媒体教室,覆盖全省54.2%的学校,同比2016年增长了19%;职业学校、省属高校的宽带网络接入和多媒体教学环境都已具备,实现了互联网学习环境全覆盖。
2.用于互联网学习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稳步增长
相比2016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完全覆盖学校已达到1200余所,初级覆盖学校达到573所;课堂教学应用基本覆盖的学校达到1556所。全省有11.2%学校的全部班级使用了数字教育资源,而使用数字教育资源上课的学校达到了24.5%,为互联网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教师使用网络备课的学校达到27.7%;有21.2%的学校建有校本资源。适合吉林省实际,实施了“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班班通’交互式多媒体电子白板装备项目”,为全省5284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了7240套多媒体电子白板和配套资源,使全省每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均配备至少两套以上多媒体“班班通”设备,使优质资源覆盖到每所农村学校,大大提升我省农村地区教学质量和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更是促进了互联网学习向农村学校推进速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深入推进,75个教学点全部达到国家要求,有效提高了教学点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课率,惠及全省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获得深度应用
作为互联网学习重要应用形式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应用与2016年相比有了稳定增长,但并没有盲目“虚假狂增”,而是边“建设”边“研究”边“修正”,以探索有质量的增长与应用的有效性。全省已有32.0%的中小学教师、9.0%的中小学生开通了内容丰富的网络学习空间;20.6%的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了扎实的、各具特色的网络教研活动;而8.9%的教师使用网络空间进行教学。从各类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情况来看,学校空间、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家长空间的开通比例分别为69.2%、38.8%、27.8%和2.2%,相比2016年有了稳定增长。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推动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并有效支撑了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教学管理更加开放透明,家校互动更加迅捷畅通。
作为特色应用,通过协调机制建成的“教师研修网”由吉林省教育学院负责主体研发、运维,2017年完成了全省24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所有教师进修院校教研员的全员注册,教师研修空间开通率为84.5%。各类生成性资源达92万余件,实现培训管理信息化及教师研修平台化(省、市、县、校四级平台),通过该平台提供的多种教研工具,全省教研员和教师可以自主在线研修、专业交流和沟通。2017年,省、市(州)、区(县)共组织各层次教研活动20余次,近10万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网络教研活动。
一是互联网学习“四种能力”得到提升。经过多年探索得知,互联网学习需要“四种能力”作保障。正是坚持了“四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吉林省才取得了互联网学习的有效效果。
1.行政领导意识力
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对教育信息化、互联网学习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清,对互联网学习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将之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对信息化发展缺乏内在需求动力,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资金投入上引不起足够重视。为此,行政领导的意识力提升对推动互联网学习至关重要。针对此情况,吉林省全年共举办了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培训10次,做到全省70个区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领导培训全覆盖。
2.信息技术教师支撑力
应用指导不力、互联网学习的支撑力欠缺是由于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常态化培训不足导致的。为此,吉林省开展了系列有针对性的特色培训。如借助“国培”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分内容进行全省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按不同需要开展专项培训,如白板应用技巧培训、资源制作培训等。
3.学科教师学习力与推动力
调研统计可知,普通学科教师互联网学习力、推动力整体表现不强。虽然全省各地中小学学科教师已基本完成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提升培训,但培训学时不足、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导致学科教师所拥有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互联网学习“教”的需要。针对学科教师的培训由于培训量大很难有质量地开展,为此,吉林省探索进行层次式培训,从省级逐步下移到市(州)级、区县级、校级,边培训边应用边评价,目前应用效果明显。
为确保互联网学习中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吉林省适时出台了《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2014年开始启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至2017年,全省24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结束。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深化全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成果,同步启动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十百千万”建设与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即建设10个互联网学习能力示范区县,100所互联网学习应用能力示范学校,培养1000名互联网学习优秀指导者,1万名互联网学习应用骨干教师。有计划的培训确保了吉林省互联网学习的有序推进。
4.学生有效学习内驱力
构成互联网学习良好生态的另一主要要素为广大学生的“学”,光有“教”没有“学”或者“学”力不足将导致互联网学习无法正常开展。为此,吉林省从改变省编教材和校本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持续开展学生有效学习内驱力提升的尝试。
二是资源平台持续稳定发展,有效支撑了互联网学习开展。
