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广州市对外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花都区,珠宝、皮革、汽配、音响几大支柱产业跨境贸易不断增加,跨境贸易人才缺口较大。为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一大批合格的跨境贸易人才是花都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校企合作是创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高职院校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有效措施。通过对广州市花都区几所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情况进行调研,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分享了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的做法,提出了校企合作有效渠道的思路,供同类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区域经济;跨境贸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吴国初(1972-),男,江西都昌人,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研究会重点课题“服务一带一路的广州高端跨界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编号:GDGZ16Z018),主持人:杨璘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对接花都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研究”(编号:201512JT170),主持人:吴国初。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11-0123-05
2018年2月3日,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改革”的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提出“要充分落实好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坚持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精准改善办学条件,精准推动关键性的改革,真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孙副部长讲话精神主要有两点:一是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二是职业教育发展一条必经之路在于校企合作。只有将高职教育和当地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将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密切联系,让校企合作成为它们之间的合作纽带,将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具体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了我们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本来目的。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主要分享作者所在的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做法,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确立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同类高职院校提供借鉴。
一、校企合作和花都区域经济发展跨境贸易人才需求
(一)花都区域经济跨境贸易人才的现状
花都是一座国际大都会,外贸活动频繁。2017年“广州市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截至2017年12月20日,花都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外贸企业达650家,各类外贸代理商494家,2017年花都外贸进出口总值943.5亿元人民币,出口规模在全国8个试点中仅次于义乌,排名第二。珠宝、皮革、汽配、音响几大支柱产业跨境贸易不断增加,万达首个O2O跨境电商产业园2018年落户花都,花都必将成为跨境电商的乐园,跨境贸易从业人口需求数量激增。但根据2017年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广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广州跨境电商发展所需人才缺口达23万,人才成长速度跟不上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速度。花都是《广州市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三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区,实验区的一个工作重点是补齐跨境电商企业海外市场开拓的人才短板,培养一大批合格的跨境贸易人才。
(二)花都区域经济跨境贸易对人才的需求
本课题组通过对花都区域内与我院开展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协会,跨境贸易产业园走访调研发现,从事跨境贸易行业的工作岗位主要涉及产品客服、店铺运营岗位;产品摄影、美化、上传,平台维护等技术支持岗位;网络营销、物流策划后台管理岗位等。不同的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各异,产品客服、店铺运营岗位需要与国外客户沟通交流,是跨境外贸企业对外窗口,需要具备国际贸易知识与技能,沟通技能,外语能力;产品摄影、美化、上传,平台维护等技术支持岗位需要熟练的计算机图文处理能力和平台日常正常运行维护能力;网络营销、物流策划后台管理岗位需要能精准分析客户需求,把握消费者心理,制订最佳的营销方案。各个工作岗位不是某个专业能够胜任,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由于互联网的兴起是一个新鲜事物,大量的区域内外贸企业短时间内纷纷转换经营模式,开始由传统经营模式转向跨境贸易,人才储备出现断层,人才培养跟不上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速度,加之企业能够支付的底薪低,工作强度大,国际贸易季节性波动大等原因,外贸企业员工流失严重。总而言之,区域内跨境贸易的现实是人才紧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复合型人才难求。
(三)花都區域经济跨境贸易人才的来源
区域内传统外贸企业要转型跨境电商,人才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门槛。从调研中发现,为花都区域跨境贸易企业提供人才输送渠道呈现多元化。区域内的民营跨境电商教育机构,如九鸣,大洋,申奥通,哈淘等花都本地跨境电商教育机构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例如广州九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九鸣学院培养速卖通,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平台的跨境电商人才,为多家跨境类企业输送人才。区域外的跨境电商教育机构也纷纷登场,来自深圳的321电商学院组织的“321跨境电商校园行”带领花都高校众多大学生巡游跨境电商领域。除了专业的培训机构为跨境贸易企业输送人才外,广东省跨境电商行业协会顾问张炯认为“人才培养才是当前企业高速发展的一条捷径”。为此,各个跨境外贸企业也投入相当的财力和人力开设“企业业余大学”培养新人,以改善人手不足的尴尬状态。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成人院校暂无跨境贸易专业,但跟跨境贸易专业岗位相对应的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信息等专业也在近几年开始重视跨境贸易人才培养,纷纷在上述专业下开设跨境贸易方向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相关课程,这些学校虽然在培养输送跨境贸易人才起步较晚,但经过不懈努力也渐渐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花都区高职院校培育跨境贸易人才校企合作现状
尽管跨境贸易人才缺口巨大,但跨境贸易专业没有纳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在广东省,目前只有民办高职院校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开办跨境电商实战学院;坐落在花都区域的7所高职院校没有一所设置跨境贸易专业,培养跨境贸易人才主要由商务英语专业承担,通常是在该专业下开设跨境贸易相关课程。
