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丽 杨振亭
以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旨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红色文化,是学校课程的使命和担当。那么,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所喜欢,怎样的红色文化教育才能入脑入心,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综观以往的育人实践,有成绩和成效,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高大上,单纯地从目标、目的出发设计,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诉求或需求,因而脱离于学生生活,学生成为被教育的对象;二是随意性大,没有按照育人规范操作,从目标到内容、到方式方法、到评估,实施过程中有些要素是缺失的,尤其是评估环节。
近年来,笔者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核心素养为指向,按照课程开发规范,成功地开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产品。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之际,由教导处和德育处共同支持下合力开发的“仰望丰碑”这门课程,就是这样的一例尝试。
第一,课程理念。一门课程的开发往往取决于设计者的哲学态度:可以是强调知识的“以学科为中心”模式,也可以是强调经验的“以学生为中心”模式,还可以是强调问题及解决的“以社会改造为中心”模式。其实任何一种设计模式都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笔者多年从事德育工作,有两点真切体悟。一是近距离。笔者认为,包括理想信念在内的德育应是贴近学生的自然润泽,应是生活化的主体内在建构。二是课程化。笔者认为,学校德育一定要走课程化之路,不能潦潦草草、随意如风。要增强课程意识,通过全要素开发、规范化实施,让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学生生命成长历程中的一段品质化生活,既有内涵、有意趣,又系统有序、顺畅扎实。
第二,课程目标。“仰望丰碑”这门课程以“缅怀英烈,勿忘国耻”为主题,以“身边的抗日英雄”为视点,开发“读书”“观影”“寻访”“采编”“还原”“传唱”“展演”等一连贯的具实触点,充分彰显乡土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在一体化活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丰富对家乡抗日历史的认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敬畏和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热爱,强化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同时运用和发展汉语言文字能力,强化社会化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读书温史。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联系语文的课内阅读,自主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或史作进行阅读。我们给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建议是:三、四年级学生复述其中一个难忘情节,五年级学生写一篇故事梗概,六、七年级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这项课程学习任务利用校外时间,在15个周内完成(第1-15周)。
第二,观影感实。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家自主观看抗日题材的优秀电影。集中使用2课时的校内时间,全校集中播放、观看反映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奋勇抵御日本侵略者的纪录片,让学生走出泛娱乐化的浮躁和喧嚣,肃然重温中华民族曾经的国耻家难(第2-3周)。
第三,乡里采风。学生以所在村庄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自己推选组长,在组长的主持下,通过村委会或乡亲调查一下本村已故或健在的抗日英雄,确定采访对象。同时选定一首抗日题材的优秀歌曲作为“组歌”进行传唱。合作拟定采访提纲,利用双休日去实地采访,做好访谈记录。对已去世的英雄,去采访他们的家人,或者采访与英雄同时代、熟悉英雄事迹的乡亲。这项课程学习任务利用双休日时间,在4个周内完成(第4-7周)。
第四,主题编绘。每名成员均根据整理采集到的珍贵史料,以记叙文的形式,还原家乡抗日斗争的实况,再现家乡抗日英雄的事迹和形象。这项课程内容主要利用校内的校本课程时间,集中使用2个课时完成(第8-9周)。之后,各班级学生分组合作一期以家乡抗日英雄事迹为主体内容的手抄报;与此同时,各村组组长在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协助下,将采编的抗日英雄事迹进行筛选完善,汇编成为校本德育读本《仰望丰碑》,印发至各班级。这项课程内容利用校内的校本课程时间(第10-13周),用4个课时完成。
第五,展演传颂。以班级为单位举办成果分享会,通过精彩片段朗读、读物梗概介绍、读后感分享等方式,向同学推介自己阅读的抗日战争题材的读物。交流读书感悟,借助校本德育读本《仰望丰碑》,学习并讲述自己家乡的抗日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手抄报展评。做好课程学习评价。这项课程内容利用校本课程时间(第14-16周),用3个课时完成。在班级比赛的基础上,参加校级展示汇报。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做课程结业总结。这项课程内容利用校本课程时间(第17-18周),集中使用2个课时完成。
第一,对参与过程的评价。各小组以“学习单”为载体,实事求是地记录每个成员参与的时间、次数、内容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做好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拉动每一个小组、激励每一名学生的参与。重点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及细节,即时掌握学生的态度,结合实际学情,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调控。
第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对每名学生的成果(读书成果分享、参与制作手抄报的贡献)进行评价。学校教导处和德育处对每个村组的成果(采编质量)进行评价。推荐最佳村组参加校级展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保留项目。与结构单一、内涵单薄、历时短暂的一次活动不同,这门课程架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系”,即紧扣主题,依托并融合得天独厚的人文、社会、生活等本土资源,展开了贴近学生、经济集约的综合课程、项目学习。这种价值复合、内容统整、形式多样、过程鲜活、全员协同的非单科性质、非单一形态、非独立为局、非各自发力的课程,将校外闲暇时段与校内正规课时有机穿插、统合,进而创设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具体真实的世界”,让学生主动地历经、体验和建构,自然顺畅地内植着理想信念,提升着情感、能力、人格等素养。
纳入这门校本课程的德育资源,有的是“通识”型的,比如抗日题材的课外书,抗日题材的优秀电影,反映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奋勇抵御日本侵略者的纪录片、纪实片,但更为主要的,还是存在于学生身边的学生所熟悉的这片天空下,以前并不为学生所知晓的那些可歌可泣的真人真事。这门课程着力发掘着这些近距离、有质感的德育资源,并使之成为真正能够震撼、涤荡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
“仰望丰碑”这门课程最值得借鉴的是它的德育形态。——它并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训导,并没有拘泥于程式的课堂及问答。它通过“读”“观”“寻”“访”“编”“唱”“展”等触点,激活了学生的“自组织”意识,师生共同演绎、创生出生动鲜活的“学生课程”,理想信念教育化为学生主体的意义建构,可谓水到渠成。它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读物、手抄报、自编书)重温史实、感触英雄,但并不以纯粹的文本呈现为最终目的。行走在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感悟的是寻常生活的厚重,读懂的是生命存在的价值。
反思以“仰望丰碑”为代表的课程实践,笔者认为,它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不能过多,环节不能过杂。否则,学生跟不上节奏,容易“疲于应付”。二是主体参与,没有达到理想程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只有几个学生“挑大梁”,其他学生“随大流”的现象。因此下一阶段将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一是紧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课程育人目标,对课程进行精度开发,设计并筛选出直指核心素养、最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内容,体现“精练”“精干”的特点;二是激活每个学生的真实参与。对于课程学习而言,分工是必要的,但是也要促成他们的协作共建,比如采取AB角的方式。总之,课程育人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我们要且行且思,不断优化课程行为,不断提升课程开发和实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