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思路和新战略

2018-02-21 14:32朱晓青
新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服务业服务企业

文/寇 静 朱晓青

新时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思路和新战略

文/寇 静 朱晓青

新时代下,需要遵循新发展理念,高点定位,用新思路、新战略加快展我国现代服务业。新思路要着眼于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实施新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完善激励创新政策,强化治理能力和生态体系建设。新战略包括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和国际化发展三大战略。创新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建设创新型人才服务平台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推动创新资源共享与对接等路径实现。融合发展战略需要通过促进工业生产的高端化和智能化、农业生产的高端化和服务化、传统服务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路径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则需要通过扩大国际人才队伍、提高利用外资和扩大对外投资水平、提高国际旅游服务水平等路径实现。

新时代;现代化服务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国际化发展

一 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例达到50.2%,首次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47%的指标;2016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例进一步提升到51.6%,增速7.8%,远超第二产业增速6.1%的水平。[1]这说明我国已确立了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火车头,服务业上升发展的空间更大。

在服务业构成中,可以分为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两大部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高收益特征,比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更快,产业创新力、融合力和集聚效应比传统服务业更强,是拉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仍不够理想,其总量占GDP比例低于传统服务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水平也较低,以至于影响了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以及服务贸易逆差问题的根本解决。为此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的新要求,[2]我国就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借鉴有关理论和经验,探讨新目标、新思路、新战略,着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制定新的发展目标,以明晰努力方向和担当责任。我国以往从未制定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根据我们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预测,2015-2020年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年均增速将超过10%。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服务业占GDP比例比2015年提高3.5%的指标[3]以及相关定性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可以设定为:到2020年我国现代服务业占GDP比例要达到或超过传统服务业的同类指标,即比2015年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27%,使之成为核心产业。

二 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

(一)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

我国现已确立以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不能单纯依托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不是“白菜帮”和“大盘鸡”,而是“白菜心”和“满汉全席”,具有高收益性、高产业带动性和绿色环保性的产出特性,能够发挥产业引领、融合、集聚和辐射的基本作用。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服务的发展,树立加快发展、优先发展、高标准发展的理念,把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明晰目标和任务,努力探索发展新路径。

(二)实施新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

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摒弃设立行政性管委会、提供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要按照招才引智的新思路,聘用领军人才,针对产业发展的“痛点”,搭建“技术标准+大数据+电商物流+金融”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或产业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高端企业入驻,拒绝接纳产业低端企业。针对创新服务平台或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政府可以出资设立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市场化运作,让领军人才具体负责,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只提供协助服务;入驻企业可以建立商会,通过商会定期向投资有限公司反映入驻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让投资有限公司帮助解决;政府也可以通过投资有限公司和商会向入驻企业布置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新型运作模式,既适用于新建的产业园区,也适用于对传统产业园区的升级改造和“腾笼换鸟”。

(三)深化改革,完善激励创新政策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快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多出原始创新成果,根本解决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问题,打造“中国创造”品牌,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要落实好这一发展目标,就必须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借鉴以往改革实践经验,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选择北京中关村示范区和上海张江科学城等科技产业园区,作为试点单位,设立“科技创新特区”,由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主动谋划好科技创新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突出系统性和综合性,把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收入分配政策、降低服务收费政策统一纳入综合试点改革的范畴,在综合改革试点期间(一般为3年),现行规制一律暂缓执行。通过设立“科技创新特区”的办法,努力推出可复制并在全国推广的新经验、新办法、新规制和新政策。

具体讲,通过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需要完善激励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方面,要允许科研机构和高校同时具有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企业的属性,允许在职职工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出资办企业,其薪酬按照企业标准执行,职称评定按照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成果让专家评审决定。第二,在加大科技投入政策方面,要制定对中小型、初创型、新兴型的企业进行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跟踪评价的政策,以及相应的政府配套的创新成果奖励和投资政策,投资来源可以由政府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对不同类型的、规模以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要设定清晰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硬指标约束。要制定政策,引导科研机构、高校和大型企业将内部研发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第三,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要强化直接优惠政策与间接优惠政策的有机结合,加大间接优惠政策和“事后奖励”政策的力度。要针对处于研发阶段的发明型产品,实施政府直接投资、专项补贴、研发经费税前抵扣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系统配套的间接优惠政策。第四,在降低服务收费政策方面,要大力压缩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建立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和商会制定的降低服务收费的自律政策和监管机制,以及鼓励跨行业的企业相互支持、融合发展共同降低服务收费的引导政策,促使电信企业降低信息收费,金融企业降低利率、佣金、担保费和管理费,物流企业降低物流费,商务服务企业降低服务费,房地产企业降低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等。

