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圣鋆
[摘要]南通的板鹞风筝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风筝种类,拥有灵活多变的几何造型,热烈大胆的用色,以及别无仅有的发音哨口。板鹞风筝的制作工艺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本文从风筝及其进化史,南通板鹞风筝的起源发展、制造工艺、以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南通板鹞风筝传播发展助力。
[关键词]板鹞风筝;工艺技术;民俗
[Abstract]The banhen kite in Nantong is a unique kind of kite in the world, with flexible geometric modeling, enthusiastic and bold colors, and unique pronunciation whistle.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banhen kit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which is worth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kites and their evolution histor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Nantong sandpiper kit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tudy on the folk art of Nantong sandpiper kite.
[Key words] Banhen kite;Process technology;Folk
板鹞在中国已经存在了近千年,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传承自唐宋时期的哨口和南通人眼中板鹞的特殊用途。从板鹞风筝看南通的民间风俗流传,既可以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也可以探究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思想,还可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造物观,这些理念中包含了农耕文化对于民间习俗和工艺制造的深远影响和社会巨变使民俗活动产生的变化。
一、风筝及其“进化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风筝的设计形态就已经基本完善,风筝在中国的影响地域非常广,遍及海内外,上至皇宫贵族,下至普通平民,各个阶级都有大量的爱好者,放风筝发展传承至今不衰。
(一)从“木鸢”到“纸鸢”再到“风筝”
中国有关风筝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春秋时期的《韩非子·外储说》中记载的墨翟的“木鸢”,但是第一个风筝制造的成功者是鲁班。墨翟所制作的木鸢的原材料是木头,立体组装成鹰型,体重太大,未能持续飞行。鲁班使用的材料是质量轻巧的竹子,且只作为骨架,上面罩之以轻柔的绢布。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们才开始使用纸代替昂贵的布,这样的风筝称作“纸鸢”,古代的风筝还是军事物资,用来传递信息和刺探情报。
关于“风筝”说法的由来有两种,一为明代人陈沂所述,五代皇族李邺在纸鸢的头部安装了竹笛,而民间说法则是在唐代晚期,有人在纸鸢上安装了古筝的弦(即“唐弓”)。从唐代诗人高骈的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1]可见,至少在唐代晚期,可以发音的风筝就已经出现并形成了潮流,且无论是出于玩乐享受的想法,还是其他的目的,都可以说是成熟的设计行为。这样的设计思路一直延续到宋朝,宋人将原本的笛子或琴弦改成了发音更加稳定可控,声响更加辽远悠长的哨子(即“宋哨”)。因此,“风筝”一词说的其实是板鹞风筝,而没有声音的风筝应该属于“纸鸢”才对。
民俗是指风俗习惯和生民的生产生活,风俗崇尚等,从日常生活到整个社会的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节令游戏自然也在其中。
