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开安徽省JG14047课题《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文情耗损与保持”研究》,我们特地抽样本校部分班级,做了一次“学生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这个概念有怎样的认识,了解他们是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是否善于阅读文学作品,是否明晰文学作品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藉此获取课题研究的价值,提升课题实验的针对性和精确度。
调查使用两种形式,一是抽样问卷;二是记录师生谈话。我们设计了统一问卷,但采取了分别统计形式。目的是区分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年级的学生的阅读实况,考察随着学习阶段的递进,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是否存在变化;同时,考察项目有意针对文理学科的不同以及男女性别的不同,并延伸到成长环境也即家庭出身的不同等,看是否存在先天的以及后天的感觉差异。
在问卷获取“是与否”,“有与无”,“多或少”等可以统计的数据之外,我们还抽样部分学生进行不限时间不规定具体形式的“面谈”活动,主持人亲自走访了部分学生家庭,走访了部分学生的初中语文教师,企图对这些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倾向,阅读能力,做出相应的描述和归纳,以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问卷总共设计了17个问题,主要包含对于语文学科,语文老师,语文课,课文的文学类文体与具体篇目;设计回答的选择项分别为是、否、有、无、多、少,或者毫无感觉。考虑到实验学校宿松二中向来不喜开展此类活动,学生可能不太适应,应答表现可能相对较弱,问卷统计只谋求简单分类,不求精准,只要能够表达事态性质或者趋势即可。
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在初中时期文学作品阅读的基础。我们认为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直接前提。比如我们提问到,初中是否喜欢语文课,是否觉得初中语文课生动有趣,初中阶段最喜欢的文体以及具体作品是什么,认为初中语文课对自己的成长有无影响。
针对高中阶段的语文课,我们则提问到学生,比较初中阶段,现在是否“继续”或者“更加”喜欢语文课;是否认同高中语文老师以及他的语文课教学;是否喜爱“这样阐释的”语文;最喜欢的文体以及具体作品是什么;高中语文课对你的生活与成长有无影响;进而追问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深入到学生家庭,考量有无有多少文学类书籍,进行一个粗略的统计调查;延伸到课堂之外,学生阅读了多少文学类书籍,具体是哪些。完全罗列出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至五册各类文体、篇目,如新诗、散文、小说、戏剧等,学生是否喜欢它们;延及非文学类文本的实用文阅读和非现代汉语的文言文作品阅读,有多少兴趣,如何认知。
面谈则很散漫,但细致,具体,充分给予学生表达的自由。我们对此做了充分的笔录,并归类写出了分析意见。
整体情况,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按照要求回答问卷,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无法完成问卷调查,不是不配合,而是因为他们“我自己也不知道”。就是说,这样的调查使他们感到意外,甚至惊骇。反问,“老师,你这是做什么?”他们坦言,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所以现场也不知如何回答。这一部分问卷就不纳入统计之列,作为废卷处理。但我们仍然将其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之一。因为我们从这种事实里,发现了更为深刻的教育问题。
问卷的统计与我们设计问卷时候的预期相一致。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绝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语文课的,统计占比78%;觉得语文课比较生动有趣,占比71%;孩子们最喜欢的文体依次是散文诗,现代散文,童话,传记,现代小说,新诗,中国古典诗歌,古典小说,文言散文,新闻,说明文,对于戏剧,他们普遍“没有感觉”。一致认为初中语文课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影响的,占比最大的群体是学会了阅读,懂得了语言之美,觉得愉快。较为失望的是,没有多少学生选择回答学会了观察,思考,学会了为人处事,人数相对较少,占比最低。这说明语文学习的目标设置偏低,教学普遍缺乏理性与深度。
对于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提问,喜欢语文课的比例人数,从高一到高三呈逐年下降趋势,从85%到75%到68%;这种递减,文理科学生表现一致,男女生表现也基本一致,但女生略高于男生。我们认为,此项数据的下降趋势与高考备考的难度要求不无关系,即与考试增分因素有直接关联。高一时期对学习语文普遍较有兴趣,此时考试压力小;高三时期,学习的目的有变化,精力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移。有学生在面谈中表示,“就这样,语文成绩既不能迅速提高,也下降不了多少。”也即,当语文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处于相对稳态。我们分析,这种对于语文兴趣的背离,仅与高考情境有关,并非文学作品阅读或人文素养积累的真相,并不反应其本质。
