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的战略举措

2018-02-21 09:52吴佳黛夏亚丽
学习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农民农业

●吴佳黛 夏亚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

一、高质量发展必须补齐乡村发展滞后短板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总要求。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增长动力的转换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按照“木桶理论”,高质量发展必须补齐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对应的就是“三农”工作的短板,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

1.必须补齐农业基础薄弱的短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2358亿斤,实现“十四连丰”。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超过98%。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比,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存在,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仍然没有改变。一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虽然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2.5亿人以上,但我国人多地少、依靠超过40%的农业劳动力产出占比8%的GDP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八分之一、第三产业的四分之一左右,差距非常明显。二是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竞争力不足。据统计,2015年,我国玉米、稻谷、小麦、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亩均总成本分别比美国高出 56.05%、20.82%、210.42%、38.44%、222.84%,我国农业迈入“高成本”时代。三是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比较薄弱。2015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3.82%,机耕率较高为80.43%,但机播率和机收率都较低,分别为52.08%和53.40%。从科技水平上看,我国在一些基础性、关键技术领域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欠缺,农民科技素质不强的瓶颈制约愈发突出。

2.必须补齐农村发展滞后的短板。尽管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但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农村要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从农村环境看,“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杂草乱跺、畜禽乱跑”是一些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异常严峻的地步。据有关专家研究,我国化肥、农药年施用量分别达4700万吨和130多万吨,而利用率仅为35%左右,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每年的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吨。二是从乡村治理看,当前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象依然存在,村民自治既缺少高素质高能力、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干部,也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三是从农村民生领域看,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医疗、教育、出行等领域欠账还较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四是从农村人才看,农村人口大量流失,乡村振兴亟需人才匮乏。从总体看,我国仍处于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中的阶段,这是大趋势。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收入增速持续下滑,进城生活成本提高,农民进城务工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后,外出农民工增速放缓的趋势就开始显现。2011年到2016年增速分别为3.4%、3%、1.7%、1.3%、0.4%、0.3%。但尽管如此,农村人才缺乏、人气不足是客观存在。

3.必须补齐农民增收困难的短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关键看“钱袋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民增收的压力明显增加。一是增速下降趋势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实际增长 11.4%,但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年分别为 10.7%、9.3%、9.2%、7.5%、8.2%、7.3%,增速下滑态势明显。而且从现阶段农民增收面临的环境来分析,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新旧动能的对冲转换,使得农民收入增速放缓的趋势将持续一个阶段。二是农民群体之间收入日趋分化。由于各地的发展水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机会以及个人的家庭条件和发展能力不同,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群体之间一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收入差距。据统计,2015年,农民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甘肃的3.35倍。全国有60%的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在今后三年中实现3000多万人脱贫。三是农民增收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现阶段农民收入由市场决定的程度越来越高,农业已经过了量价齐升的阶段,农民工总量增长大幅降低,继续提高最低收购价和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带来一时的收入增长,但也会进一步加剧供求失衡,政策制定面临的两难选择增多。

二、以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1.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现代高效农业,基础是“现代”,要义是“高效”。所谓“现代”,是相对传统而言的,一是要走出“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常规农业粗放增长之路,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目标和产业竞争指向实现的农业转型升级;二是要将产业发展动能转换到更加依靠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更加依靠农业多种功能的不断开发上来;三是要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所谓“高效”,一是实现高效率、高商品率;二是提高农业生产和产品经营的科学化程度;三是拓展农业的功能,充分发挥农业在生活休闲、旅游度假、生态保护、文明传承、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功能,适应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四是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2.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一是要适应建设现代农业新要求,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二是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三是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关键少数”。

3.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涵养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现阶段,我国实际存在的城乡发展差距,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发展水平上,而且也体现在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上。马克思曾指出,城乡关系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城乡互动,涵养乡风民风。一方面,要加速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流动。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农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另一方面,要彰显乡村文化个性和活力。乡村是乡土文化的载体,数据显示,我国的村庄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递减。要加强规划引领,保留乡村的乡土气息。其次,要创新传承,留住悠悠乡愁。乡愁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记忆,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再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要抵制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等低俗文化的侵蚀,倡导节俭绿色消费理念,发挥乡规民约作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淳化乡风民风。

4.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屏障。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一是做好“统”的文章。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要强化规划引领,坚持系统思维,抓好统筹谋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做好“治”的文章。要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三是要做好“建”的文章。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要做好“增”的文章。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增长。

5.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提供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要建强农村基础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育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平台,是帮助亿万农户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载体。要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要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把分散的农业市场主体组织起来。三是要夯实乡村治理的基层基础。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民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猜你喜欢
高质量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饸饹面“贷”富农民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