民俗具有稳定的传承性,虽因地域差异偶有突变,但是其稳定性难以忽视。宋代时,风筝完全脱离了原本的功能限制,被当作娱乐玩具和每年清明节的习俗,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开封的清明节风俗相当多,其中就包括了放风筝,不过张择端并没有将这一场景放进《清明上河图》中。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重绘《清明上河图》(即《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时,画面中出现了成年人与孩童放风筝的游戏场景,由于清院本是乾隆时期所做,所绘风筝带有明显的清代北京的风格,因而反映的是乾隆时期,风筝已经变成了所有年龄阶段人们的游戏之物。在民间放风筝的活动中,风筝一般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期望能够传达给上天,而有的风筝会被剪断,这被认为是让风筝带走病痛和灾难。
(二)南通地区的风筝
南通的最初人口来源主要是东夷部落、流放的罪犯和流民,大约在唐宋时期,罪犯和流民将板鹞这种风筝带来南通。通州人姜长卿诗《崇川竹枝词》有注云:“风筝有大如风帆者, 其制有雙蝴蝶, 单蝴蝶之名, 其声彻云如胡茄, 然唯近堤处最多。大如风帆, 装有响哨。”[2]讲的就是清明时节南通人在海边放飞板鹞风筝的盛况。
南通的风筝称作“板鹞”,是一种大型板类风筝,它有着几何造型,传统工笔画装饰,且装有哨口。南通的板鹞风筝有地域划分,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南通城区以“六角星”(图1)为基础形状;如东的风筝相比于南通城区体型更加瘦长,多使用竹哨;如皋的基本图形是“八角星”(图2),排列的方式是组成圆阵,称作“九松林”;最后一种是海门的一种称为“娘子鹞”的风筝。
近年来,由于板鹞风筝造价过于昂贵,南通民间出现一种与板鹞风筝相类似的风筝,称作“风筒”。这种风筝简化了板鹞的造型,省去了精致的鹞面彩绘,精简了板鹞上面安装的哨口的数量,是一种造型简单,体量较小,价格亲民的风筝。
(三)板鹞风筝的功能
农耕文化环境下催生出来的所有的器物都带有强烈的“功能为主”、“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所谓的“物用为人”的造物观,事物的创造本身是为了人,无论是给谁使用,亦或是有何用处,“人”才是造物行为所关注的中心。当然正是这种劳动方式推动当地的人去制造与之相适应的工具。《考工记》中就提到“粤无镈,燕无函,秦无庐,胡无弓车。粤之无镈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3]
南通地处北纬31°52'~32°15',东经120°41'~121°25'之间,位于亚洲大陆东海岸。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受东南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每年有春秋两季,地面风力强劲(五级左右大风)而又持续不断。地理条件上,“南通”音同“难通”,意为交通不便的滩涂荒凉之地。南通陆地是由长江入海口的泥沙淤积而成,西南和北部边缘分布着一些低山丘陵,地势平坦开阔,缺少遮挡,土质呈碱性。根据地质和气候条件,南通人大规模种植不怕风雨,耐碱性高的植物棉花,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出渔猎和晒盐两种产业。
农业经济要靠天吃饭:每当暴风雨来临,不管是农民、盐工,还是渔民,都要遭受巨大的损失,严重的话还会危及人们的性命。板鹞风筝在南通扎根发展的契机正是当地的自然条件;板鹞风筝上的哨口被风吹响,能够通过声音的变化监测上空气流,预报天气的变化;同时,由于板鹞风筝放飞时高度比较高,且能够发出响亮的声音,因而对于当时出海打鱼的渔民来说,板鹞风筝不仅能预警暴风雨的来袭,还能够作为陆地的坐标,是有声的“海上灯塔”。板鹞风筝在南通“安家”后,由于当地地域的封闭性,其发展免受其他地区风俗文化的影响,拥有了生长壮大的机遇。
从军备到玩具再到节气民俗的功能转化,反应了板鹞风筝在古代南通地区农耕环境下的角色改变,代表了当地古代农业文化之下的民俗文化,这是农耕文明最重要的遗产。人类的文化不是先天的,而是人类经历了几万年的历史变迁,通过劳动感受自然,认识自然,从而总结出来的“真理”。“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文化发源的唯一源泉。劳动不但改造了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改善了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改进了人本身的生理、心理构造,还创造了人的文化素养和人类文明。”[4]到了近代,全球科技大爆发,美国的富兰克林借用风筝发现了电,航天技术利用风筝的原理完善了航天器制造的技术,各国的气象局放飞了气象监测卫星和各种小型监测工具……这些都是借鉴风筝的原理带给人们的科技进步。
