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视阈下中学历史教师的自我修炼

2018-02-24 09:21刘虎虎
西藏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历史

◆刘虎虎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这些事件令人发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悲痛只是一时的,事后我们并未认真反思问题的本质。若认真反思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施暴者普遍表现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更谈不上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校园暴力的出现与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密切关系,我们一直高呼学校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但事实上我们的学校在人文素养的教育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一、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历史学以人类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考证,我们能从前人的活动当中体会到他们的精神以及内心深处的人文动机。何兆武先生说得好:“历史的精华则全在于其中人文精神的高扬。……而历史研究的要害,则恰在于对人文精神的探究。”[1]

人类社会日新月异,不变者为人不能离开历史以去,而历史就是由活生生的人所书写的,“人”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如1903年3月24日《苏报》称“史学者,导人以合人格之方针也”,即史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让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又如任世江先生所讲,所谓素质教育,更多的体现在人文学科之中。理科学得再好也不能解决世界观、价值观问题。这就是西方教育包括大学教育重视人文学科的道理。[2]而历史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当仁不让,这也是历史教育的灵魂所在。通过评价麦迪逊、华盛顿、顾炎武等杰出人物,透过具体历史人物的细节,学生能从中感悟到杰出人物身上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秦始皇、汉武帝等历史人物文事武功的客观全面评析,带学生走近历史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了解之同情”,让学生看到其赫赫武功的同时,亦让学生懂得穷兵黩武之害,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之情与批判思维;通过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讨论,使学生明辨事理,爱国也要守法,爱国不能成为自己随心所欲胡作非为的借口,故不能因为爱国就可以火烧曹家大院,这是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素材;通过图说历史“被赶出家园的犹太人”,从犹太男孩那双茫然的眼神中,再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对比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崇尚善良,从而反对法西斯的暴行,这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更能在学生心中牢固树立人道主义的原则。再如,中国史学上自古以来就有尚美尚善的传统,不忍生灵涂炭而坚定地反对战争反对人之相食,故“兵者,毒天下者也。圣王所不忍用也。自非鳞介爪牙,与我殊类,而干我藩垣,绝我人极,不容已于用也,则天下可以无兵”,“夫人之不忍食人也,不待求之理而始知其不可也,固闻言而心悸,遥想而神惊矣。于此而忍焉,则必非人而后可。……无论城之存亡也,无论身之生死也,所必不可者,人相食也。”[3]这是历史学中极富珍视人命的人道思想,将维持人的价值作为万世不变的通义。史学中这类丰富的人道主义思想,于此可以概见。因此,通过历史人物、具体历史事件细节的呈现,让学生走进历史情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这样的说理更有说服力。所以,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历史教育有着先天优势。

二、教师要注重自身人文精神素养的提升

(一)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历史观与高尚的人格

1.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历史观

学校教育是一种“获得性遗传”,正如艾默生所说:“我们是什么,我们便只能看见什么”。“要想培养出一代代堂堂正正站立着的现代公民,历史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堂堂正正地站立着的现代公民群体”。[4]因此,只有教师的意识里具有了正确的历史观和人文素养,才会积极地把这些东西传授给学生。具体而言,历史教育者应具有博爱之心、包容之心、耿直之心、忠恕之心等。可以说,历史教育者史学观念的形成与这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一旦在我们的思想中有了这些优美的气质,我们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传递给学生具有正能量的东西。反之,若以个人的喜恶、价值取向作为课堂中评判历史的标杆,并对此做大量的感情宣泄,必将导致学生思想的偏激,因为很难想象一个以斗争和仇恨为中心的人能做出客观理性的事情。如据前人研究,希特勒走上侵略征伐的道路与其早年所受的教育有一定的联系,他在回忆自己中学历史教师(奥波德·波伊契)时这样写道:他利用我们萌芽状态的民族热情作为教育我们的手段,常常唤醒我们的民族荣誉感。这位教员使历史成了我最喜爱的课目。事实的确是这样,虽然他并无此意,我却正是在这个时候变成了一个年轻的革命者。[5]

不难发现,这位历史教师有着出众的口才,课堂内容生动且充满着激情,但若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奥波德·波伊契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中宣泄个人的情感。老师在极力褒奖本民族的同时,其实是贬低了其他民族,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且从他后来退休后加入奥地利纳粹党冲锋队就能看出,这位历史老师是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民族优越论、国家至上论占据了他的内心,应该说希特勒后来发动战争与其早年所接受的历史观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须有恢弘的胸襟、博爱之心、推己及人的恕道等人文精神素养,“由此开始,他才能不只为一身一家设想,不只为一党一派设想,不只为一国家一民族设想,而能包举四海,视天下为一家,富世界性的历史观念,由之以产生。”[6]所以我们应该走出“民族国家”的思维局限性,历史教育是教会学生了解世界,了解他人,培养其世界眼光,为了世界而学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所讲:“我尤希望他们能帮助青年们,去发达他们的国际观念,俾人类误解的机会可以减少,人类的谅解和同情也可以日增一日。这个巨大的责任,……九十九分都在一般引导青年们的教师上。”要而言之,奥波德·波伊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谨记历史的同时,要让学生懂得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警示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不要让那种历史悲剧重演。

