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培文 张忠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探析
文/谭培文 张忠友
社会动员既是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和状态,也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方式和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科学发和实践了一系列社会动员的新理念和新举措。从宏观维度看,国家治理与社会员在现代化层面上互相契合;从运行维度看,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人民的利益,心价值认同及共同愿景构成开展社会动员的一般性原则;从使命前景看,社会动的良好发展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特色会主义和“四个自信”。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国家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遵循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号角。在开展国家治理和创新社会治理时,我们党和政府主张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发展格局,要求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的模式、机制和方式,正因如此,结合国家治理和社会动员,社会活力迸发和社会秩序稳定成为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对新平衡关系,这也是国家、社会、人民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更是政府、市场、社会和谐互惠发展的现代化伟大实践。
现代化一般是以科学技术、理性精神和部门内部互动及向外发展为动力,经历制度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最终显现为物质层面上的经济发展,制度层面上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层面的人的思想与行为发展等三个方面。上世纪50年代,我们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层面的“四个现代化”,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实质是通过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并定型的同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是在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科学对接,在现代化道路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让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趋完美。
“动员”一词从溯源来看最早起源于军事,服务于政治,归向于社会,融贯于现代化进程。美国学者艾森施塔特在《现代化:对抗与变迁》、卡尔·多伊奇在《社会动员与政治发展》中提到社会动员时,都是着眼于现代化发展导致了社会变化和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进步。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政治动员方式一直是我们党引领群众、组织群众的优势手段。毛泽东在动员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就曾说过:政治动员“实在是头等重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然而一切这些,离不开动员老百姓。要胜利又忽视政治动员,叫做‘南其辕而北其辙’,结果必然取消了胜利”。[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与社会动员在现代化维度上具有了发展契合,这是我们党对构建一个强国家和强社会的互强互动格局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国家治理与社会动员在现代化进程双向促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的进步和成长,以及多元社会力量的民主协商和良性互动,促成广泛的社会团结和内聚。我们党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社会动员,无论是从其价值理性还是从工具理性来看,都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和一般性原则。把握社会动员的内在规律和一般原则,是开展社会动员的关键。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出发,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动员具有如下的一般性原则:
“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党从建立之初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96年来一直是团结、凝聚各族人民,朝着坚定的理想目标奋斗的核心领导力量。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壮丽史诗中,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说这是我们党在历史发展中所完成的建国使命、立国使命与兴国使命,那么第四件事就要解决“治国”问题,即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民主政治和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担当好治国使命。我国国家治理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我国的国家能力。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成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政治前提,因为“它开启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新步伐,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相应变革和转型,各种综合因素最终形成有效的治理合力”。[4]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利益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历史现象,是政治行为的动因,也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动因,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也是一种基于利益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阶级都是不同阶级的利益关系的代表者,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共同体都是“虚假的共同体”,它们代表的都是少数人的利益,只有共产主义才代表了全人类利益。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就明确提出,我们党要着力和改善民生。这实际上是我们党对人民利益至上原则的根本遵循。群众总是在一定的利益驱动下进行历史活动,而这些历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因此,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利益主体,既是推动者,也是受益者。历史由人民群众自由自觉的活动所组成,这些活动的价值不仅由人民群众创造,更由人民群众进行评价。人民群众对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是人民群众评价历史活动的客观依据和判断标准。[5]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利益仍是当前我国社会动员的内在基础动因,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社会动员以利益为导向所证明的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就是为了人民的福祉而向贫困宣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因此,开展社会动员,必须正确认识人民的利益问题。要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注人民利益,妥善调节利益关系,完善运行利益机制,发挥利益对调动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和群众的组织力。通过民主和科学的程序、高效和公正的方式,使多数人的利益(公共利益)和少数人的权利获得协调与统一。
价值在认识论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属性,价值认同就是对这种满足的认可、同意和拥护。价值认同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它的内容却是客观的。“由于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目的、意图、信念指导下的实践,就个体认识而言,人们只有选择和树立了一定的价值信念和信仰,价值才能真正付诸人们实践行动中,人们才可能自觉地在实践中去践行这种价值信念和信仰。”[6]社会动员,有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的因素在相互起作用,但从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阶段发展程度看,利益认同是首要因素价值认同是核心要素。“人最需要、最看重、最认同、最崇敬、最容易被吸引的东西永远不是钱和物,而是思想、情感、道德、信仰、信念价值。”[7]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的载体,而文化对于社会和人的作用,主要在利益和策略层面,价值和意识形态层面,以及习惯和本能层面,文化经过传承和积淀,并逐步通过社会人对文化的判断形成价值判断和认同,并外化为人的习惯和本能的行动。所以动员“就是一个虔诚的高度投入的积极分子(或一小群积极分子),是如何把一大群具有同样利益但却不如他们虔诚和投入的人们动员起来加入集体行动的”。[8]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9]