我们现在研究板鹞风筝,是建立在对板鹞风筝的制造工艺、艺术成就、民俗文化等角度上来讲的。但是民俗本身就是建立在民众喜爱的基础上的,一旦失去了民众的关注,民俗就会渐渐流逝,成为历史记录上的单薄符号。板鹞风筝兴起于民间运动,成名于制造工艺和艺术成就,其身后的文化内涵引人入胜,每一项都不容忽视。
二、独一无二的南通板鹞风筝
以风筝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展現了中国传统设计的观点以及设计师们的智慧成就,造型、彩绘和哨口是板鹞风筝扎制工艺的精华所在。
1、夜静弦声响碧空
南通的板鹞风筝被认为是保存了唐宋遗风的来由便是板鹞风筝上安装的哨口。哨口是南通板鹞风筝的特征,其实就是普通的哨子发音的原理(边缘音原理),特殊之处在于共鸣腔腔体有的较大,发音浑厚;哨子成组,大小排列,发音高低错落,节奏感强。
将哨子或者琴弦放到风筝上一开始只是贵族玩乐的活动,但民间的板鹞风筝不仅是娱乐的玩具,而且具有实际的功能。无论是通过哨声反映气流变化以预示天气变化,还是通过响声来给出海打鱼的人定位方向,都是劳动人民将玩具实际运用到生产劳动的智慧结晶,都实实在在地展现出农耕文化对于民俗的影响力。
到了今天,风筝不再局限于民俗和劳作工具,而是进入了体育界。2011年9月,国际风筝邀请赛在南通举行,由于其体量大,在天空不断嗡鸣的板鹞风筝大放异彩,引起国内外风筝运动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2、排列组合的几何造型
板鹞风筝的基本单元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菱形交错而成。可以分为两种:“六角星”(在长方形的基础上,菱形左右出头,上下不出头,这样一共六个角);“八角星”(相比于“六角星”,长方形的高度减少,菱形的四个角都出头,形状变化之后接近于两个正方形,这样就一共有八个角)。“六角星”既可以单独成形做成风筝,也可以用左右并列的排列方式,每层数量为“二三二”一共七个,或者“三四五四三”一共十九个,分别称作“七连星板鹞”(图3)和“十九连星板鹞”,如果有需要,可以组合更多的基本单元,制成更加巨大的风筝。“八角星”的组合多是八个相同单元围住一个同样大的单元,或是八个较小的围住一个大的(图4),称作“九连星板鹞”或“九松林”(系“九松联”读音传讹)。
板鹞风筝几何造型的由来并无实据可究,但是中国的风筝大类的板型风筝中有一种“八卦风筝”,有八个角,与道教的八卦相和,因而称作“八卦”。这种风筝的形状与南通板鹞风筝里的“八角星”相同,而“六角星”可由其变形而来,因而可以推测其联系。
在南通板鹞风筝中,不仅仅有几何元素,同时也有一些造型风筝。相传如皋的板鹞制作者夏寿泉老先生一般不敢制作人物造型的风筝,唯恐鹞面上的人物活过来。传闻多不可信,但是造型风筝的传神之处可见一斑。
3、热情洋溢的彩绘
板鹞风筝上的彩绘一般是工笔手绘的带有吉祥寓意的仙鹤、蝉、脸谱、孩童等图案,由于板鹞的几何造型,因而往往是每个“星”为一个图案,共同构成有相同主题的画面,比如八仙过海、京剧脸谱、姿态各异的娃娃等,四周有边框,整体感强,而又各具特色(图5)。
板鹞的放飞高度一般要高于两百米,少有能够超过三百米。如此远的距离,需要使用分辨率更高的颜色和比较大的色块才更具有观赏性,因而板鹞彩绘主要使用红、绿、蓝、黄、紫等颜色。
几位老手艺人说板鹞风筝的用色没什么特殊理由,过去就是这么做的。但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颜色环上面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从临近的两种单色光混合复制而成,但是有三种颜色是独立的单色光,光学中是红、绿、蓝,颜料中是红、黄、蓝。三原色比其他颜色的分辨率更高,而这几种颜色分别中和而成的绿色、橙色和紫色则次一级,因而在所有颜色中,红色、绿色、蓝色、黄色、橙色、紫色是最显眼的几种颜色,并且不同颜料之间透光的差异性, 可以增加风筝的空中美感。中国传统风筝为了达到其在空中的透光效果, 一般选用品红、品绿、槐黄、黑色这四色进行描绘。这大概就是科学原理和生活经验变成人类生活智慧结晶的具体展现方式。
三、南通板鹞风筝的制造工艺
总的来说,板鹞风筝的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风筝的主体制作和哨口制作,而每一部分又可以分成几个小工序,以下略作梳理。板鹞风筝的制作工艺可谓是极简单,也可谓是极复杂,对于现代人来说称得上一声“古拙”:看似极为简单容易的事物,真正动手却发现里面有太多的“学问”。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既要维持板鹞的平衡,又主要集中在骨架扎制和尾档安装两个方面。
