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三个维度
——语言 技法 素材

2018-02-24 09:21陈经强
西藏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习作情境文章

◆陈经强

有专家言:“语文教学要有效弥补教材阅读与单元习作严重割裂的缺陷,巧妙地架设起课内外读写的桥梁。”[1]的确,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和吸收,写是由内到外的理解和表达,读是写的基础。离开了扎扎实实的读,就谈不到“货真价实”的写;离开了有滋有味的读,“写”也就变成空中楼阁;离开了真正意义上的读得熟,读得深,读得透,也就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吾手写吾心”。因而,要从“语言、技法、素材”的三个维度,加强读写结合,以读激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促进学生读与写能力可持续的发展。

维度一:语言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而读与写存在必然的关联。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从阅读中学到写作技巧,培养、形成语感,应该把促进孩子们的语感内化,当作语文阅读最重要的视点之一,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2]

对照标准,结合当前不少学生存在着唱读现象,不难看出学生没有将情感融入文本。鉴于此,教师应适时创设课堂语境,进行范读、引读,教师要善于角色置换,由“导演”变为“演员”;学生则由“读者”转为“演员”,朗诵的语调要因文而动,语调起伏,悲喜得当,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共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怀着感叹的语气,琅琅上口地朗诵到本文的“……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语句时,教师应该紧扣住“何曾”一词,结合句子让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课文重点内容,感受内在的文感、语感、美感。

接着,教师让学生仿照“何曾”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先以排比反复的手法说道:“唉,当我们的父母亲平时常唠叨,我们何曾想到这是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呢?!……”这样虽然看似无病呻吟,与本文内容无关,但却让学生从另一方面感到茅塞顿开,心中暗暗窃喜:原来写人也可以使用“……何曾……”句式来表达,再让学生运用“……何曾……”“补白”式说出具有其他思想意境的句子来,“还教于学,还学于生”,把学写作文的常态隐含在自主阅读当中,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潜能。[3]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贻。”的确,光阅读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善于结合具体情境思考的能力,来触摸语言文字的温度,善于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孩子们想象力的匮乏,必将导致语言的苍白、内容的单薄和写作的脆弱。好的想象离不开具体的情境,文学知识往往都是与文章的具体情境交融在一起的,因而离开了对文章具体情境的分析感悟,也无从文章获取知识。[4]的确,只有入境地读才能生情,才能语感内化。

再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其中可供“想象”的地方可多了,如:巨人进入花园前后有什么不同,可以想象他的表情,他的动作,他的语言。也可以想象自己心目中的花园的样子,巨人的花园的样子……有的说:“我印象中的花园五颜六色,可美了。”有的说:“我向往中的花园一年四季都是春天。”有的说:“我心目中的花园景色宜人”……再比如:“巨人大概有一棵树那么高吧!”“不,应该有一座楼房那么高。”“应该有一座高山那么大。”引领学生尽情想,怎么想都可以,只要敢想,只要愿意想,都可以尽情地想象巨人之“巨”,并提笔写下心中的想象情景,然后再予以现场欣赏评价,并让学生说说写的理由。这样一来,让学生产生兴趣,做到以思促说,以说促写,以写促思,提高学生读写与想象思维的能力。

维度二:技法

作家叶文玲告诉我们,习作开始离不开借鉴与模仿。美国心理行动家奥苏伯尔的心理研究也表明,只有提供更多相同或者相似的例证,才能提高人对知识技能的迁移效果。因此仅仅进行朗读内化是不够的,教师还应不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内容统揽纵横采撷,科学归类融合相似文本内容,进行习作方法迁移,如场面描写、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以及字词、标点符号、习作表现手法等,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第一,归类分析迁移

每篇文章往往都有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如《桥》的开头部分:“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教师要点拨学生:在描写纷繁复杂的场面时,应先进行面上的扫描简练描写,然后再抓住个别典型的例子,进行细节描写,做到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拟各种复杂的场面进行口述或者小练笔。如描写救火的场面:那天中午,不知谁喊了一声“着火啦……”,只见邻里邻外的人们,像炸开了锅似的,一股脑儿地跑到浓烟滚滚的李叔叔家救火来了。有打赤背的,有穿着裤裆的,有端脸盆的,有提水桶的,有老的,有少的……来回奔忙。更有令人惊奇的是已经体弱多病的王大爷,此时仿佛吃灵丹妙药似的,也颤微微地端着沙土地赶往火场……

同是场面描写,写法也各异,还应精炼大气。比如《一夜的工作》的“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如此而已。”与白朴的元曲《天净沙·秋》的“孤村落日残霞……白草红叶黄花。”两处分别将“写字台”“台灯”“孤村”“落日”等景物进行大气地摆放,简明大方,又有气场,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学会借鉴场景大气描写的手法。

