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2018-02-21 14:32叶再春
新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斗争事物特色

文/叶再春

十九大“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文/叶再春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之所以说十分重要,是因为它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既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又有新的重大论断,还有一些论断与过去一脉相承。准确认识这些“变”与“不变”、深刻把握为什么“变”和为什么“不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重大的新变化

总体看,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内容上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个重大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是其主要创新观点,“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是其行动纲领。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个重大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伟大实践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第二,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重大政治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论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理论上,它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从而彻底击毁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所盛行的“历史终结”论。实践上,它对中国而言,表明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这对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有了全新的选择。

第三,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重大政治论断。毛泽东同志曾在《矛盾论》中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1956年,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认为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在1987年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之时,党的十九大敏锐抓住了这一系列变化,果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对今后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

第四,作出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第一个和第二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接下来,是如何实现第三个目标以及怎样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为此,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前瞻性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或称“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意味着我们要提前15年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意味着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我国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除了上述四个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变化。

一脉相承的论断

党的十九大充分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在确立新的指导思想、作出新的重大论断同时,也承继了一些原有的论断。举其要者有三:

其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这个论断,不仅关乎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更关乎国家发展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正是基于这个论断,我们党才勇于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和判断世界大势?在这个问题上,党的十九大坚持把握大势、强化战略定力,实事求是地继承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作出的论断,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之所以承继这个论断,是因为世界虽然面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但从全局看、从宏观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正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其二,两个“没有变”。如前所述,党的十九大敏锐、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总体上“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与党的十八大的判断一致。全党务必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更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其三,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铲除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反腐败斗争成果。但是,党中央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十分清醒,对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看得很清楚、很准确,党的十九大报告基本作出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相同的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党的十九大的这些“变”与“不变”,事关全局、事关根本,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该如何认识它们、理解它们?

首先,从唯物辩证法上深刻认识“变”与“不变”。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党的十九大的“变”与“不变”,在哲学上就是“运动与“静止”。为此,我们要把握好三点:第一变是绝对的。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所谓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和灭亡的历史,是一种变化的存在。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外等结合上,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得出与时俱进的新结论。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等重大政治判断,作出“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就是“变”的充分体现。第二,不变是相对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换句话说,当事物仍处在量变过程中,仍处在“度”的范围内,事物就不会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飞跃,此事物依然是此事物,整体“不变”。党的十九大一脉相承的有关时代主题、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都是“不变”的体现,因为它们仍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质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变”是暂时的,随着量变的不断积累,质变终将发生。第三,事物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体。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体现和巩固量变的结果,而且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这就是说,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量变和质变,统一于事物之中,统一于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之中。党的十九大的上述“变”与“不变”,则统一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一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之中。

其次,所有的“变”都是基于新情况新变化适时作出的必要调整。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个重大政治论断为例,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645亿元、人均GDP是381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仅为190美元。经过38年的努力,2016年我国GDP达744127亿元、人均GDP为53980元、人均国民总收入达8260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204、142、43倍。这些飞速刷新的数据,一方面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总体上已经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近年相继问世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更是惊艳世界;另一方面表明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不再是低水平的需要,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高水准需要,对物质文化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更是日益增长。一言以蔽之,经过长时间的量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质变已经发生,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个重大政治论断可谓准确反映了变化、顺应了规律。

最后,“不变”决不是“终点又回到起点”的简单重复,而内蕴着事物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在辩证法中,任何肯定自身存在的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否定的方面,由于这一否定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使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而后,再由否定发展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使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以反腐败斗争形势为例,党的十九大的判断与党的十八大总体一致,即“依然严峻”,而且在“严峻”之后增加“复杂”两字。仅从文字表面看,好像过去五年反腐败斗争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事实上,这五年的反腐败斗争成效卓著。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被严肃查处,440名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8900多名厅局级干部、6.3万多名县处级干部、27.8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受到处分。显然,五年前的反腐败斗争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早已今非昔比,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是,腐败仍“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基于此,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这表面的“不变”,恰恰体现了反腐败斗争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是另一种形式或状态的“变”。

叶再春,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调研员,博士,正高职称,北京市,100806。

责任编辑 李铁牛

猜你喜欢
斗争事物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美好的事物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完美的特色党建
奇妙事物用心看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