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素琳
(宁夏中卫市第五中学 宁夏 中卫 755000)
学生作文,句式是否新颖、别致而又有味道,与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自己对常规文学句式的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社会阅历和文学阅读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一个学生的行文句式也决不会完全相同。但也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不考虑什么叫“真情实感”、“抒情自然”,而是矫揉造作,言不由衷,这是写不出具有新意的好文章的。这就是其对独特的文学句式缺乏常规的掌握的表现。那么,我们不妨要求学生在动笔之前,先进行“思维完成工作”,即先对常见的文学句式进行整理。
文学语言是艺术加工的语言,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总特点。老舍先生曾说“要把语言的潜力挖掘出来”,文章才“既有意义,又有响声,还又有文彩”。这也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任务。文学语言的形成除语音、词语、辞格及篇章诸因素之外,描写句、叙述句、感叹句等,以及各种变式、变格句均是其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句式因素。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文学作品中一些句式的艺术表现功能,我认为应得到重视和发掘。进而在教学中、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体会、欣赏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汲取文学语言的丰富养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根据语言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试以下列四种句式为例,对文学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作一浅谈。
“把”字句的使用
“把”字句是现行汉语单句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即用介词“把”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谓语前,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的句子。使用“把”字句是为了强调对受动对象的处置、影响及其结果,如:“新来的带工老板就好象赶牛羊一般地把一大群没穿好吃饱的劳工们赶向了工地。”句中宾语很长,是个复杂的名词短语,若不用“把”字将其提前,能象现在这样层次清听,语感强烈么?可见,恰当地使用“把”字句,能收到语气隽永,表意深刻的艺术效果。这显然是一般的主动句所不能企及的。
“宾语提前”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里,有些句子的受事宾语,也可以出现在动词前面,这是句子成分位置变移的现象之一,是一种倒装句式。如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这样写道:“(月亮渐渐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的笑声,已经听不见了。”句中提前的宾语,充当了句子的受事主语,强调了白天令人心烦的喧闹总算暂时消失了,月夜深沉,万籁俱寂。描绘出静谧的环境,烘托“独处”时孤寂的气氛,暗示了诗人将要去寻觅去追求那幽静安适,自由美妙的境界——月下的荷塘,荷塘里的月色。
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句式除“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一般功能外,还各具不同的艺术功能。它们都是作者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慎重选择的,各有奥妙,各富神韵。由于辅以词语的调配,声音的描摹,技巧的设施……语言更是“富有表现力的,准确的和精练的,”“可以传达作者所欲传达的思想情绪”,“构成鲜明的形象”(茅盾语),从而提示作品内蕴,增强感染力,提高作品的文学价值。
描写句的使用
描写句,指谓语部分说明主语怎么样,也就是对事物的性状等方面加以描写的句子。再看朱自清先生的美文《绿》中的名句:“她松松地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地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这是从外形、色泽、质地 等方面来描绘梅雨潭之绿的可爱、鲜亮、柔嫩,这些新颖贴切的比喻,写出梅雨潭的绿别具一格、美得醉人。又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这样写到:“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鸣鸣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这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良有一情活气。”这几句描写,绘色,摹声、写形,活画出一幅破败不堪的故乡图,文句所描写的意境,给人以沉重的压迫康,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可见,使用描写句,必须抓住人和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细致的描绘,且辅以各种修辞手段,这样才能创造出生动具体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叙述句的使用
叙述句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句式之一。它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用来叙述一件事情。叙述事情时,要作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表达要清楚明白。如:“这些青青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征途。”句子逼真生动地示现了井冈翠竹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祖国各地支授社会主义建设的情景,也揭示了井冈山人民只争朝夕的奉献精神,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共声,如临其境。在字里行间也抒发作者的情感。可见使用叙述句,可以用平平实实的语言达表意清清楚楚之效,也可以借助艺术技巧,借物抒情,托物兴感,把事情说得生动形象,主旨突出,吸引读者,引起共鸣。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学生恰当的运用语言,完美的抒情达意,完成一篇如意的美文,不仅要在文学句式上下功夫,还要在文学从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方面去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