1、风筝主体制作
清末以来,南通的交通运输分为两种方式:水运和陆运。江南地区的优质毛竹通过水运大量传入南通,同时南通当地的老竹在韧性等方面虽比不上江南的毛竹,但是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竹器材料。在这里,竹制器具几乎随处可见,毛竹扁担、竹编凉席、凉榻(方言音译。一种竹制的,类似于沙发,但是靠背更加倾斜,超过135°,头部垫高,人可以上半身躺下,双腿自然垂放的座具。)椅子、茶桌、竹篾框子、篮子、筛子、筷子等比比皆是。板鹞风筝的骨架同样也是竹制的,骨架的中心位置和对称程度决定了风筝最终能否成功飞上天。南通的竹子有较强的韧性,它经得起大风。现在还有一些坚持传统工艺的匠人或民间个体依旧选择使用他们更熟悉,更容易获取的竹子。
使用竹子当做原材料需要几个准备步骤:为了延长保存时间,防止竹子开裂,需要在竹子被晾干之后再开料取材。并且由于工艺的精细程度和竹竿的实际生长情况,开料基本只能由人工进行,才能够保证每一根都是均匀大小的。取料出来后还要经过文火烤直(或者弯曲),用专门的刀具削去竹节,打磨光滑,才能够得到符合要求的骨架材料。最后,拥有纤维文理,容易开裂的竹子可以通过刷漆或者涂浆糊并包裹牛皮纸来增加竹子的防腐能力和强度。板鹞风筝的最小尺寸是一米二宽,高两米左右,正常尺寸则还要大出不少。因而无论是在大小上,还是在材料的特性上,竹子是古代南通人能够找到的最好、价格最低廉的板鹞骨架材料。板鹞骨架扎制的时间也同样有讲究,比如秋天的竹子韧性最强,因而砍竹子多在秋天;雨天空气中水分含量高,竹料和用来捆绑的棉线微微涨开,等天晴后又会收缩,这会导致板鹞变形,所以制作板鹞要在晴天,而且必须是大晴天。有部分板鹞风筝对于取材出来的竹片的要求比较高,例如如皋地区的“九连星”板鹞风筝是板制风筝中比较柔软的一个品种,制作工艺精良的“九连星”板鹞的竹片要在保持其坚韧度的情况下尽可能打薄,直至最后制成的板鹞风筝能够卷起来而不伤其骨架与鹞面,展开后完好无损为止。
几何形板鹞骨架只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及需求,将笔直的竹料在预定连接点绑好就行,要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则能控制平衡。比例完美的结构能够做到所有端点正好在同一个圆面上(圖6),如此结构需要不同大小的圆作为标准框架。造型板鹞可能在取材的时候就需要计算好不同位置的骨架材料的长度和弯曲度,并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捆绑,因而相比来说造型风筝的骨架结构要比几何风筝更难制作。
不过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迎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制作者开始选择使用现代化的材料。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的碳素纤维或者玻纤钢等造价较低,坚韧度更高的材料就成了竹子的替代品。新材料制成的骨架摆脱了气候因素的制约,因而无需担心时节对板鹞风筝的影响。这并不是南通的板鹞风筝对技术进步做出的妥协,这种改变恰恰是交通行业高速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中的另一种“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
当骨架和鹞面彩绘都准备好之后,需要将鹞面粘贴到骨架上面,现在一般使用工业胶水做粘合剂,过去一般用熬制的动物胶,要求粘贴平整,不能出现褶皱,不能破坏彩绘画面。松紧要适中,既不能过于松弛,会影响到板鹞风筝能否飞起,又不能过于紧绷,会对骨架形成拉扯力,破坏板鹞的形状,又影响其稳定性。为了保证牢固性,布料制作的鹞面可以用针线缝住。由于鹞面是为了给风筝增加受力面积,因而在升高过程中的鹞面会遭受非常大的压力,这时鹞面材质和与骨架粘合的牢固程度非常重要。
2、哨口制作与安装
制作哨口的材料比较复杂,由于不同位置哨子的发音要求,需要制造大小不同,发音频率不同的哨子。板鹞风筝上的哨口分为两个部分:腔体部分和盖板部分,盖板部分的材料一般是木质;腔体部分则各不相同:最小的哨口腔体的材料是蚕茧或坚果壳甚至鹅毛管,比较大的会使用葫芦,更大的是中间掏空的木头。哨口制作的最重要的是盖板上入风口的雕刻。入风口一般不是盖板的正中,且左右两边不齐平,从入风口向两侧微微向下倾斜,角度在10度以内,以实际发音需要为准。入风口同样不是垂直内刻的,也稍稍倾斜,具体的倾斜程度也是以实际需要为准,没有规定的度数。最后用木胶将上漆的盖板与腔体粘合,哨口就算是完成了。(图7)
