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有批注式阅读,称作“评点”。早在唐、宋时代,就有了诗和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的评点。今天批注式阅读法已经被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仅仅教会学生使用批注方法还不够。其实,批注式阅读不单单是一种阅读方法,更应该成为一种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成败,关键看课前准备是否充分。预习案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并示范几种主要的批注方法,为批注教学做好铺垫。
借助教材和导学案,对文章的背景材料以及相关知识所做的批注。如学习《汉姆雷特》时,可对西方悲剧的发展、剧本的构成、角色分类、“古典四大悲剧”、文中的生字词等知识做批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可对贾府人物关系、古代建筑、服饰特点、古代礼仪、对联文字等古文化知识做批注。批注对象可以广,亦可以“杂”,不局限于文学和艺术范畴,其目的不止于理解文本,还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阅读作品时将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写出来。如读到《老人与海》中“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时,我做的批注是:有一种英雄叫落魄,有一种胜利叫失败。桑迪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不失人的尊严——他就是一个落魄的英雄、失败的胜利者。读到《红楼梦》中林黛玉对贾母和宝玉先后问读了什么书时,回答由“只读了四书”变成“不曾读”,我做的批注是:表现黛玉小心谨慎的性格和寄人篱下不愿多说一句的状态。做此类批注时,切忌说套话,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可把自己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等所持的质疑或不同看法批注出来。
针对写作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的批注。如读到《祝福》祥林嫂想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最后勉强答应,但要价大钱十二千,我做的批注是:庙祝人物虽小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心叵测,既然是救苦救难的庙祝,为什么遇到有困难的百姓刚开始不帮忙,最后勉强答应,原来是为了更多的收入。又如读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教头在倒塌的草厅中探半身入去,摸火盆确保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才离开”,我做的批注是:好一个“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到此方知前文“临走时检查火盆”是伏笔,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谋篇布局极为严谨!做此批注时,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写作体验,不要泛泛而谈。
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批注方法之后,就进入了实践阶段。这也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和文章意蕴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的历练,也就是把“言”转为“义”的过程。这个过程需由浅人深分阶段完成。为此我采用了“三读三批”法。
“一读”为通读。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通读的过程中完成“一批”——知识性批注。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导学案对文中出现的知识点做注解,扫清阅读障碍,扩展知识面。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负责不同部分的知识点,课堂上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学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可这样分配批注任务:第一组查找“蔡元培”,北大的起源,“士别三日,刮目相见”;第二组查找“抱定宗旨”“辛亥之役”“终南捷径”;第三组查找“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砥砺德行”、“庶几”;第四组查找“开诚布公”“道义相勗”“訾詈”。
“二读”为精读。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在精读的过程中完成 “二批”——体悟式批注。这是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核心。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知识体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言语感知,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会意、融情,得到富有个性特征的体验与感悟,强调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位学生做了这样的批注:“婀娜多姿,形容女子身姿曼妙。袅袅,形容炊烟飘升的样子。第一次见到‘袅娜’组合,‘袅娜’这个词既写出了白花柔美的外形,又表现出了它超尘脱俗的风神。突然觉得眼前的零星白花像我的偶像刘亦菲,仙气十足。母语真是太美妙了!”学生的感悟独特而又富有个性!学习的任务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让这些知识彼此关联,变有限为无限。学生在做批注时可展开联想,由此及彼,拓展到课文之外,达到消化知识的学习目的。
“三读”为赏读。要求学生阅读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质疑。在赏读的过程中完成 “三批”——鉴赏性批注。这是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精髓。批注有效地链接了读和写,是阅读和写作的深度结合。学生在批注中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也在批注中实践了写作,提高了写作水平。《故都的秋》中有:“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对此,一位学生是这样批注的:“悲凉”本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情的,可是这里却用来形容秋天,这显然是作者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加在了客观的景物上了。原来“悲凉”的不是秋天,而是郁达夫的心境啊!学生运用写作鉴赏批注法来阅读,不仅有效提高了阅读能力,更提高了写作能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以氛围为前提,问题为核心,交流讨论为形式,从而实现对话主体间不断超越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课前批注阅读完成后,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平等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组织学生“按序”交流讨论“三读三批”的内容。当然,批注式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教学手段也需要做一些调整。
批注式阅读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课堂上,只有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深入文本,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进行自主批注式阅读时,经常会停留在浅层的问题上,做感性的批注,有些内容甚至有些“杂乱”,容易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一些需要批注的内容进行预设,在预设问题时要抓住一两个中心话题,引导学生有所侧重地再次深入阅读、深入探讨,将感性的体验提升为理性的思考,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我开展了这样的预设:
梁先生为何在演讲到相距约三百年的明朝崇祯帝时竟能“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到不能自已”?他讲到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又为何“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请探究梁任公的 “哭”与“笑”。在探究中,梁任公先生的形象渐渐丰满高大起来。先生的“哭”有多少“世味”,先生的“笑”有多少“人情”,先生读的《箜篌引》又有多少悲凉和感慨。至此,学生才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在精神层面上进行深入的对话。
批注式阅读教学能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单方面输出信息为主的状况,教师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在阅读和聆听各种信息时,与文本(知识)积极互动,大胆质疑,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人格或气质,也是一种思维能力。既是能力,就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为此,教师可设置一些思考题,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比如,《鸿门宴》中项羽面对刘邦的道歉直接提到“此乃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也”,大多资料认为这一细节表现了项羽沽名钓誉,其实仔细一想也许就是项羽的策略。左司马其实是刘邦军中的高级官员,其麾下也有不少战将。仅因为一句话就立诛曹无伤,势必导致这个各路人马混杂的刘邦阵营出现混乱。事后刘邦的军事实力果然重挫,从十万人锐减到三万人。大胆质疑,独立判断,崇尚理性,注重说服,就是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实质。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立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批注式阅读教学法”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