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两课”学习态度现状分析

2018-02-16 08:29杨丽华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职校生学习态度

杨丽华

摘    要: “两课”是我国中宣部、教育部统一要求在各类院校开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学生学习态度入手,分析学习态度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职校生    “两课”    学习态度

我国高校尤其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两课”,“两课”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构成的,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程内容囊括政治、经济、传统文化、哲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健康等,从这个层面上讲,是一门受益匪浅的课程,尤其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职校生。

当代职校生是指年龄在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的学生群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或者青年初期,也是心理变化最为激烈、心理困惑和冲突最多的时期。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个群体进入对父母的轻视期,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经常会违背父母的意愿,也就是常说的青春“叛逆期”。在一些职校生的身上还存在这样的特点:自我、盲目效仿、缺乏自信、学习消极。

(二)“两课”。

“两课”常见于高校之中,是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类课程是国家中宣部和教育部通过两大文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

而在职业院校基本上包括三门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和《形势与政策》(2学分)。

(三)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抽象、综合、宏观的精神现象,是学生对学习及学习情景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一般由对待学习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构成。学习态度的认知因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基于对学习的正确理解,相应的学习态度往往是积极上进的;相反,基于对学习的错误理解,相应的学习态度多半是消极的、错误的、不求进取的。学习态度的情感因素是指伴随学习态度的认知因素而产生的情绪情感,是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的客观效价与学习者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凡是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主观需要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都能引起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学习态度中的意向因素是指指向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的反应倾向,表现为学习的欲求和指向。一般来说,学习态度中的认知因素是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产生的前提,没有认知就没有情感,也就无所谓意向。通常学习态度中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协调一致,构成统一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二、职校生在“两课”学习过程中的现状分析及成因

(一)现状分析

职校生在“两课”学习过程中的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职校生对“两课”不够重视。

在访谈中谈到公民素质问题,部分学生持批评的态度,认为中国人的素质呈下降趋势,并且列举了实例印证自己的观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已经对学生造成了影响,因为部分职校生的理论修养不深,考虑问题不够深入和全面,再加上这个年龄段又是容易波动的阶段,所以易受影响。

2.部分职校生对“两课”教学评价不高。

前面的问卷中问及“两课”对自己的作用时,只有19%的学生作用很大,多数观点集中在有点儿作用。此外,笔者认为,须更加注意“隐形旷课”现象。

3.部分职校生学习“两课”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部分学生对“两课”是比较喜欢的,或认为这类課程跟专业课地位差不多,但是在问卷和访谈中发现部分学生喜欢上“两课”是有原因的,72%的人选择是为了获得学分,真正喜欢的仅占11%,另外还有30.3%的学生认为可以将“两课”的成绩作为入党的条件,功利色彩比较明显。

4.一些职校生“两课”的学习态度消极。

学习态度的消极性表现在上课不积极,甚至旷课,这部分学生对此表现出“不旷白不旷”的态度。作业能独立完成的人数不多。对待期末考试不重视,很少在考前认真复习。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1.职校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结构称为图式或内化格局,人们就是通过它选择、加工、整理、接受进而接受新的外界信息。“在认知图式作用下,人们首先会过多地接受那些与图式相一致的信息”,尽管有时这些信息事实上是错误的或不准确的。同时,尽管原有的图式可能存在明显的缺陷,但是人们在思维定式或情感的控制之下仍倾向于运用原有的图式。一些职校生,一直受到自身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影响,哪怕原有的结构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学生也会坚持。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外因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而且这个反作用是不能轻视的。当今的职校生是标准的“90后”,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三观”,容易受到诱惑。部分学生对待入党问题表选出功利性,动机不纯。

3.“两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在“两课”学习中,学生如果遇到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乃三生有幸。这样的教师不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能成为院校的巨大财富。但从总体来看,职业院校“两课”的教师队伍在性质、教学方法、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部分“两课”教师非“科班”出生,身份复杂化。

一些职业院校为了节省人员成本,在“两课”教师问题上,拆东墙补西墙,只要有需要,学院任何一个部门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上来上课,且不需要试讲,不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技能证书,甚至不需要学历。

第二,部分“两课”教师重“研”轻“教”,教学态度出现不端正的迹象。

随着职业技能考核的不断加深,各类院校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控制职称的评定,在评定中最重要的参考标准是看这个教师每年的科研成果,而不是上课的质量。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不再追求教案的编写、授课辅助材料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项目上。

第三,一些“两课”教师对课程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两课”教师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面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循循善诱,转变其观念,使其成为人格完善的学生。一些职业院校的“两课”教师对待两课缺乏激情和热情,把授课当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课堂上照本宣科。