在对外贸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花都区的高职院校都清醒地认识到毕业生要满足花都区域经济市场需求,必须要加大校企之间的合作。然而,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区域内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并没有如火如荼展开,很多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是一种浅层次合作,低水平重复,合作效率低下。表现在虽然有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也互挂合作牌匾,但合作常常流于表面,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将企业人员聘为企业导师,企业的管理层应邀来学校开办某些创业、励志方面的讲座等等。除此之外,企业鲜有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老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机会不多,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外贸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只是定岗实习期间在企业办公室做文员,从事简单的文案工作,也有在交易会期间协助企业接待外商,散发传单等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工作。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存在表面化、功利化、短期化等问题,缺乏深度的有内涵的合作。究其原因,大概有这几种:
(一)政府层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1]。政府应该扮演一个主导角色,把校企合作纳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并做好统一规划[2]。校企合作需要当地政府的介入,当地政府应该做好规划,在校企之间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同时对支持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以税收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并配套相应的经费。一段时间以来,缺乏政府的参与,花都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没有形成规模化,制度化,少有的几个校企合作也只是散兵游勇,不成气候,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无法落实。所幸的是花都区政府及时制订“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化运作和面向市场、多元发展的原则”,提出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办学模式改革[3]。未来花都区政府将出台并落实一系列地方政策,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四方面合作搭建实施平台,改变校企合作目前的民间状态。
(二)企业层面
花都区汽车、箱包、皮革、珠宝和音响等几大支柱行业中,大企业的比例占少数,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原因和商业机密原因,很多合作企业只能收纳一两个学生。除此之外,到企业实习实践的学生都是外贸领域的菜鸟,不仅不能给合作企业带来任何经济利益,还要派企业导师手把手指导他们,这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企业愿意跟学校合作的另外一个动机在于希望储备人才。然后,经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学生能够“从一而终”的少之又少,很多学生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工作稍不如意立马跳槽。合作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就是公益项目,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三)学校层面
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层面有太多的客观因素制约校企合作发展。单就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师资构成来看,真正具备行业背景的双师型老师比率很小,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师范类、文学类专业研究生毕业,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再加上老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并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师资素质不高,也影响了培养学生质量,从而减少了企业同学校合作培养的积极性,因为企业可以从人才市场上找到外贸熟手,没有必要投入成本去培养一个新手。同时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区域内高职院校给不了企业所需的人才储备、本身合作能力又不强,最终导致企业分手。
三、满足区域经济跨境贸易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有效渠道
考虑到以上因素,在目前的情况下,各个高职院校推动校企合作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许多主观的原因和客观的因素缠绕在一起成为校企合作道路上的障碍。好在课题组所在的学院領导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加强同周边企业邻居的来往,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各系拓展同企业合作的有效渠道。我们的做法是:
(一)主动出击,四处求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课题组所在的外语系领导和专业教研室的老师主动从象牙塔里走出,全面调研花都区主要行业的校企合作需求。我们先后加入了花都皮具协会、花都珠宝协会、广东省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会、花都音响协会、花都区中小企业文化促进会等行业协会,成为他们的常务理事单位;同花都辖区内美东跨境电商产业园、台资企业石头记、TIT花都跨境电商产业园、龙玑汇皮具产业园、土巴阿里等20余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达成了合作的意愿;同广东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大洋信息有限公司、九鸣教育集团、哈淘电子商务学校、321电商学院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走访了区内区外兄弟高职院校,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外语系就如何改善校企合作长期保持沟通交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我们发放了问卷,设计了访谈,记录了会议纪要,通过课题组对前期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准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的功能定位;摸清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诉求、学生的利益诉求、学校需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学习兄弟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宝贵经验、设计了符合花都区域校企合作的模式。
(二)统筹规划,多渠开发
在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之后,我们基本找准了校企合作举步维艰的病根之所在。为了把校企合作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从区政府经贸局了解相关政策法规,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校企合作,搭建政府主导、行业协会指导、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学校主体承办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将企业的利益诉求、学生的利益保障充分考虑在内,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要求,做好服务工作,让企业和学生在合作中受益,建立校企合作共同的利益保障机制,激发企业合作的热情;成立花都区区政府代表、花都区兄弟高职院校系主任为代表、花都区狮岭皮革皮具商会和广州花都(国际)珠宝商会副会长以上人员为代表,珠宝和皮革骨干企业为主的跨境贸易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专门指导校企合作,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问题[4];设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系主任任组长,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系教师全员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统筹规划,开发校企合作多种渠道,拓宽校企合作的形式和空间,让校企合作成为我系教育教学的平台,同时也是我院服务花都区域经济的桥梁和纽带。
四、满足区域经济跨境贸易人才需求的校企合作实践
