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效应

2018-02-21 14:32文/韩
新视野 2018年1期
关键词:矛盾变化发展

文/韩 震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效应

文/韩 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进程得出的历史性判断也是我们今后认识社会、分析问题的主要依据和参照点。

一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内涵及实质

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变化的动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活动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就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也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转折点。这个飞跃已经且仍在大大改变着中国的社会面貌。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中国人民头上压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劳动人民的矛盾、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党的八大曾经判定:“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认识到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发展,社会矛盾则随之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近40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今天,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得到显著提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起就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可以说,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产能不足,而是产能的不平衡问题;不是供给不足,而是有效供给和高质量供给不充分的问题。我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文化大国、教育大国、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我们必须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力争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经济强国、政治强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军事强国。

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标志,这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8000美元;另外,我国已经比较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减贫数量占全球的70%以上。我们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就是说,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客观实际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不过这种增长不再是单纯的数量增加,而更多地表现为质量的提升;人民的需要不再局限在吃穿住行等物质需求,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日益广泛,人民的社会权利得到进一步彰显,即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总体上有了显著提高,但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后,我们的生产不再是以数量为主要目标,而是以质量为主要追求;不仅在物质产品上有平衡充分的发展,而且要在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有更高水平的供给;不仅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权利,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一句话,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第三,社会发展到现在,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问题的牛鼻子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他问题都是由这个问题派生而来的,这就是矛盾的集中点和关键点,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工作新基点。其中,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全国的发展状况。我们的东部发展了,但是西部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沿海发展了,但是内地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城市发展了,但是山区乡村有待进一步发展。发展的不充分问题,主要是指某些区域、某些领域、某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我国既有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但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社会治理能力、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都改善了,但仍然有几千万人口没有根本上脱离贫困。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的新使命新目标,如何很好地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新基点。

总之,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是历史学性质上的划分,而是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问题导向的引领,正是这个问题引领已经让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有了新目标,踏上了新征程,这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质之所在。

二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效应

按照唯物史观,只有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带来深刻的社会效应。但是,历史的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即使在质变和飞跃的状态中,仍然有旧质和新质之间错综复杂的交替过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与过去关于主要社会矛盾的表述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譬如,从“物质文化需要”改为“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的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这充分反映了社会变化过程之中复杂的阶段性要求。只有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才能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当代中国今后发展进程带来的效应。一方面,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进程,必须基于主要社会矛盾变化的现实,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前一个认识意味着,“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向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发展的质量上和效益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如果认识不到主要社会矛盾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全局性和历史性的变化,那我们的认识就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与之不同,后一个认识则提醒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力完成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如果认识不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虽然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那么我们就会犯脱离社会发展现实的错误。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既是对我们的挑战更是激励我们工作、推动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按照唯物辩证法,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矛盾并不是只具有消极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特别是矛盾的转化更有积极效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发展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我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解决挨打挨饿的问题,而是让人民生活得更丰富多彩、更幸福,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就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进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就必须在世界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更加明确地解决了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方法和道路问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黑格尔曾经说过,每个时代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带头民族,引领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的规模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的进步又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中国经济增量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国却获得持续的安定和谐,这不就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带头民族了吗?在古代,中国等文明古国曾经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最近几百年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和引领者的地位,但是西方社会出现制度性老化和停滞化困境。尽管其影响力仍然巨大,但是新的增量更多地是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贡献的。鼓吹世界自由贸易的英国退出了欧盟,而自诩全球使命的美国则退出PPT,退出关于环境气候问题的巴黎协定,世界开始向东方望过来,寻找新的希望、新的可能、新的方向。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只有在解决矛盾使其转化到更高层次的过程中,才能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没有新的作为解决矛盾,矛盾就会成为我们的困境。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根据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梦的哲学意蕴与理论建构”(13@ZH014)

韩震,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市,100089。

猜你喜欢
矛盾变化发展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9到3的变化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这五年的变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