与之相应的是,喜欢语文老师并认同其语文课教学的比例,从高一到高三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许多学生明确表示喜欢语文课,喜欢的理由,孩子们在面谈的时候表述为“轻松”或者“我觉得很放松”,表示并没有如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的压力。对于每次语文考试分数没有明显提升也表示理解,觉得“无所谓”,“你又不能够考满分。”这其中映射的应该就是语文以及语文教学的文人蕴涵与美感舒适。
而对于是否喜爱“这样阐释的”语文,实质牵涉教师的教学风格,学养情操,较难量化。因而大多数孩子表示“不知道”,或者“无所谓”。孩子们最喜欢的课文文体依次为现代散文、古诗、小说优先,而对于新诗则表示失去了感觉,因为高考不考,作文则明确“诗歌除外”;普遍认为课本上的小说文本内容陈旧,读不出趣味,而对于文言文则表示学得艰难,不喜欢。
问及高中语文课是否对自己的成长有影响,则回答 “不好说”,“没工夫多想”;“或许以后会喜欢吧。”认为目前阶段,学习语文的目的是“通过高考”,高考分数不要太低即可满足。
大多数学生家庭藏书不多,有的则表示,“家里一本文学类的书都没有”,课外也几乎不阅读文学类书籍。更有甚者明确抗议:“老师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会被收缴的。”而在家里,阅读课外文学作品也会被家长制止,责骂,收缴。因为社会上普遍认可的是“做作业”“做试卷”,阅读文学作品,不管是不是经典,都不许可。认为过多阅读文学作品会 “浪费时间”,会“受到情感干扰”,最终会严重影响高考成绩。文科学生的阅读境遇也同样如此。
对于问卷罗列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至五册各类文体、篇目,如新诗、散文、小说、戏剧等,问他们是否喜欢,则高一与高三反应有天壤之别,高一学生都在认真表达喜欢或者不喜欢,个性鲜明,新诗、散文、小说,各自都有喜欢的庞大群体。而绝大多数高三学生则表示,目前只考虑高考要求的背诵与默写,以及高考阅读指定的或者被猜测的文体,比如2016年的“传记”和“小说”。认为课本不必关注,“又不整篇地考课文”。有的学生已经不记得学过哪些篇名,不记得这些课文的作者是谁了。倒是有部分高三学生对问卷回答得十分率性,面谈得知,这类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高考不可能达本科线,他们反而轻松,表达了更多人性的率真,说的话出自内心,颇有人味。
这充分反应出,语文教学在高考语境里的快速边缘化倾向。为了高考,学习语文已经是一件很功利的事情。且急功而近利。而语文教师们对于语文课本的教学,是不是应该急切地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迅速转化为“考试兴趣”,将孩子们读“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迅速升华为“考试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另一种人文素养。
我们将这篇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命题为《“生命的灵敏度”及“文学作品”教学的处境——对“安徽省JG14047课题”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即是明确表达我们的倾向性意见——
1.课题的基础是高中以及初中语文课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存在,文体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童话、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使用课时多,课堂以及语文教师对学生学习生活,终身成长都有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 方法是否得当,课堂教学效果是否突出,就是一件需要经常性考量的事情。
2.初中是高中的基础,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考量初中的语文教学实况,这是我们展开高中语文教学的前提,明确这个前提,方便我们设计教学的起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应该有所衔接。
3.高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语境”。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有目的地区分高一高二年级必修、选修与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目标设定及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切不可千篇一律。
4.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我们在针对课文“文学作品”教学的时候,必须清楚教学内容“人文性”的存在,这就是课文的“文情”因素。我们必须充分考量“文情”因素的“耗损”事实,而“保持”则是我们实验的目标。对此进行科研,就是本次课题的价值所在。
5.这次问卷调查,既检测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实情,语文课是有效的,基本令人满意的,但问题也是突出的;也为我们的课题实验提供了意义证明,它是有价值的,研究是迫切的;更为我们的课堂实验提供了事实依据,我们必须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