作为吉林省中小学校师生互联网学习重要支撑的“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几年的持续建设,业已成为覆盖全省、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区域互联网学习最大、最稳定的服务支持平台。目前在用户层面,基础教育阶段注册学校达到3702所,注册教师199464名,注册学生597486名,注册家长1103605名,“网络学习人人通”空间超过190万个,教师线上交流社区267个。资源建设层面,平台资源库条目总数超过1000万个,资源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所需的全流程资源类型,并按章到节匹配到了省内所有主流版本教材目录中。应用建设层面,目前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上线应用20余个,包含资源辅助类、教学工具类、沟通辅助类等各方面教学应用。平台已成为吉林省师生获得资源的主渠道。
互联网学习的良好发展需要相当的支撑条件予以保障。吉林省的互联网学习起步较早,但目前遇到了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区间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省会长春市所属地区整体发展良好,无论是软硬件支撑环境、学习资源供给还是互联网学习意识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白山市、白城市等地区发展水平却很低。在吉林全境整体推进互联网学习尚不具备条件,存在着广大师生对互联网学习的美好向往与各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二是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缺失的问题。互联网学习的有效推进根本在教师,教师培训显得愈发关键。当前的培训常常因为经费、师资、工学矛盾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获得系统的、实效的信息技术培训。三是支撑互联网学习的产品和服务不健全。市场现存的各类产品,由于开发者不懂教学导致产品应用针对性不强,功能缺失,再加上种类繁多、应用支撑服务不健全,导致使用者在选择产品时无所适从。四是互联网学习意识急待强化。广大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目前还难以适应互联网学习带来的“教与学”方式、师生关系等诸多变化,面对新技术应用还显得力不从心,不够积极主动,还存在一定的畏难甚至是抵触情绪。这些都需要辅之以有效的机制体制予以保障,并需要一定的艰苦过程才有可能实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表明国家对这一教育形态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必将使得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也必将使互联网学习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吉林省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更新理念,全面推进互联网学习的深入发展,确保吉林教育更加公平且有质量。
吉林省的互联网学习始于针对农村学校的“网络研修”。为深入推进这一成果并有效探索适合本省实际的发展模式,2016年吉林省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为民生工程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每校配备两块交互式电子白板,同时定制配备了适合各校需要的教学资源。随着应用的深入,互联网学习的覆盖面逐年扩大,并逐步向高中以及城市学校发展,使得各类ICT设备得到有效利用的前提下,互联网学习更加趋向泛在化。另一发展趋势则是移动学习终端的应用普及。一些条件较好、教师信息素养较高的学校逐渐将移动学习终端引入课堂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应用联盟。作为探索,长春市启动了“蓓蕾计划”,即实现小学生放学后的免费托管。在这一过程中,同步建设了“云资源”库,依靠移动学习终端等设备每天可进行“放学后的互联网学习”。这一做法在吉林省逐渐得到推广普及。崭新的学习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同时访问相同的教学资源。这就意味着随时随地的学习成为现实。
互联网学习环境将推动教育观念彻底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变成更加自然、和谐。技术不再是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教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彻底打破了时空界限,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习协作和交流与各种各样的在线资源和随时随地的云服务相关联。在吉林省,随着“国培”“省培”计划的持续实施,这种“教与学”理念转变更加根植于全省20余万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中,并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互联网学习”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手中逐渐移交到学习者手中,学习者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抑或合作者。
互联网学习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支撑个性化学习。无论是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资源获取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吉林省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上走出了一条极具区域特色的资源建设、应用、研究、评价模式。通过充分整合散在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针对性开发,形成区域特色资源,完成“特色资源自己建”的目标。同时,配套购置了通用资源,两类资源共同进入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共享使用。全省各类资源平台互联互通,支撑个性化学习的能力增强,互联网学习的优势明显。
信息技术可以打破学习和评价之间的所谓“界限”,即改变传统课堂中“讲授-暂停-测试”这样刻板的评价步骤和单一的评价方式,转而为教育者提供以数据为驱动的学习评价。随着吉林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相关评价系统的部署、应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和重视学业评价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如,长春市二道区教育局已经连续十年开展对所属区域内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采集和记录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等日常行为数据。
吉林省在中西部省份中第一个全域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位居全国前列。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学习缩小了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导致的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了区域教育基本均衡。下一步,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样需要互联网学习的广泛深入和有效推进。相关的探索性试验正在有关部门的统筹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省各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