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的共同奋斗目标并发自内心所认同的意愿,也是一种能够激发组织成员为实现这一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而奉献的任务与使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先后提出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这是我们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共同愿景。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一起构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成为了新时代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愿景蓝图。目标愿景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表明了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逻辑,号召和引导着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这些愿景,绘制的是我们走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道路”。党和人民经过了96年的艰苦奋斗探索出了这条中国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丰富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国家与社会互强互动的共构模式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社会动员开展的思路和方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领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解决前行中的难题。宪法赋予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党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体现,就是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和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当前我们党在国家治理背景下改善党的领导方式,要更多从社会政策上体现出政策对群众需求的满足度,从制度设计上体现制度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度,从作风形象上体现群众的认可度,从党的基本价值与社会主流价值层面上体现重合度。这样能够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动员和引领群众。党通过其领导下的政府开展治国理政和社会建设活动,具有其他任何组织及个人所无法取代的号召力、凝聚力、决策指挥能力和统筹整合能力。同时随着行政体制改革,政府也要进行行政职能转变和效能优化,在社会动员中发挥主导型政府的政策执行者的积极作用,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对其他主体,尤其是企业等组织产生导向与指导作用。党和政府也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和政策帮扶力度,以及按照规定在社会组织中设立党组,优化社会组织与党委、政府的职责,让社会组织在自身“基本功”强劲的基础上不断散发热度和能量。
郑永年指出:“中国共产党有两大支柱,一是组织,二是意识形态。我们可以把组织形容为党的硬力量(hard power),而把意识形态形容为软力量(soft power)。”[10]“如果不同时给予一个组织中个体成员的价值和利益以足够的关注,从长远来看,这种试图控制人类行为的理性做法很可能会是无效的”。[11]因此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铸魂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民内心,当作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作为建设理想社会的总体观念和信仰系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导功能、教育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以及规范功能,才能够凝聚信仰和信念,赢得社会成员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人类是否由自私的动机所左右,而在于找到一套制度,从而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权衡选择和决定普遍行为的动机,同时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需要贡献力量。”[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高渊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9]“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也是国家的主人,是真正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完成。所以必须用人民最容易接受的话语和表达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团结和依靠群众逐梦前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彻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4]人民群众需要的,“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是用最通俗、最易懂、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和憧憬自己与祖国的未来。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不但能引起广大民众思想意识和情感体验上共鸣,而且也是一种动员的思想意识、目标愿景和行动追求。之所以引起广大民众思想意识和情感体验上共鸣,在于中国梦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未来更高目标、更大梦想的一种政治动员与民众表达。上世纪“美国梦”以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铸造了美国的时代辉煌,中国梦则以集体和整体价值的实现动员人民大众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具有动员社会的作用,必须不断总结社会实践发展,持续创新理论成果,始终以科学的、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开展社会动员,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和社会历史前进。我们党和人民经过了96年的奋斗、创造和积累,用先进思想和民族智慧,探索出了一条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借鉴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经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这也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丰富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思变、竞争和稳定的创新发展轨迹,因此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范围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成果,“它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拓了康庄大道,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且为社会主义各国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及其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前途无限光明,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开始复兴”。[15]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93页。
[2]《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l年,第480-481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2页。
[4]陈春常:《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道路》《桂海论丛》2014年第2期。
[5]谭培文:《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核心价值的高校德育定位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6期。
[6]谭培文:《利益认同机制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 29页。
[7]丁元竹:《社会动员机制: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前沿理论》2015年第31期
[8]朱旭峰:《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年第190页。
[10]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0页。
[11]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5页。
[12]任理轩:《理性看待当前社会公正的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2月16日。
[13]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3页
[14]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页18日。
[15]李景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2期。
D26
A
1006-0138(2018)01-0033-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 (13XZX020);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咨政类重大项目“广西集中连片贫地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查研究”(2014ZZ05)
谭培文,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林市541004;张忠友,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教授,广西师范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南宁市,530021。
责任编辑 顾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