现代板鹞风筝手工艺者为了在更多方面进行拓展,开始用漆在哨口上面作画,这样的板鹞风筝更加美观,也更加符合收藏要求,甚至催生出了一些以哨口为素材的艺术形式。(图8)一般哨口的组装有两种方式,其一就是按照风筝板的形状,从上至下逐一安放,上小下大;还有一种是基数个哨口为一组,依次安装。最后会有一大一小两个体积较大的哨子放在对称的偏下左右两侧,两个哨声一快一慢,一高一矮,会发出“嗡——嗡—嗡——嗡—”的有节奏的声音,用以调和其他哨口发出的杂乱声响。最大一个哨口安放在最下方,声音沉郁浑厚,犹如大提琴。哨口的安装不能破坏鹞面彩绘的视觉效果,同时要注意左右对称,以免破坏平衡。
3、安装引线、尾档与调整平衡
板鹞风筝使用尾挡一方面是因为板鹞比较大,另一方面是跟板鹞风筝特殊的系引线的方式有关。板鹞风筝的引线与骨架打结的地方我们暂且称作“系绳点”(图9)。一般情况下,系绳点只集中在板鹞的上半部分,中竖中线上半部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点是必不可少的,两边的点则是随机的,多在骨架相交的地方,关键之处在于关于中轴线左右对称,因此板鹞风筝的系绳点一般都是奇数个。板鹞风筝引线安装的另一个要点是最后所有系绳点上的绳子汇合后(图10),要与最上面的一个点的位置基本保持水平(图11)。板鹞的引线拉力只集中在上半部分,在风筝上升途中,会保持斜上的角度,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形成向上的托力。尾档则是挂在板鹞风筝尾端的两根长绳,俗称“鹞背”。着力点汇集于板鹞最高点的引线只能够让风筝飞上天,但是在高空的空气流向是相当不稳定的,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捉摸不定,带有棱角的板鹞风筝在这样的空气流动中会不断地打旋,难以维持稳定,要不了多久就会掉下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板鹞的最下端系上了两条很重的绳子,长长的绳子给板鹞的下半部分增加了重量,于是板鹞就不会上下颠倒,风筝在天上也可以维持稳定。(图12)
一般情况下,每500克风筝重量大约需要320克的尾档重量。尾档过轻,拉不住板鹞;尾档过重,风速较低时,板鹞风筝会被尾档的重量拖掉下来。尾档的材料一般是当地易寻的稻草或者蒲草,制作时两手搓动,干草杆就会缠绕在一起,搓制时上粗下细,长度大约在两三米左右,当然体量较小的板鹞风筝所需尾档也比较短。两边的尾档的重量要完全相同。为了防止两根尾档相互缠绕,破坏平衡,搓出来的两根尾档的旋转方向要相反,如此一正一反的两根尾档到了天上会呈现“八”字形分开,完美地解决了尾档相互缠绕的困扰。
这样两根尾挡所折射出来的是古代中国人的巧思智慧,一是空气动力学,二是力学,三是正反相对,这种朴素的物理学认识虽然从来没有被中国人当成“文化”写进经典中去,但却是当时普通工匠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每行每业都暗含的“学问”。因而从最基本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的规律才是世界运行的最根本的“道”,生产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道”也不尽相同,但是殊途同归,这些都是自然界事物运动的“真相”。
四、南通板鹞风筝发展现状
“南通板鹞风筝除了具有与日常生产劳作息息相关的辅助功能外, 还具有敬献神灵、袚除不详, 祈求消灾降福的迷信心理崇拜功能, 放风筝是送‘白虎星送‘晦气。”[5]因而放板鹞有不少神乎其神的“规矩”:男人能放而女人不能;板鹞风筝只是能收回来的,不能是掉下来的,否则就要将板鹞风筝丢到水沟里,不然就代表着霉运;放风筝的主手(拉着引线在最前面跑的人)要直线一直跑,哪怕前面有池塘也得跑进去,不能停下或者拐弯回头。
虽然有不少迷信成分,比如将板鹞风筝丢进水沟以避免厄运,但也有现实因素,如板鹞风筝比较重,大部分女性没有足够的力气放起来,而放飞途中改方向会导致风力不够,托不住风筝。正是这些迷信思想展现了农耕文化环境下自然气候决定人类生活状况甚至人类生死的现实,人类除了辛苦劳作之外,只能够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神鬼,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安泰的最朴质的希望。板鹞风筝与鬼神祭祀相关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空地上拔地而起,高空中交错的高压电网和此起彼伏的高架桥,再加上无形的飞机航道的相继出现,种植技术的发展等都是影响板鹞风筝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類不需要再为了基本的生存而祈祷,放风筝又回归到了纯粹的体育娱乐活动,而渐渐地又被人们忘在脑后。