目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渠道主要有:
(一)设立服务当地企业的社会服务中心
在跨境贸易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设立外语系社会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人员由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并指派专门的老师负责该中心的运行。该中心主要为辖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志愿者活动。如企业产品推荐会、企业年会、企业的户外拓展、企业员工英语口语的培训、产品介绍的翻译等都有用工需求,企业只需提供交通费和误餐费,我们的学生就免费为其担任临时工作人员、翻译人员、教学人员等,给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免去了企业大量的成本开支。例如,我们很多学生能歌善舞,为企业的各种大型活动送去节目,深受企业欢迎。一段时间我们的学生供不应求。社会服务中心的创立,一方面给企业送来了免费的服务,受到企业欢迎;另外一方面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学生通过下企业,了解到产品生产的过程、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外贸工作体验、巩固了学校所需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加以实际应用。服务中心的成立还扩大了我院在当地的声誉,增强了当地企业对我院和我院学生的好感,减少了当地企业在未来校企合作中的阻碍,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二)设立跨境电商项目小组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外贸行业纷纷转型升级,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外贸行业不可逆转的潮流。花都区域很多企业还处在传统外贸向电商外贸转型的过渡期,需要既懂外语外贸知识,又懂平台操作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外语系同辖区的企业设立了几个跨境电商项目小组,主要有:
1.美东跨境电商产业园和TIT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美东电子商务产业园是花都区政府授牌的首个综合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它与花都TIT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都毗邻我院。外语系与它们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派遣外语系学生进驻园区,成立项目小组,学生半工半读形式服务于各个入园企业,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通过该项目,学生学到了外贸本领,赚取了生活费;企业节省了成本,收获了利益;学校培养了人才,服务了当地经济,收获了赞誉。
2.台资企业石头记项目。自该著名台资企业开拓网上销售业务以来,外语系就跟对方开展了合作。企业提供企业指导老师,亚马逊、敦煌网等账号,产品样本,拍摄间,办公场所,学校提供专门的指导老师协助项目小组的同学开展活动。从产品的拍摄、描述、上传到开发客户,跟进客户等,各个小组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据统计,三个小组12个同学已经出过6单,金额达4000多美元,出口到美国,越南、印度等国。中国台湾网还就该项目做了专门的报道,标题是“广州市花都区台企与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
3.广州土巴啊里项目。广州土巴啊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综合网上购物商城,经双方协商,外语系提供场地和办公设备,该公司提供产品和技术指导,组建项目小组,进行跨境电商平台运行和产品的销售。该项目对企业而言节约了办公成本、设备投入成本、人员开支成品;对学校而言,老师获得了在学校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对学生而言,无论未来是就业还是创业,这段经历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引进电商教育机构合作项目
阿里巴巴广州分部、九鸣教育集团、广东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大洋信息有限公司、深圳深奥通等电商教育机构同外语系也开展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成立教育机构冠名的短期培训班,在第五个学期期末或第六个学期开始,对参与该项目的同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电商知识强化培训,植入跨境贸易实战课程,组织学生参加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证书考试,推荐学生到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企业就业,是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一种校企合作补充方式。
(四)开展纵向校企合作
除了横向与跨境电商教育机构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开展的短期培训合作外,我们在新的一轮跨境贸易人才培养方案上做了调整,努力做到竖向与企业开展合作,具体做法是:
1.实践认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学生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展。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刚从中学转入到大学就读,对所学专业还处于慢慢磨合阶段,学习方法需要转变,专业基础知识需要加强,对跨境贸易国内外形势需要了解。这个阶段校企合作开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我们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到合作跨境贸易企业实地认知实习。主要开展的活动包括:参观企业感受企业氛围,熟悉外贸流程和运行模式,开展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座谈获知跨境贸易环境。认知实习后,学生要撰写实习心得。
2.实践模拟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学生的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开展。这个阶段主要利用我院实训室进行,企业导师介入本阶段的学习。这个阶段企业导师与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一年本校老师组建讲师团,制定一年的实践模拟教学大纲,主要分跨境贸易概论,外贸出口基本法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国际物流与跨境支付,网络营销推广与数据分析,客户资源的获取与维护等六大模块开展教学与实训。这个阶段培养的学生职业的动手能力、职业创新能力,为第三阶段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实践基础。
3.实践实操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学习场所移动到与我院合作从跨境贸易产业园。这个阶段主要是项目驱动,学生进入企业一线进行生产实操,包括装修店铺,产品拍摄,站内运营,产品详情页策划,后台操作等。在这个阶段,学生由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习成绩由两位老师一同给出。除此之外,学生还必须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由校内指导老师指导选题和理论框架铺设,企业导师指导实习报告中实践方案、数据修订等,校企双方导师共同培养人才,将校企合作推向纵深。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或行业经济[5]。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选择,合作形式应该因校而异,因地制宜,其他兄弟院校推行的订单培养、外包服务、借助职教集团等模式都是很好的选择,我们都可以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03-1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l.
[2]黄光平.校企合作亟待政府作为[N].中国教育报,2009-07-06(7).
[3]邹春梅.结合花都区区域经济特色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3(12):76-77.
[4]杨璘璘.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相协调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10-12.
[5]付大安,趙翠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ESP考试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32-137.
责任编辑 蔡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