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艳 许传宏
[摘要] 我国的艺术策展教育起步较晚,但我们可以借鉴英美意等国家在艺术策展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熟经验。文章在分析比较国内外艺术策展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方法与形式、成果展示与学习平台四个方面指出我国艺术策展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艺术策展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建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跨学科综合研究与实践平台、个性化与专业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延伸,引进与打造实践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艺术策展;人才培养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art curators in China got off to a late start. It can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Britain, America, Italy and other countries.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art curator education in China compared to that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four aspects of comparison are objectives, curriculum, methodology, and platform.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f how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rt curator tal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tform, the effectiv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building of a practical international teaching team.
[Key words]Art curator; Talent training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艺术策展人才培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F24)阶段性成果。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单词“curator”,可译为“展览策划人”(或“策划展览的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与之相近的则是“independent curator”,即独立策展人[1]。独立策展人根据自身的研究和目标进行创意策划、策展与制作、艺术传播等。
在我国,艺术策展可以上溯到“八五美术新潮”[2],从那时起,一些批评家与艺术家以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价值标准策划了一系列优秀的展览。虽然国内对于策展的重视度正在逐渐提升,但是在整体策展水平上与国外展览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究其原因,策展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问题[3]。笔者选取了开设有艺术策展方向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高校,以及国外的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米兰新美术学院(NABA)等为调查对象,就策展人才的培养进行对比,提取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我国艺术策展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艺术院校中,开设的艺术策展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课程逐渐增多,例如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开设了展览策划与视觉传播方向;中国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专业有当代艺术和策展研究方向;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设了展览策划的课程等等。
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在策展人才培養方面,它的本科教育强调策展的专业技能,以满足美术馆与展览机构的人才需求;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深刻的社会关怀、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强大的理论建构能力、熟练的展览能力、独立的批评能力和多样的文化融合能力的策展人,以满足各类美术馆、双年展、艺术院校及其他艺术机构对高端展览策划人才的需求[4]。
该校艺术策展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工作室机制为基础,开设有中国近现代展览史、西方展览史、西方批评理论、西方艺术品市场史、博物馆美术馆管理与策展实践等课程。除了依托本校的美术馆外,学校还与国内各大美术馆和美术机构密切合作规划实践项目,如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发起了“项目空间·青年策展实验室”项目。在该项目合作中,学生独立完成展览策划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呈现和表达、寻找潜在的机构和合作伙伴、编辑新闻稿和公共拓展材料、访问艺术家工作室、展览搭建、控制预算等工作。[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会展专业立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会展设计和策展人才。该校策展人才的培养以对接“职业人”为理念,该理念贯穿到会展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紧贴会展人才需求,以会展策划与空间设计搭建为主要特色。本科课程开设“会展策划”与“会展项目策划与组织”等艺术策展相关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艺术展览策划”课程涉及艺术策展人专题研究、艺术展览案例研究和艺术展览策划专题实践等。
国内其他院校的策展人才培养多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实践课程为辅。学生理论课程主要集中于美术学和艺术学两大学科,如开设艺术哲学、艺术史学、艺术史、视觉文化、艺术管理、艺术理论、公共艺术策划与传播等。由于策展实践探索机会很少,策展实践资源有限,学生往往是通过参加志愿者与实习参与策展。虽然部分院校也有名为“策展实践”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乐观[6]。在调查中发现,在艺术展览策划人才培养方面,大多综合类院校中的师资力量匮乏,其师资结构与策展专业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中外艺术策展人才培养对比
(一)培养目标
在所调查的院校中,除中央美术学院外,其他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指向性不明或培养目标大同小异等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艺术策展人才教育的发展。
艺术策展人需要在专业领域当中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在知识结构上,策展人不仅要具备艺术管理、艺术项目策展、艺术媒体技术、经济与文化等技能,还需要他们能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当代艺术作品、审视地域文化。在这方面,欧美等地院校根据自身特点以及行业需求设立培养目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在培养目标中,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他们奉献精神、职业素养等作为培养目标,将策展、制作方面的创造力培养等列入计划,讲究策展中的设计思维训练,使其学生能在众多年轻策展人中脱颖而出[7];米兰新美术学院(NABA)侧重于新技术在展览中的运用;美国院校侧重艺术策展的社会价值,尽可能与社会接轨[8];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培养目标因地制宜,要求学生了解澳大利亚及国际文化产权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成本预算和规划,培养和挖掘策展人才的领导管理潜质。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
课程结构是不同课程具体内容的内在比例和课程之间的外在比例所构成的关系综合,其也被称为课程组织模式。研究发现,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策展人才培养课程呈现明显的模块化特征,也就是将理论与实践作为课程结构的两大基本单元,理论单元都设置了史学与管理类课程,如艺术史论、策展史、美术管理;实践单元主要围绕“艺术策展”的核心议题,与艺术机构或组织合作展开与社会接轨且内容符合实际的策展实践课程,如策展实践与合作、活动策划等(图1)。