(四)强化治理能力和生态体系建设

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完善治理模式、营商环境和服务生态体系。治理模式不能只讲政府与企业“清”的关系,要发挥好政府与市场的协作机制,以政府、行业协会或商会、产业联盟、大型开发商和主要企业为主体,形成多元化的治理体系,以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服务生态体系的重点,是用21世纪的眼光看待“互联网+经济”,主动适应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的变革,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瞄准金融创新、科学理论研究创新、信息技术创新、软件设计创新、新材料开发应用创新、生命科学技术应用创新、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创新、商务服务创新、可视互动教育和医疗创新、文化影视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搭建创新服务平台,营造网络化、远程化、情景化、互动化、智能化、协同化、融合化的产业生态体系。改善营商环境的重点,是进一步明晰和完善商事制度、各类清单制度和诚信惩戒制度,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体系和联合执法规制;加快“云、网、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政府公开信息和对外服务办公“一端通”;通过多元化的治理体系,拉近政府与企业“亲”的关系,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协调好固化利益冲突的矛盾,以“踏石留印”的精神,办实事,树立政府竭诚服务的亲民形象。

三 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战略及其路径

(一)创新发展战略

创新发展战略实际涉及两个层面:一是针对现代服务业整体而言,需要把创新发展放在更加优先和突出的位置,实施全方位、各领域的创新发展;二是针对科技创新而言,需要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统筹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就不能只讲以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还必须兼顾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文体娱乐业环境管理业、教育培训业和医疗业的创新发展战略,统一制定和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行动计划,明确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主攻方向重点改革发展领域和保证措施,以形成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大格局。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建设创新型人才服务平台。要坚持深化改革的方向,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在政府思维方式、治理模式服务方式和治理监管手段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鼓励地方积极提改革构想方案、争取先行先试。要统筹协调政府各部门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投入的专项基金和分配办法,建立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的项目投资管理和信息公开联网的服务平台,除基础研究和公益性、前沿性技术研发经费外其余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安排都必须与市场机制、引入企业投入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和提高财政资金的“挤入效应”。产业园区要大力引进国内外各类创新型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人才,包括创客极客、痛客和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政府要在户籍、医疗、住房、个人所得税、保险、出入境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对创新型高管人才和兼有研发管理能力的人才政府要大胆聘用于权限范围内的关键管理岗位和领导岗位。产业园区还要建立创新型人才管理智库,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集聚创新型人才,并借助“猎头公司”的力量挖掘创新型人才,努力拓展创新型人才的来源

第二,加快建立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必须依赖创新创业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支撑。从理论上讲,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发展要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企业进入成长期之前,创业者的行为往往表现为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兴业态诞生,自筹资金、担保能力和政府创业投资都十分有限,也不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更不可能公募上市筹资。但真正的创业革新者或创新型企业,在种子期和初创期的本质特征,就是以创新型人才为本,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造新的差异化和低成本的生产或服务方式,凸显创客、极客、痛客和创业团队的主导地位和研发设计能力,能够吸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众筹的介入,形成“天使投资+众筹+合伙人制”的组织运作模式,然后,逐步拓展、做大做强,走向成熟,能够获得更广泛的资金来源,使原有组织模式发生改变,甚至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对此,我国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利用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或种子基金,以公益参股和无息贷款的方式,有选择地跟进社会同类投资,以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要鼓励科研究机构、高校和产业园区利用自有资金与社会资金合作,共同设立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要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创业投资企业与社会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合作,出资参与对创新型企业的股权投资。要拓展股权转让、私募股权投资和众筹等融资渠道,以多元融资方式支持创新型企业成长。要继续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三板、新三板等股权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建、尚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融资,积极搭建四板场外市场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要建立各种形式的担保、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机制,发展企业集合债券、私募债券等债券融资工具,拓展融资租赁市场,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 鼓励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更灵活地提供金融产品服务,以拓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社会资本投入。

