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
专业课程是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基础最活跃的因素,如何通过课程这一基本载体推动高校专业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协调发展,值得每一位高校从业教师关注和探索。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纽带的作用,但在传统的课程实际教学中却面临不少的困境与挑战,因此,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学实践、学业评价等进行全面改革探索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学分制改革,而在学分制培养方案修订中,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得以增加,导致学科专业教育模块学分压缩,专业课课时减少,加之在2015年教育部提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须达到30%以上[1],因此,当前大学本科院校专业课时普遍存在被压缩的情况,西藏民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课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也一度由51学时调整至34学时,这与其他非将该门课程作为主干课程的专业课时标准划一。课时压缩与课程内容多的矛盾迫切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即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纲的内容,如何处理学生学精、学透还要同时满足公共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矛盾亟待调和。
西藏民族大学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国家治藏方略为办学宗旨,从在校生生源结构来看,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50%,区外学生占50%。近几年,西藏民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区外生源与区内部队班生源实施轮流招生,行政管理专业则主要以区内班为主,区内外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加之,现在的教学手段还相对单一,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优化,有必要通过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差异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应用,促进区内外生源能力与学业同步提升。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但在以往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习惯。一方面,主讲教师重视并深入钻研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但仅仅通过向学生分析和传授的方式,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对于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课程实践的开展会受到实践地点的明显制约,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其课外实践教学应选择非营利性的公共部门,而这样的共建平台比较缺乏,以致课程开设的实践课时,任课教师多会以其他种类如情景模拟、辩论、或者通过案例传授实践经验等学习方式代替完成课外实践。实践教学匮乏,就会导致课堂所学理论难以验证,因此,未来亟待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实践探究学习的亲身体验,产生乐于求知的积极情感,并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新。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限于上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课程组教师从本校具体学情出发,成功构建了如下“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创新与调整路径,并已在该课程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实践,更好地满足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构成部分就是一本优秀的教材[2],因为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和表现方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教材采用的是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主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已更新至第三版),该书是一本国内经典的教材,内容非常全面,知识更新及时,但受限于课时的因素,结合我校对公共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我们课程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对其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慎重的取舍,并以“管理五要素+公共事业管理问题”为核心标准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其中,将教材第四章的公共事业组织单独列为一章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同时将公共事业组织活动方式与第三、五章内容进行了整合,对公共事业管理过程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删减,去掉了与《管理学原理》课程相重复的内容,同时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现实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确定公共事业分类管理教学内容体系,重点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使课堂活动实践化,具体优化后的知识体系包含“公共需要呼唤公共事业的发展、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环境分析、公共事业管理模式与方式方法、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与伦理、公共事业管理的分类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共八章内容,并基于我校区内外生源学习能力的差异程度对具体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灵活设置。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有了明确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要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法来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3]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实践,课程组教师成功地探索出了集案例教学法、团队讨论法、观摩法、研教相促等“多维教学方法复合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重在由教师不断挖掘补充更新案例,将课堂讨论效果好的代表性案例汇编成案例集,并将其对应至不同的章节,同时按照精读案例,综合分析——分组讨论,选择方案——汇报案例分析报告,全班交流——案例点评,深化提高——完善公共事业管理方案的流程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团队讨论法重在教学中,对于既有学术争议又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由教师采用团队讨论法进行教学,教师提前把讨论内容布置给学生,学习团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认真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自由发言和讨论,得出结论,然后由学习团队选出一位代表来向全班同学阐述其团队的观点,使各学习团队都能够得到启发,对于持不同观点的小组鼓励他们展开辩论,从而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观摩法教学主要包含影视作品观摩和实践现场观摩两种方式。前者力图将与公共事业管理主题相关的优秀影视作品(如公益电影《有一天》等)、片段或公益广告等融入教学当中,采取作品观摩——教师剖析——分组讨论——观影体验汇报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认同,提升课程的吸引力与授课实效性,打造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课程吸引力,后者由任课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到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地参观走访或现场观摩,了解本市公共事业发展现状并展开讨论,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研教相促重在鼓励教师积极发挥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或自行组建团队参与学校“笃学杯”、自治区“成才杯”等课外科技论文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任课教师悉心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因此本课程改革努力以“打造精品教学团队”为建设目标,从而构建与形成多元教师结构体系。一是优化教学团队职称和学历结构。当前《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组专任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博士教师比例占40%。二是积极构建由专任教师与公共管理实践者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本课程组有1位教授、1位副教授和2位讲师负责主讲教学、辅导教学,另一位教授专注实践教学,除此之外,我们特邀请2位具有丰富公共事业管理经验的实践者作为课程组的兼职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课程实践教学,开展专题讲座,并为年轻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及指导。三是着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在努力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对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多领域教学问题也在大胆探索和研究,发表教改论文多篇,保证以最新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为克服以往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习惯,课程组有针对性地对课程教学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制定了《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具体包含课内实践、社会调研、经典作品观摩、志愿服务、课外科技论文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五大实践模块供学生选择。例如,我们曾在课程教学实践周统一组织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民大内对校园食堂、图书馆、教师教学、体育场馆等多个方面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具体的社会调查实践,为辅助学生展开实践调研,本课程专门在教学实践周之初邀请社会调查分析方向的权威专家、博士为学生进行一次“公共事业领域社会调查研究”的主题讲座,并在调查问卷回收之后再开一次实验课,教会学生熟练使用SPSS社会统计学软件的描述统计、信度分析、效度检验、T检验等。
传统考试型评价方式重在对学生的课堂出勤、问题回答、作业完成以及遵守纪律等常规环节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课下所作的资料收集工作、学生与其所在团队成员间的分工配合与研讨过程、团队间的课堂论辩过程等重要环节的关注与考核,因此,对学生学业评价环节,课程组在原有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引入教学过程评价要素,重点依据教学案例分析、实地调研项目、课堂出勤、课堂研讨参与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等多元评价资料,将平时成绩划分为个人累积分和团队表现分两部分组成。在团队成绩给定环节,为了避免团队内成员“搭便车”现象,引入“贡献度”指标[4],由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最后将团队成绩乘以团队内个人贡献度计算得出。同时,任课教师需要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功能,帮助学生学会取长补短,端正自我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
《公共事业管理学》作为西藏民族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已于2017年获得结项,通过建设,该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得以完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创新实践、教学团队结构得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成功构建、学业评价方式得以重新设计,达到了重点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当然,重点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不是一劳永逸,需要随着知识的更新和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未来课程组将继续将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具体运用到各教学环节并使之不断完善,充分管理好大学人才培养中课程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为更好地满足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进行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