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女性命运抉择
——祥林嫂与子君形象比较分析

2018-02-22 06:11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涓生祥林鲁镇

肖 岑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 绥化 151600)

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和精神领袖。他对女性婚姻爱情的关注与思考为我们探讨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提供了借鉴之路。本文以鲁迅小说《祝福》和《伤逝》为例,分析来自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女性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情感归宿,探寻女性生存的根基所在。

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

1、出身。祥林嫂,初到鲁镇时,是正在服丧的遗孀。文章没有交待她出生家庭的情况,而是给出了她婆家的状况,可以推测出她的真实身份可能是童养媳。而作为旧社会的童养媳,祥林嫂对于家庭婚姻的观念,都是来自婆家影响,是卫家山传统道德习俗给予她的观念。在封建气息浓厚的传统鲁镇中,更不可能接触到“婚姻自由”之类的新思想。所以祥林嫂是中国传统妇女形象的代表。

相比之下,《伤逝》中子君的处境要好的多。通过文本的讲述,我们知道子君居住在叔叔家里,与涓生处在同一城镇中。并且隐约推测出子君来自一个家庭气氛比较开明的家族中。她的家庭允许未出阁的女儿在家族居所外的环境中自由往来,并且不受限制的出没于单身男人的住处,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较《祝福》中的社会环境已经相当开放。而子君必然受开放风气的影响,与涓生自由恋爱。而在涓生提出分手后,子君还能回到成长的家庭中,说明子君在失意后,还有可以栖身的角落。还有依靠,有安慰。

2、婚恋。祥林嫂与已故丈夫祥林的感情基础基于亲情。祥林嫂与祥林的感情如何,我们从文本中无从得知。但是我们知道,祥林嫂来到鲁镇后,虽忙碌人却很满足。再婚生子后又渐渐胖了起来。与第二任丈夫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由此可知她与祥林可能有深厚的亲情,但不一定会有爱情。否则在祥林刚刚离世,她怎么能置婆婆和小叔于不顾?况且在鲁镇生活的时间里,她反复念叨的是她被豺狼吃掉的儿子。因而,在祥林嫂的意识中,亲情存在,爱情是不存在的。在再婚的婚礼上,哭闹的出格。这种举动绝不是因为心理还深深爱着祥林,不肯在他死后再嫁。而是不甘心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伤逝》中的子君与涓生可谓是在时代气息影响下,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当子君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时,涓生被震动了灵魂。这时的子君在爱情的笼罩下,是充满勇气满怀希望无所畏惧的。她不管世人的白眼和叔父的劝导,毅然地要与涓生在没有缔结婚姻的前提下同居。而当激情消退,琐碎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重心后,子君与涓生精神上的交流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涓生忙着生计,子君忙着琐碎的家务。而随着生活的日益困顿,二人的不善生计,涓生的自私狭隘,子君的凄惨失望,二人最终分离,子君死亡。

3、个人特质。祥林嫂是一个坚强,勇于抗争命运的女性。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活得坦荡。活得自然。两次丧偶的祥林嫂在别人看来是一个克夫的女人,因而再次回到鲁镇后,人们对她冷漠,白眼,嘲讽、讥笑。但是祥林嫂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周遭人对她的反应和态度,并没有给祥林嫂带来耻辱和愧疚。这或许是祥林嫂个人特质中最为耀眼的一个地方,她自动过滤掉他人对她的伤害,以麻木的心态在多变的人世间生存。所以祥林嫂是一个坚强果敢,有主见在自己的世界中生活的聪慧的女人。

子君也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在叔父的阻挠和世人的白眼下,坚定果敢的与涓生一起生活。这是对她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她生活能力的考验。当子君不再与涓生探讨家庭专制、男女平等、泰戈尔雪莱,而是询问他每天吃什么,菜价物价问题时,就说明这时的子君与涓生在精神灵魂上的交流已经越来越少。这其中或许有子君的不谙世事,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夫妻”二人的相处之道,但是我们清楚的看到同居后的涓生忽视了与子君的情感维系和沟通。而子君时时显露出的“凄惨”神色,也是对她心境的一种折射。她将全部的感情和生活都投注到了涓生身上。以涓生为生活的重心。最后子君离开的时候,将两人生活材料的全副都留给了涓生。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即使涓生抛弃了她,她还是将生活的必需留给他。

二、不同的心境,相同的结局

祥林嫂和子君尽管有着不同的生活轨迹,却有着相同的人生归宿——非正常死亡。传统语境中认为一个女人的丈夫非正常死亡,这个女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女人应该从一而终,不应中途改嫁,应为亡夫守节。鲁镇的人就是用这种标准看待“克死”两任丈夫,失去孩子再次回来的祥林嫂。即使遭受白眼嘲讽,她依然可以在鲁镇上讨生活,能保证她的衣食温饱,不至于饿死。她痛苦的根源是她儿子阿毛的死 。所以儿子死后,祥林嫂的精神世界垮塌了。再加上对地狱的恐惧和疑惑,她死于精神的自我毁灭。子君的同居举动在当时可以称为“失贞”。当她回到父母身边时,虽衣食无忧,但“私奔”被弃的女子,肯定会成为人们唾骂嘲弄的对象,也没有出嫁的希望。曾经的迷恋追逐变为现在的灰暗绝望,她感受到人世的荒凉,又没有可以继续坚持活下去的支柱,最后选择死亡。

这是鲁迅先生对爱情婚姻现实生活的感伤,对知识分子空怀一腔热忱,面对现实景况却无能为力的感伤。祥林嫂身上有许多现代女性的影子,她坚强果敢,抗争世俗对自己的安排,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能勇敢前行。这其中寄托着鲁迅先生对中国女性未来的祝福。

在同一小说集中出现这样的两位女性,既是鲁迅先生对中国女性自身问题的思考,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女性要勇于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抗争,同时也要有稳定的生活保障和强大的内心世界。只有做到这些,“女性独立”“女性解放”才不会只是宣传册上那些冷冰冰的词语。

猜你喜欢
涓生祥林鲁镇
论鲁迅小说中的鲁镇空间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四层”:引导数学高考的一面旗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重释鲁迅笔下“鲁镇”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小说《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论《伤逝》的悲剧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