第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打、严办失信和造假案。在此基础上,要设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导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服务平台,整合行政、司法、金融、中介服务等多方资源,针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申请、索引、鉴定、管理、实施、转化、交易、融资、纠纷、仲裁等服务环节,提供精准便捷的“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和个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要通过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或知识产权全价值链的高效便捷保护机制,做大科技、商务和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动知识转化为专利,专利转化为股份,股份转化为收益,以打通专利产品化和产业化的渠道,充分释放知识和创新成果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适应新经济变革,着力发挥创客、极客和痛客的作用。以“互联网+”和智能服务为代表的新经济,需要用“互联网+”的新思维,看待创客、极客和痛客等创业者和创新型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作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催化和导向作用。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化的创新生态环境,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产业联盟等创新服务机构,进一步集成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化全方位的生活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一批线上线下结合、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和创业社区,实施对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创业者和创新型企业的大发展。要力促在现有企业内部打造“微循环”的创新生态体系,组织企业内部职工设立创新创业团队,拨付专项资金,专职开展专项创新活动,大力培育企业内部的创客、极客和痛客,形成内生性变革,推动创新发展和组织结构演进。

第五,推动实现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建立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投资保证体系及其投资风险的化解和担保机制,引导企业培育创新文化,保持科学合理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要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结成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有效解决企业缺少研发人员和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购并行业内创新型企业的方式,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要加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督查和服务,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作为硬约束指标,确保有效落实。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实际完成情况,由财政出资确立奖励标准和奖励办法。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结合专项科技投资,设立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基金和担保基金。一方面用于支持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及其示范工程建设;另一方面,用于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扶持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第六,推动创新资源共享与对接。创新资源分布于中央与地方两个层面,也分布于各企事业单位之中,要充分发挥创新资源的最大效能,就必须运用共享经济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推进创新资源的社会开放与共享。地方单位要主动与中央有关部门协商,共建共享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大科学装备等资源。各企事业单位也要摒弃创新资源独占的做法,主动开放创新资源和服务平台,积极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作机制和产业联盟,促进科技成果的共创、共享和产业化发展。

(二)融合发展战略

融合发展战略涵盖现代服务业内部各行业融合及其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两部分。其中与其他产业融入涉及工业、农业和传统服务业,强调用新技术、新管理模式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打破行业边界,推动工业、农业和传统服务业实现高端化和智能化。具体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着力清除阻碍融合发展的障碍。要统筹推进融合创新和合作创新的平台建设,有效解决阻碍融合发展的技术创新“瓶颈”,广泛采用各类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对产业融合的“痛点”进行“消炎”和升级改造,以创新方式带到融合发展。要完善诚信监管体系,以原则监管和事后监管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事前和市场准入监管,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信息港”,实时对生产和服务企业的诚信情况进行跟踪测评和综合评估,对征信差的企业和个人要列入“黑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要加快建立国家统一服务标准体系,可以由行业协会、商会和主要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主导制定,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实施,相关标准的服务内容和流程不仅要明晰,便于资源整合和智能化运作,而且要便于溯源问责。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立足长远和创新发展,有效协调融合发展中的固化利益冲突,推动新组织模式、新商业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

其二,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相互融合、创新发展的水平。要借助“互联网+整合资源,集聚创新型人才,形成科技金融科技文化、科技商务、文化金融、虚拟现实影视、会展旅游、网上商务、网上娱乐、网上金融、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等新兴业态和新兴产业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智能化、远程化、融合化集约化、便捷化、特色化、可视化和互动化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三,促进工业生产的高端化和智能化工业发展要打造“中国创造”品牌,以质量为先探求绿色、智能、新兴、服务和高端化发展的新路径,其核心就是强调研发、技术创新和占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促进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走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新路子绝不能再走低技术、低成本、单纯规模扩展的老路。要推进工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业就必须转型升级,着力提质增效、资源整合提升科技含量和生态效益,就必须专注于打造高端服务的价值链,包括研发设计、众创、众筹、搭建交易平台、开展网络营销等。特别是工业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绝不能再按照“研发营销在外、只搞加工制造”的工业生产基地的模式运作,必须在工业开发区之内融入现代服务业的内容,使之成为依托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支撑的、综合功能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4]同时,工业企业一定要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一方面专注占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向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现代服务企业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要紧盯“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服务”的发展模式着眼于同众创、创客、极客和痛客的融合发展用“工业+互联网”构成高新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发展的新组织模式和新动力机制,驱动知识信息充分流动,将全国乃至世界的创新型人才、可利用资源都集中起来,铸就资源优化整合、集成高技术、网络互动服务的发展工业的新格局。