第二,迁移表现手法

文章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悟文章的写作表现手法。如《桥》一文是进行采取制造悬念感和反衬手法来写的,文章故意在故事情节中,不提小伙子与老汉是父子关系,却着力描写老汉如何以粗暴的态度命令小伙子,共产党员要以群众为先,让群众先撤离的感人情景。直到篇末,作者才写出老太太在三天洪水退后,来奠定丈夫与儿子,让读者才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对父子关系,震撼人心。教学中,教师应开展老汉和小伙子模仿当时情境进行角色对话,演一演,议一议老汉的无私和小伙子的不解,使课堂犹如真实情境,跌宕起伏,从而加深领悟巧设悬念、跌宕起伏、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标点符号使用手法,也是文章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能引导学生使用得当,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写作效果。如在教学中《穷人》的“……十下……”、《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四小时……”等语句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类比较,感受文中的省略号既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又表现人物等待焦虑之心态,并辅以声情并茂地指导学生情感走进文本地朗读。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在具体现实生活情境中,如何加以使用这种写作手法。这样一来,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教会学生迁移如何使用省略号表现焦虑的人物心理。

第三,朴实描写抒情

文章优美与否,关键在于文章内容是否真实感人,不必刻意追求词藻的华丽。比如在教学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时,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品读桑娜抱着西蒙两个孩子后,产生“忐忑不安”的心理、面对丈夫时支吾的言语、“脸色苍白”的神态;渔夫听到西蒙两个孩子失去妈妈的悲惨遭遇后,产生“皱起眉”“搔搔后脑勺”神态动作和“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语言等细节描写,衬托桑娜夫妇的那种“只有穷人才会同情穷人”的善良品质。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用朴素的语言,只要能够抓住突出重点,细致入微地描写,亦能彰显文章的中心思想。

维度三: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主体,新颖的素材等于写作成功的一半。素材越丰富越鲜活,写作的欲望和动机越强烈,而由此奔涌出的“作品”也就更加生机勃勃,货真价实。纵观时下小学生写作“无米之炊”或者题材枯燥无味,已经成为学生习作常见的垢病。的确,对习作的苦恼就是对素材的苦恼,素材的枯竭就是习作的枯竭。因而,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多维度地捕获新颖素材的能力和意识。

(一)系统积累素材

细心的教师已经发现,新课标教材的编写,都是按照相同的思想教育主题进行按组编写的。而这恰恰为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和写作训练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如: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有《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都围绕父母关爱为主题来写[5],那么教师除了相继腾出时间让学生回顾感知并列举父母关爱的事情,还要引导学生积攒课外有关父母关爱的写作素材,如:汶川地震中的“血奶的故事”、戏剧中的“断奶的故事”、生活中“唠叨妈妈的故事”、“不爱吃鱼的爸爸(妈妈)”……

不仅仅是“亲情”为主题的作文,任何文章都是一个主题来写的。因此,开展读书积累活动,必须按照诸如关爱、诚信、环保、写景等主题进行系统归类收集写作素材的。的确,注重整体把握,注重主题式地收集写作素材,使得语文素养在对精神相通的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6]

(二)多元捕获素材

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仅有课内狭义上的阅读也是不够的。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的永远只有学习方法,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对所有的知识予以一一传授,必须需要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来补充课堂上学习的不足,引领孩子们深入到更繁茂的文学百花园里,与古人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作品精神品格对话[7],学生必将有更多收获,能够不知不觉地丰富学生的言语内涵和精神内涵。

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大语文观,必须倡导“大阅读”,必须注重以开发读写思说能力为目的,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相伴终生的开放式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广泛课外阅读《意林》《读者》等文学刊物,要专心致志地阅读,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要零进碎玉,点滴灵感勤摘记好词、佳句、佳段,并记下自己的感悟。在长期阅读中,学生也被精美的文章内容所熏陶,所潜移默化,让学生心中产生“这样东西也可以写”的大彻大悟的感觉,有智慧地去筛选加工积累的素材,然后通过“写”来促进阅读水准的提升,达到情文并茂,新而高的境界。

从现实中捕获素材。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一件不易察觉的小事、一个意蕴十足的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有情有义的微笑,甚至一则广告、一条新闻、一幅漫画……都蕴藏着丰富的、鲜活的、有价值的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一要引领用心聆听;二要细心观察;三要专心体验;四要潜心思考。在细微处、在寻常里见微知著,窥斑见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并在这种发现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想象、有所行动,以此提升写作水平。

比如由看到清洁工人费力地捡拾散落垃圾的细微动作,引发对平凡人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和环保的思考,写出《一个不凡的清洁工》;由看到一个青年因存有母亲生前照片的手机被小偷走,而跪哭求小偷归还手机的一篇报道,引发孝敬父母的思考,撰写《悠悠父母爱,拳拳孝子心》;由2016年有关家长对待孩子不同考试成绩态度的高考漫画作文,引发家教方法要得当的思考,写成《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关于读写结合之路,一定还有更多的需要探索的路要走。作为语文教师,在给学生“指路”的同时,也要注意着眼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有意识地相机在课堂涓涓细流地开展读写结合,引领学生在一个更广更深的层面上踏上“读写结合”之路,并且渐行渐深。而这,不正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所更加需要的理想境界吗?

猜你喜欢
习作情境文章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