4.“两课”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职校生不易理解。

“两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起着思想统领的作用,“两课”的教材是由国家教育部、中宣部指定的专家合力编著,并进行多次修订的,内容既专业又有理论高度,一些职业院校学生有学习难度,不易理解。

三、改变职校生学习“两课”态度的对策

(一)加强对职校生的学习心理指导。

1.注重素质培养。

大学生就其地位来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道德素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最终实力,而提高道德素质是一项浩大的建设工程,这里面的各个要素都会影响结果,“两课”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主阵地。在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中,职业院校的学生无疑是很重要的建设者。教师要细致入微,从小事抓起,从小节说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提高其素质。

2.注重人格完善。

具备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职校生的表现应该是: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较快地适应周边环境,人际关系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但是一些职校生表现出来的是另外一些特征:自卑,不合群、依赖性强等,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三种能力:自我挑战的能力、自我批评的能力和榜样学习的能力。

(二)大力推进“两课”教学改革。

1.努力改进“两课”的教学方法。

一,“两课”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毕业之前参与社会实践不多,缺乏社会经验。要改观这种局面,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如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组织学生采取全面参与、主动探究的方式,围绕案例进行思考、讨论和分析,最后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目前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选取案例时要注意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这样的案例他们才感兴趣,有兴趣自然就会听讲,就会思考,教学目的也就达到。

2.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两课”吸引力。

“两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对于职校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历史知识点时,光凭嘴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画面感,再加上中学阶段被压缩的知识点,这些都客观地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巧妙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电影、录像、图片、音乐等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现状,将学生置身于时空隧道中,深切地感受当时的社会生活,对时代背景有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引导,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整合“两课”的教学内容,增强其趣味性。

“两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职校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造,让知识转变成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方法一,抛开章节的顺序,按照专题进行授课。“两课”课程章节之间有着很严谨的逻辑关系,但是这种关系职校生很难理解,不如将抽象性的知识点变成他们易懂的专题。方法二,有选择性地对授课内容进行缩减。职业院校“两课”的课时安排要少于本科、大专院校,而教材都一样,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有所取舍,详略有当。

(三)提高“两课”教师素质

《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可见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年轻一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1.提高教师个人修养,增强个人威信。

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理论”认为,認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当一位教师把自己身上某个优秀品质表现出来的时候,学生就会表现出应有的尊重,继而会认可这名教师,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自然就树立起来。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打造一支实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专业素质是一名教师的核心技能,它是课堂质量最重要的保障,也是灵魂所在。在当前学生资源短缺的形势下,职业院校在这一点上必须效仿本科院校,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因此建立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两课”教师尤其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必须牢记“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理论。

(四)加强社会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职校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公德意识的加强包括教师的授课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环境也是受人影响的,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和网络平台的力量,充分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

1.注重社会环境的优化。

优化社会环境的主体是党、政府与有关主管的领导部门,可运用各种措施和渠道,比如,媒体部门要负责向大众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两课”的教学环境大背景,相关部门还要加强立法、整治,为“两课”教学创造有利的和谐的宏观支持环境。

2.努力建设和谐家庭。

一个和谐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会影响他(她)的一生。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它根植于优厚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家和方能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国家兴盛必须首先保证家庭要和睦。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家庭模式,它的前提条件是家中要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

3.继续改善校园环境。

教育主管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职业院校的领导要正确对待“两课”,主要负责人应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精神,切实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工作。二,职业院校应该建立领导、教师、辅导员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确保教育合力的形成。“两课”由于其特殊的课程性质和地位,使得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两课”不能按照其他学科的要求和模式管理。三,职业院校要不断改善“两课”的教学条件以确保“两课”的教学质量。

另外,职业院校不应该完全模仿本科院校的做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律“大班”。职业院校的领导要考虑到一个客观现实:生源质量的不同,职校生的发展方向不能效仿本科生。众多教学模式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化地增强创新意识,这样“两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才会真正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李荣胜.职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J].南都学坛,2011(4).

[2]赵福才,曹晖.论心理疏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调查[J].聊城大学学报,2012(2).

[3]王洁敏.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影响——由一次课堂提问引发的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邓嘉翔,张媛,阎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論课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6).

[5]李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S2).

[6]杨瑞宁.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调查分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金田,2013(6).

[7]王光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学科建设,2013(12).

猜你喜欢
职校生学习态度
运用多元教学评价转变英语学习态度的策略分析
浅谈心理剧提升职校生生命能量的妙用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