其四,促进农业生产的高端化和服务化。我国农业发展定位于绿色、科技和服务,需要在确保农产品绿色品质的前提下,运用“大数据+电商物流+金融”的服务模式,把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电子支付、互联网融资等环节有效衔接起来,形成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运营平台,以促进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同时,要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种子农业、无土栽培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娱乐农业、会展农业的发展,让农业融入更多的现代服务业的实际内容。为此,在推进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政府要着力做好村镇规划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规划,明确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一方面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研投资和人才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村镇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市场化运作的具体办法,通过招才引智、土地租让的方式,打造有特色、符合融合发展标准的农业科技园、观光休闲园和旅游文化小镇等。

其五,促进传统服务业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我国应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标准化改造升级,废止部门和企业互不兼容的标准,填补传统服务业缺失标准的空白,建立统一完备的国家标准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建立“大数据+电商物流+电子支付”的服务平台,促使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实现线上线下“一条龙”的智能化服务,包括推行网上购物、网上租房、网上订餐、智能零售店、智能运输仓储等,以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效率和便捷性。

(三)国际化发展战略

我国现代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是引进和利用国际人才、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解决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过大的问题。围绕这三大主攻方向,可以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第一,引进与利用国外当地人才相结合,扩大国际人才队伍。引进国际人才,主要是创新型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政府既要提供居住等生活服务方面的优惠政策,也要因人而异,针对领军人才、国际顶级人才的实际工作需要,提供包括关键工作岗位、高等级职务职称、研发办事机构、经营场所和服务平台、研发经费、技术应用推广投资等方面的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充分发挥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国外当地人才,可以通过在国外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创建孵化器、设立研发机构、开办技术交易市场、资助研发经费等方式实施,具体运作办法要以企业为主,政府要鼓励、提倡,做好辅助服务工作。

第二,扩大利用外资与有效扩大对外投资相结合,提高现代服务业开放水平。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先试政策,努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宽外商独资经营的范围,拓展外商在国内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并提供国民待遇政策或专项优惠政策,支持外商在国内设立具有总部性质的研发机构、金融机构、商务机构和文化机构,以形成良好的吸引外资的政策环境。要充分利用国内有关现代服务业的建设项目,包括金融、科技、信息、商务、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环保等重大建设项目,以及有特色的旅游休闲小镇、基金小镇、科研小镇和慢城等规划建设项目,引导外商与建设项目对接,展开合作投资。另一方面,要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对外投资,必须把促进创新发展作为重点和主攻方向,精选科技项目及其相关企业并购项目,也可以紧随“一带一路”建设指明的科技输出项目,以避免对外投资的盲目性。要认真总结以往开展对外投资的经验教训,有效掌握国际科技投资的方式、发展趋势、技术诀窍、市场规则、营销网络、组织办法和风险规避,以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坚定扩大对外投资的信心和勇气。要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统筹协作关系,采取领军企业牵头、政府协助、企业分工合作、综合服务配套、“集体下海”等方式,扩大对外投资,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要设立政府专项基金,支持有实力、有品牌、领军型的科研类企业,开展跨国研发、跨国技术产品营销、跨国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和跨国科技企业并购的经营活动。

第三,全力提升国际旅游服务水平。我国地域辽阔,许多地方和城市都拥有享誉世界的独特旅游文化资源,要增强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游,解决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过大的问题,就必须全力推进国际旅游文化中心建设,有效增加特色文化产品供给,挖掘和拓展文化产业市场,增强文化软实力及其对国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就提升国际旅游服务水平而言,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打造特色旅游景区,完善服务体系。按照国际规范的服务标准,全面提升运输、金融、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商品零售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国际宣传力度。定期在与我国建有友好城市的国家开展旅游宣传周活动,推介我国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加强国际旅游合作。要建立国内旅行社与国外旅游机构之间的产业联盟,开放国内旅游投资市场,鼓励外商投资国内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建设。四是创新发展国际旅游产品和方式。要提供国际旅游便利,开发形式多样的国际旅游产品,包括工业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文化节旅游、花卉节旅游、农业观光游、农家乐旅游、医疗旅游、教育旅游、休闲健身旅游体验旅游、房地产旅游、奖励旅游等,做大做强有特色的国际旅游服务。

注释:

[1]《2017年中国统计摘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第23-25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页。

[4]寇静、皮思思、朱晓青:《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新视野2014年第1期。

F719

A

1006-0138(2018)01-0043-07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点研究项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路径研究(2017Z008-002-SXZ);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课题“新常态下加快我国现服务业发展的路径研究”(2016)

寇静,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北京市,100029;朱晓青,北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北京市,100044。

责任编辑 马相东

猜你喜欢
服务业服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