对比发现,国外多数院校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将创意策划、策展与制作、艺术传播、艺术评价与反馈列为艺术策展课程的四个核心部分。他们根据艺术策展的逻辑与涉及领域来组织课程内容,以适应日趋复杂化的艺术策展事务。例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细致的理论课程,除艺术思维与实践外大致分为艺术史类、经济管理类、人文哲学类、艺术分析类以及专业技术。艺术史类课程包括艺术策展史、当代艺术历史;经济管理类课程包括艺术与市场经济;人文哲学类包括人文与生态,艺术分析类包括展览解读、批评与分析、学术写作;专业技术结合实践课程包括媒体艺术策展、视觉艺术等,这些课程尽可能得向艺术策展的实用性靠拢,并与“艺术”衔接紧密。
此外,国外艺术策展人才培养院校因其个性的培养目标不同,课程也略有差异。如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更侧重实践教育,所以其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渗透,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课程实质结构(理论-实践-理论)[9];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重视策展与制作,开设了电脑图像、摄影等媒体运用类课程;澳大利亚院校注重当地文化,艺术理论与实践课程独具民族特色,如当地土著艺术、澳大利亚艺术;美国院校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除必修的课程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制定学习计划,所以课程呈个性化趋势,这些特点都是国内院校所缺少的(图2)。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艺术策展人才培养既要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又要重视课程间综合渗透和学科交叉,强调多样化的课程形态与教学方法及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等,在这方面,中外都采用课堂教学、讲座、实践与学术研讨会等教学形式。如中央美术学院,策展人才培养第一阶段学生在校进行理论教学,第二阶段则是开展院校与艺术机构(如中国美术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合作进行策展实践训练(图3)。
但不同的是,国外艺术策展人才培养特别强调在实验室、工作坊中的教学,而且,还充分运用研讨班培训与展会交流等教学方式。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采取跨学科综合研究实验室形式[10];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策展专业的第四节课可以离开教室,在本地的私营画廊——Eastside Project进行,通过实地体验展示现代艺术,研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意大利新美术学院开设展会与交流教学形式;美国院校虽同样举办学术研讨会,但其成員不只固定于校内学生或老师等。
(四)成果展示与学习平台
相比较而言,在学习成果的策划展示方面,国内院校大都是就课程作业或毕业作品等内容的实体展示为主,或与美术馆和画廊等机构合作进行成果展示。例如广州美术学院通过自身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所建立的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机制,以策展人才负责制的形式,开辟中外艺术策展交流平台[11];位于四川美术学院的罗中立美术馆(图4),为该校艺术策展专业提供不可或缺的实践和展示平台;中央美术学院在官网上进行线上毕业展展示(图5)等。
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院校的成果展示与大数据相结合,并衍生出学校网络展示、合作与交流平台,形式多样而丰富。如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策展专业的毕业作品会进行校内展示并通过网络面向社会公布,同时邀请当地各大美术馆专业人士进行实地或网络参加作品评选,选出最具有潜力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增加学生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开设的线上美术馆也为艺术策展专业的学生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三、启示与建议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艺术策展人才培养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缺少渗透性、教学形式与成果展示较单一等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建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艺术策展(图6、7)是一个渗透着综合型知识的跨学科专业,如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专业知识都是艺术策展人所需要的[12]。目前,我国院校的艺术策展人才培养只注重在艺术学门类里培养,有一定的片面性。应结合学校的艺术资源,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设定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立跨学科综合研究与实践平台
策展人才的复合型特点需要在培养中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实践平台。在实践内容方面,对与艺术策展相关联的专业课程强调实践合作,构建不同学科的学生与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运用这种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培养发散型思维,培养策展所涉及的经济、政治、科学等多方面的技能。
(三)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艺术策展人才强调专业性和个性化,同时,在培养中还需要通过研讨座谈、专题演讲、展览考察、项目组织以及写作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思辨、实践、写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在博物馆或美术馆实地授课,激发学生的专业真实感与学习兴趣。
(四)与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进行教学延伸
策展人需要熟知现代科学技术与展览的有效结合。例如,策划毕业设计展,其作品不仅可以在校内进行展示并可以通过互联网面向社会,同时邀请当地美术馆专业人士参加作品评选,从而选出最具有潜力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增加学生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图8、9)
(五)引进与打造实践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艺术策展人才培养需要重视专业教师的策展经验,加强实践教学。另外,还可以进行跨专业组建教师团队,邀请博物馆、美术馆或艺术机构的专家讲座授课,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进行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等。
参考文献
[1]布鲁斯·阿尔什那(Bruce Altshuler)展览中的前卫.20世纪新艺术(The Avant—Garde in Exhibition. New Art in the 20th Century )[M].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2]吕澎.清华美术:关于新世纪策展人的一个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汉斯·乌尔里斯·奥布里斯特.策展简史[M].任西娜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4]余丁,赵炎.建立国际一流的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访谈[J].美术研究,2015,60(05):56-59.
[5]艺术中国.中国美术学院[DB/OL].(2014-02-24)[2018-03-31].http://art.china.cn/huodong/2014-02/24/content_6705131.htm.
[6]燕元锁.论艺术管理专业的策划实践教学-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生策划人培训计划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3,12(04):124-126.
[7]金穗子.英国策展教育与实践带来的启迪与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6.
[8]董峰.美国艺术管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探讨[J].美术与设计,2015,38(06):134-137.
[9]凌敏.艺术策展人需要具备哪些本事-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策展人教学评述(上)[N].美术报,2016-05-21(23).
[10]凌敏.英国是如何造就策展人的[DB/OL].(2016-05-13)[2018-03-31].http://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7298.
[11]彭新東.多元文化语境下学院策展思考与实践—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美术界,2017(05):84-85.
[12]韩妙第.艺术策展学理论介绍[DB/OL].(2016-05-13) [2018-03-31].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10/23/9825508_5580889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