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瓢”饮探“三千”味:传统文化教育的“可为”与“应为”

2018-02-23 19:25李群王荣珍
中小学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思维方式教学目标

李群 王荣珍

摘要 从现阶段北京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存在教学目标大而无当、对课程价值疏于考虑、堆砌资料不求甚解等问题。在缺乏专门的教学时间、教师专业素养受限、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的前提下,目标制定具体化、问题探究深入化、观照当代现实化和继承发展创新化。是提升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价值;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17)04-0039-03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北京市基础教育界受到普遍关注。学校和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选择及教育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如经典诵读、传统手工艺制作、实践活动课程、武术研习、学科整合课程、文化主题课堂、校园文化环境设计等,形式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本文拟就其存在问题加以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不可为”: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知多少?

从现阶段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不可谓不丰富,教育者对目标设计的初衷不可谓不良好,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却并不尽如人意。总的来看。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大而无当

大体来看,各学校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基本都将课程目标表述为“热爱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面体现出学校混淆了教学总体目标及具体教育教学目标的区别,另—方面也折射出学校还未能系统构建传统文化课程。

以某初中校实施的北师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杨德军主编)七年级上册中的《端阳》一课为例。教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第一,了解端阳节(即端午节)的习俗、名称的由来以及起源等;第二,积累有关端阳节的传统文化知识;第三。激发学生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不难看出,本目标除第一条相对具体(却未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外,第二条只是对第一条的简单重复。第三条则明显失于大而无当。由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疏于精心考虑和设计,所以本课内容的关注点基本停留在知识层面。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与传承。

2.對课程价值挖掘不够

学校或教师在选取某一教育内容或实施方式的过程中,仅考虑知识层面。而忽视了教学内容背后的文化价值,因而本应是学生发展导向的课程往往成为教材内容导向的课程,这类课程可能知识点丰富,但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以某中学教师讲授北师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年级下册中的《琴操》为例。教师的确关注到了教材中的很多要点,如与古琴相关的经典故事中隐含的文化内涵、道德意蕴等。可惜的是,本课教学始终停留在“古代”,似乎古琴只是一种古董而已。事实上,本课教材在最后的“京味天地”部分。特意介绍了古琴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情况。如今不仅少年儿童。很多成人也关注古琴学习,这种关注与古琴蕴含的优美、雅致、高远的文化精神有关。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留意到这一事实。那么古琴在学生心目中就不会只是一个缺乏意义的符号,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某种象征。

3.堆砌资料不求甚解

不管上述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呈现和罗列大量资料。这些资料多来源于网络中相关资料的摘录和堆积,使用者能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整理已属不易。对资料中可挖掘、阐发的传统文化观念则往往疏于考虑或点到即止,很难形成全面、深入的认知。比如:某中学带领学生探究《中国古代教育》这一主题,对我国古代官学、私学、女子教育等内容都有所涉及,存在着明显的资料堆砌倾向,内容梳理和呈现的方式也存在一些欠周全之处。

不难看出,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些学生对传统经典和其他文化元素多了些了解,也习得了一些技巧和技能,研习过程中可能也趣味盎然,但学生是否真的能够体认到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并产生热爱和传承的感情,则颇值得商榷。

二、“有可为”: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的策略探讨

上述问题的出现不由让人思考其背后的原因,一般来说,缺少专门的教学时间、教师专业素养受限、学生兴趣一般等原因已经成为老生常谈。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但我们是否能够另辟蹊径呢?笔者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教师能够明确教育目标、厘清课程价值、改善教学策略。那么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笔者仅以书法文化课——《书法艺术鉴赏》教学为例。探讨有助于落实传统文化课程目标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实施策略。

1.目标制定具体化

教师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楷、行、草三种字体的外形特征,从笔画、结构、章法等角度对三种字体代表作进行赏析:通过书法作品中寄予的作者情感。理解书法艺术是作者情感的外化;领悟书法家个性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统一;感悟书法艺术魅力,提升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从这一目标不难看出,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真正将常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落实到本课教学中,细化书法艺术鉴赏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与方法层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挖掘出与学生现实生活切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意涵。

2.问题探究深入化

在问题探究层面,教师以三个关键问题引领本课教学,一是在生活中,书法作品有哪些媒介和载体;二是楷书、行书、草书三种字体分别有哪些特点;三是在书法艺术创作中,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与哪些因素相关。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意识到书法艺术没有那么高深,在生活中多处可见。在教学的第一大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体感知书法艺术。鉴赏书法的形态美感。在第二大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领悟书法作品的情感内涵及书法作品体现的作者的个性追求。这一环节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结合书法外在形态特征,感受蕴含在书法作品中的情感:二是结合阅读材料,分析书法作品与作者个性之间的关系,进而领悟艺术作品是艺术与人的高度统一,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教师让学生辨认《兰亭序》和《祭侄文稿》的字体,提出核心问题:为什么这两幅作品字体相同。带给人的感受却不一样呢?教师提供作品创作背景、作者轶事、作品欣赏等阅读资料,请学生结合材料具体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进行自由分享和合作探究,教师再加以点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endprint

3.观照当代现实化

因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很多观念或内容与当今时代都有一定距离,所以现实化的问题,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难点。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本节课的第三大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习到的方法鉴赏作品。为了照顾学生不同的审美兴趣。教师提供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张旭的《肚痛帖》两幅草书作品,以及创作背景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本节课的作业是自主选择一幅书法名家作品。利用本课学到的方法进行鉴赏。形成一段较为完整的鉴赏文字。

从本课的学生表现来看。虽然学生刚开始学习书法艺术鉴赏这一看似较难的内容。但是已经能够借助教师提供的方法和学习材料,从不同角度鉴赏作品,娓娓道来。说明教学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4.继承发展创新化

不能否认,有些传统文化观念固然很有价值。但这种价值是在特定的时代形成的。因此其作用的发挥也受客观条件的局限。比如:本课关于书法艺术鉴赏知识的学习,传统的鉴赏角度中包含将书法艺术风格解释为作者个人道德品格的体现,也因此带来对“苏黄米蔡”(即“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合称)中蔡襄的书法家地位的质疑。但实际上。将“字如其人”中的“人”从作者的性情或个性角度理解就可以讲通了。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就通过引入体现作者个性特点的材料,来引导学生从这一角度关注作品风格与作者的关系,这一角度也恰好把握住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自然而然地将鉴赏艺术作品的角度与方法渗透给学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分析、有理有据、观念明晰的判断事物的思维习惯。

三、“实应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思维方式

从上述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教育不需要求大求全。只要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得当,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一切的核心,其实是传统文化教育中思维方式的问题。事实上。如果孩子只看到传统文化里有什么。而不知传统文化背后的为什么,以及我们今天如何来理解和应用。那么这种知識即使被学生掌握了,也难以促进学生的成长,甚至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困惑与烦恼。

如果教师选择某一传统文化主题,能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去引导学生探究和研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辨识“精华”和“糟粕”的能力,让学生从中感受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国计、民生、个人等问题全面而深入的思考,以及结合当时社会的特殊情况做出的艰难抉择,那么,这对于学生体认和思考我国当代社会的复杂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复杂矛盾,所起到的启发作用自不待言。

综上所述,不被所谓“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识海洋吓住,正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深研一点充分体会其中的滋味,进而以此去尝试探究和理解整个海洋,这才是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

(编辑 许丽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思维方式教学目标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