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王志民 高荣青 陈 璐 李元涛 许小珊
(1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山东潍坊 261042;2 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肛肠二科 山东济南 250014)
高位肛周脓肿病灶位于肛提肌以上[1],患者临床表现为肛门直肠坠胀、肛周包块伴疼痛、局部皮肤发热、红肿,可出现高热、寒战,但也有部分患者因处于发病早期等原因无法触及肛周波动感, 或因位置较深致使普通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感染灶, 临床表现仅为发热、盆腔坠胀、疼痛不适。 肛周脓肿内口及隐匿性脓腔的确定,一直是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难点,单纯应用三维超声或磁共振诊断高位肛周脓肿均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2]。 本科室自2015 年11 月至2017 年10 月应用三维超声和磁共振双重定位诊断高位肛周脓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1 月至2017 年10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收治的经术前临床症状、 三维超声及MRI 检查疑诊为高位肛周脓肿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三维超声联合MRI 双重定位检查组)中男性33 例,女性7 例;年龄18~72 岁,平 均(39.53±14.79)岁,病 程3 ~19 d,平 均(5.50±3.61) d;三维超声组中男性34 例,女性6 例;年龄19~69 岁,平均(40.78±13.63)岁,病程2~14 d,平均(4.98±2.60) d;MRI 组中男性32 例,女性8 例;年龄22~68 岁,平均(41.60±12.61)岁,病程3~16 d,平均(5.35±2.53) d。 三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被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完全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和白细胞总数均升高;(2)肛门镜检查可见感染处有脓液排出或轻按后有脓液排出;(3)直肠指诊或肛周可触及波动性包块;(4) 无手术禁忌症。 排除标准:(1)肛门周围浅表脓肿;(2)合并胃肠道肿瘤;(3)合并全身慢性或消耗性疾病不适宜参加本研究;(4)合并精神疾病。
1.3 仪器与方法
1.3.1 仪器 (1)BK Flex focus 2052 360°及三维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设备,内置三维成像软件,探头频率6.0~12.0 MHz,360°自动扫描,一次有效检测深度60 mm,最大检测深度可达100 mm,探头刻度可精确显示进度,内置图像冻结按钮;(2)西门子3.0 T 核磁共振扫描仪,采用体表相控阵线圈进行检查。
1.3.2 方法 (1)三维超声检查:取左侧卧位或截石位,检查前肛门指诊并轻轻扩肛,耦合剂涂于水囊表面,将探头轻轻插入肛门直肠内,启动三维采集系统进行三维图像采集, 容积扫描从容积的一个边缘扫到另一个边缘, 调节图像的同时获得相互垂直的矢、冠、横三个切面,获得满意的容积数据后,冻结图像并储存,图像采集完毕后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典型病例如图1。 (2)磁共振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体表相控阵线圈,扫描范围包括:上缘起自骶髂关节下缘,下缘包括全部完整臀部软组织,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包括T1WI、T2WI、T2WI 脂肪抑制序列等检查,典型病例如图2。 三维超声检查由同一位高年资超声科医师进行; 磁共振检查由2 名医师分别阅片,出具肛周脓肿MRI 影像学诊断意见。 对于诊断意见不一致的病例则请示上级医师并进行讨论后给出最终诊断。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维超声及磁共振检查下高位肛周脓肿的脓腔数目以及内口的位置, 并将三维超声、 磁共振检查以及三维超声联合磁共振双重定位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 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多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脓腔数检出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 三组间脓腔数检出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8)。 联合组与三维超声组脓腔数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4.539,P = 0.033);联合组与MRI 组脓腔数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485); 三维超声组与MRI 组脓腔数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2.290,P = 0.130)。 见表1。
2.2 各组内口数检出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 三组间内口检出情况差异有统计意义(χ2= 19.905,P <0.001)。 联合组与三维超声组内口数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0.000,P = 1.000);联合组与MRI 组内口数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118,P <0.001); 三维超声组与MRI 组内口数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759,P = 0.001)。 见表2。
肛周脓肿是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又称直肠肛门周围脓肿,发病人群多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男女发病比例约为5:1[3-4],本研究所纳入患者男女总体比例为4.71:1。 直肠肛门周围脓肿在切开引流术后最终大约有87%发展为肛瘘[5-6]。 高位肛周脓肿的位置、 数目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但部分高位肛周脓肿具有隐匿性的特点,术中极易出现漏诊,造成肛周脓肿发展为肛瘘或造成肛周脓肿面积进一步增大。
本研究中,三维超声联合MRI 对脓腔的检出情况优于单独应用三维超声, 但相比于单独应用磁共振检查并无优势;三维超声联合MRI 对内口的检出明显优于单独应用MRI, 单独应用三维超声对内口的检出优于单独应用MRI。 三维超声检查能够提供详尽的三维立体信息, 尤其对于内口位置的确定具有独到的优势[7],但对于隐匿性脓腔的检出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MRI 有助于发现肛周脓肿的脓腔全貌,有时可查见隐匿性脓腔,检出早期的炎性组织[8],可以发现较早期、不易在三维超声下发现的脓腔,但对内口的检出率较低。 联合应用三维超声及MRI双重定位高位肛周脓肿的脓腔、 位置以及内口的情况,结合此两种辅助检查的优势,互补不足,将对于制定手术方式及选择手术切口主灶位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基于本院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积累的临床实践认为,联合应用三维超声和MRI 双重定位高位肛周脓肿其主要优势为脓腔与内口定位更为明确、 空间定位强,且无创伤、无痛苦、无放射线伤害,是一种高效、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为提高高位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图1 三维超声用于高位脓肿的辅助诊断
图2 MRI 应用于高位肛周脓肿的诊断
表1 各组脓腔数检出情况
表2 各组内口数检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