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路径探索

2018-02-22 12:32肖雅筠徐霄
戏剧之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高校

肖雅筠 徐霄

【摘 要】公共艺术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得到了社会认可,发展趋势较好,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阐述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具体措施,为更好地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提供策略支持。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147-02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主要指的是在非艺术专业学生当中全面开展的一种艺术教育,依靠传播与讲授相关艺术知识,包括书法、音乐、绘画、舞蹈、戏剧、文学、电影等,突出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情操方面的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人文指導、创新源泉以及审美情趣等,可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艺术内容与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能够对一个大学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以及精神面貌进行展现,能够对高校所有教师以及大学生共同具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集中地体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便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在校园内大力营造非常浓厚的人文艺术氛围,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高校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能够使得校园文化氛围更加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方面更加饱满充实,在色调方面更加丰富多彩,在气息方面更加富有活力,在表现方面更加青春美感。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心底里支持和认可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更好地实现校园学风、校风的和谐发展和建设。

(二)能够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与内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富有多面性特点,在影响大学生方面也是多层次的,不但是艺术欣赏与修养,而且更进一步地讲,依靠一系列地引导和感染,促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和形象思维水平,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双重作用下,持续提升自身的。另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效发展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深化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理解,从而不断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思想观念亟待改变

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方面,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将教育教学的精力都放在了专业教育与技能的培养提升方面。在大多数高校管理者、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目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轻视艺术能力培养”的错误观念和认识。一些高校管理者都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是可有可无或可多可少,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应该开足开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为专业课程让步。[2]另外,一些大学生及其家长觉得公共艺术教育学习和专业教育学习关联性不大,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有限。不管是高校的管理者也好,还是大学生及其家长也好,他们都在主观思想上忽略了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艺术能力与艺术修养的培养,忽略了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配置与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虽然有些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公共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近些年在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方面也投入了一些精力。但是这些高校普遍存在公共艺术教育老师数量不足和业务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一是有些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老师艺术文化底蕴不深厚,艺术教育科研能力较差,日常教学能力和艺术性都有些欠佳。二是当前有些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老师是从别的专业教学岗位调过来的,很多老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必要的认同感,甚至不大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也就谈不上掌握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方面的联系,从而导致日常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今后的就业发展实际,没有将高校开设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充分体现出来。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路径探索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但要具备一般公共艺术教育的共同特征,而且还应该充分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个性化特征,实现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互相交融、互相促进的目的。

(一)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主要体现于让大学生在学习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时候,能够牢固树立较为高雅的审美品位、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水平。[3]所以说高校的有关管理者和教师应该进一步提升对于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不断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质量与课程实施质量,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始终在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有条不紊进行。高校的有关管理者和教师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要全面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不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尝试开设一些限定性选修课程与艺术类选修课程,从根本上杜绝过去随意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不良现象,保证大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最基本的艺术教育,还能够不断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二)强化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高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因此,首先高校应该对专职教师队伍进行持续扩充,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现如今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老师数量不足,担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老师负担偏重的问题。其次高校应该着重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科人才进行培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担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老师的集中学习培训,对这些老师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予以持续提升,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老师不但应该具有非常广博的艺术文化知识、突出的艺术文化才能以及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而且还应该具有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比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比较好的艺术教育理论知识能力。最后高校还应该不断切实抓好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做好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将高校里面从事公共艺术教育老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实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引导艺术教育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创新

艺术的魅力主要體现于无限地进行创造。艺术可以说创造性地表现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丰富情感。[4]因此,创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生命与活力所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通常都倡导表现、联想和感受,并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关系到设计、创意、交流和多视角地转换与衔接,这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就校园文化建设来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依靠有效训练大学生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等方面的技能,引导大学生运用自身较为独到的视角去面对问题,体现出自身十分鲜明的个性,对自身特有的一些色彩和风格予以追求,对过去传统的一些技法与观念予以突破。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可以将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向社会和生活中进行推广,实现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引导艺术回归生活,促使学生在社会大舞台上体验生活、体验艺术,开阔思维并激发灵感,从而不断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创新和新陈代谢提供足够的保障与动力。

四、结束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发挥非常重要且积极的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管理者、教师、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群体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对于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促进高校育人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捷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视野[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0-01.

[2]周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异化及回归路径[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6(01):108-111.

[3]潘雪.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

[4]刘英俊.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2):103+105.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高校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