如今各种板鹞风筝在天空竞相争鸣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老一辈的人逐渐忘记了童年的欢乐,而许多当地的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有这样一种值得骄傲的工艺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对境内的优秀民间工艺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可惜最后又丢失了。
目前仍旧在坚持不懈地推广板鹞风筝的团体也只剩下南通的三家私人博物馆,分别是:南通风筝博物馆、吉化板鹞风筝博物馆和宝如风筝陈列馆。其中南通风筝博物馆的规模最大,收藏的风筝种类最全面,由板鹞风筝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承毅担任副馆长(图13),一直坚持在各级学校开设有关风筝的课程。南通风筝博物馆的徐馆长说:我不求所有的学生将来都来学习制造板鹞风筝,我只希望将来他们长大后,能有百分之一的人回来继续发展我们的板鹞,让这种民俗文化真正地回归人们的生活,而非玻璃柜里面的陈列物。
板鹞风筝如今的窘境不仅仅是由于外部环境导致的,相比于其他类型风筝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真正影响板鹞风筝发展的内在原因是其高昂的价格。目前市场上板鹞风筝的价格都在两三千以上。制造板鹞风筝的成本,人工费,甚至后期的运输费用、市场费用等综合起来就造成了板鹞风筝的价格如此高昂的局面。除了在学校开设风筝课程之外,板鹞风筝爱好者们也在探寻替换材料,降低制作成本的可能性,风筒就是其中一种形式。
人类社会的发展,民俗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清朝末年,洋务派思想家薛福成就说:“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6]可见,民俗的变化是由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民俗也就成了观察了解人类社会的重要突破窗口。
任何一种民俗活动与其民族的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男耕女织的生存方式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土壤,一切的民俗文化都能够在农作中找到其本源的面貌,也能够看清楚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正趋于没落的真正缘由。生活方式变了,人们的活动方式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调查研究南通板鹞风筝不是为了把人们拉回对传统风俗的孤芳自赏之中,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民间工艺的再生之路。
参考文献
[1]高骈.风筝(一作题风筝寄意)[OL].(2011-04-07)[2018-10-24].https://so.gushiwen.org/authors/authorvsw_e29a7ce3b27aA1.aspx.
[2] [清]姜长卿.崇川竹枝词[M].苏州:娄东周氏冰壶堂, 1937.//郭承毅.南通哨口板鹞风筝综述[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2):13-16.
[3]俞婷编译.古法今观——中国古代科技名著新编:考工记[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4.
[4]王琥.设计史鉴·文化篇[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35.
[5]郭承毅.南通哨口板鹞风筝综述[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2):13-16.
[6]马忠文,任青.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薛福成 卷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