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清、杨真真撰文《我国农村地区孝道状况分析及振兴对策》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孝道呈式微的趋势,表现为一是子辈对父辈仅仅提供基本生活需求,止于“仅养”;二是少部分子女不愿意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趋于“不养”;三是晚辈忘却了慎终追远,忘于先辈的“前养”;四是父辈要扶养成年子辈,迫于“重养”;五是祖辈反过来照料、扶养孙辈,苦于“反养”。农村孝道式微有四大特点:主体间差异性与区域间的非均衡性并存、反面典型性与传染仿效性并存、代际传递性与日趋恶化性并存、长期不行孝与偶尔功利性行孝并存。导致农村孝道式微的原因有:人们思维观念的异化、外部监督力量的消亡或不力、国家重大政策的变化。振兴农村孝道的对策有:发掘、培育子辈自觉尽孝的内在驱动力,建立促使子辈尽孝的外在约束机制,建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养老并举的养老模式。
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