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安乐中心学校 夏祖根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训练,循序渐进地将教学内容递次划分开展教学,及时引导学生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内化,促进学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行思维能力训练,促进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个人的喜好,以及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来决定课堂学习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也经常发现,由于部分数学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氛围相对枯燥,学生没有学习动力,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数学教师要通过开展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对于数学知识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数学本身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应用生活化的例子讲解新知识,让学生能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氛围中,激发学习思维动机,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差,这也是在数学训练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将各个知识点混淆的根本原因。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四则运算中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实际做题中经常会出现错误。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学生的思维脉络不清晰,无法对各个知识点的应用做到准确判断。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开展思维训练,切实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对于相似的知识点能够建立起清晰的联系和明确的区分。这样在进行数学强化练习时,学生就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脉络,从而带着清晰的思维正确完成解答。
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消化能力较弱,如果数学教师一次性教授过多的新内容,或是新内容的理解难度过高,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难度梯度,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知识学习,这样就可以减低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并且在教师逐步的引导之下,也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强化训练。例如,教师在本节课开始之前,先采用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或是展示生活案例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任务。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学习中,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增加学习难度,让学生有一个平滑的过渡,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个人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强化。
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常常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这就是学生思维的障碍点。教师要在这个关键点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困惑与不解进行疏导和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转折,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发展。找准学生思维的转折点并施以援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从而起到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发展。因此,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思维的脉络,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和转折点,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点。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加上小学生具有数学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很有可能让学生形成定式思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在备课阶段准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案例,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将一些抽象的数字公式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个人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真正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
总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思维训练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让学生始终能够带着一种探究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只有这样才能在达到思维训练目的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