2.教师须有健全的人格

教育是用心灵陪伴心灵的工作,“我们能看见什么样的孩子世界、什么样的知识趣味、什么样的教育世界,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人。”“人文教育实践终究是通过受到良好人文教育、拥有人文趣味的人来进行,这是人文教育的本体支撑”。[7]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所以离开教师谈人文教育,一切都是空谈。朱自清在《教育的信仰》中说道:“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因为教师的人格品质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成长,所以作为实施教育教学的教师必须敬畏课堂,对教育抱有信仰之心。因此,学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滋育,“根源于教师与学生、成人与儿童之间长期的生命激励与互染,根源于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世界的人格熏陶。”[7]教师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格,朱自清在《教育的信仰》中这样写道:“第一先须有温热的心,能够爱人!须能爱具体的这个那个的人;不是说能爱抽象的‘人’。能爱学生,才能真的注意学生,才能得学生的信仰;得了学生的信仰,就是为学生所爱。那时真如父子兄弟一家人,没有说不通的事;感化于是乎可言。但这样的爱是须有大力量、大气度的。正如母亲抚育子女一般,无论怎样琐屑,都要不辞劳苦的去做,无论怎样哭闹,都要能够原谅,这样,才有坚韧的爱;教育者也要能够如此任劳任怨才行!这时教育者与学生共在一个‘情之流’中,自然用不着任法与尚严了。”教书育人就是不断思考着前行的一个永恒的未来时态,正所谓“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精神世界的修炼过程。

(二)以历史专业阅读为抓手,做一个眼中有“人”的教师

1.在阅读中成长,让历史课堂保持生命力

任世江先生说:“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教师教学创新的起点”。而创新的源泉则是阅读,别无他法,而提高教师人文精神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阅读。常言道,读书要读好书读经典。在阅读中与经典对话,汲取人文精华;在阅读中更是与世界对话,了解世界,了解他人,树立普世的价值观和全球共同命运意识,由此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得以丰富,课堂中才会摒弃张扬和浅薄,让人的教育在历史课堂中落地开花。正如培根所说:“读书使人丰富,讨论使人成熟,写作使人精确。”在一个老师的成长中一定是七分阅读三分写作,要将阅读放在首要的位置。又如李惠军老师所说“阅读是思想的越狱”。历史学科的特质决定了课程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将自己日常的备课等教学过程视为研究过程,通过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发现问题,进行专业阅读,进而形成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确定好教学立意,并选取符合学情的有效学习内容。唯有此,历史课堂才会永葆生命力与思想张力,历史教育教学才会避免穿新鞋走老路,走出困境。

再者,对历史的理解、对历史的分析等这一切都要基于历史事实,欲达求真、求实、求新、求变,唯有阅读,这既是教师对学生、对课堂负责的态度,更是作为教师应有的良心,所以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会误人子弟。因此,阅读不仅是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更是培养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来源。教师不会独立思考,怎么可能培养出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课本(或书上)、老师讲的是历史又不是历史,是前人对历史的‘修复’、理解和与历史的对话。成功的历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了解‘什么’,养成从‘是什么’中去探究‘为什么’、‘该怎样’的思维方式和‘雄辩的真理性在于事实’的意识。”[8]教师必须用自己深厚睿智的学养来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只有教师具有了批判性思维意识,学生才会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所以新时代历史核心素养中育人目标达成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作为实施课堂教育教学的教师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素养的滋育。故走向学术型教师是历史课堂保持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2.眼中有“人”

这个“人”不仅是指要把学生当作“人”来看,更是指历史教育要“叙史见人”。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学,课堂上自然少不了对立体而饱满的历史人物的塑造。教师要善于从鲜活的典型历史人物身上提炼出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要义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养育真、善、美的品质。眼中有“人”,就是需要彰显历史的人性,历史教师要通过鲜活饱满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生动、具体地了解历史人物,让课堂丰满起来;眼中有“人”,就是“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主导的科学态度和关爱生命、平等博爱的人文情怀”,以及在每次备课中时时追问自己:“你在这节课中,想要告诉学生些什么呢?”[8]课堂和人是我们时时要追问并深入思考的问题,如在戴建国老师在执教九年级《美国内战》一课中,在北方获得战争胜利后,南方军队向北方投降,由林肯总统亲自口述的投降条件没有任何苛刻的要求,对南方采取了宽大包容的政策,以实现联邦的统一,但林肯因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又用当时美国人沃尔特·惠特曼的赞美诗《船长》和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9],林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邃的思想境界“神入”学生的脑海中,由此产生了强大的思想教育效果,而且这种道德教育是饱满的,是有感染力的。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戴建国老师在执教本课时,以林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为研究对象并贯穿了教学的始终,通过精选历史细节,把林肯从竞选州议员到担任总统前前后后对黑人奴隶制态度的变化,以及最终为拯救联邦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进行了环环递进的刻画,整个学习过程自然有条理,并非碎片化的呈现,且时时彰显着人性的光辉,这种公民教育没有任何干瘪的教条,不是停留在说教的层面,更不是在冷冰冰地兜售知识,而是给学生以灵魂深处的触动,所以这种教育效果会是持续性的,并会历久弥新。总之,历史课堂上不能无“人”,要关注生命,带给学生有生命力的历史,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古人云“读书先读史”。中学历史教育作为塑造人的灵魂和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如何学会求真、求实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若能把中学历史教育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利用好,将对我们开展人文教育大有裨益,作为人文学教育的历史教育将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最好的实践基地。作为实施课堂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升我们的视界与境界,将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充分挖掘人文精神,才会带给学生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我们的教育将会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历史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新历史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