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卫出下焦”乃《黄帝内经》本义*

2018-02-14 11:31刘铜华樊雅梦
西部中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命门卫气灵枢

黄 飞 ,刘铜华,樊雅梦

1北京医院,北京 100730;2北京中医药大学;3陕西医学、陕西中医杂志社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然则《灵枢·营卫生会》篇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一句中“卫出下焦”却无声处生波澜,让后世医家生出多种事端。有尊重原文认为“卫出下焦”者[1],有认为原文有误,认为“卫出上焦”为是[2],有从卫气的产生、循行、功用而主张“卫出三焦”说[3],有认为“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乃古代汉语中的互文修辞手法,而力倡“营卫出于中下焦”说[4]。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熟不知,“真相”只有一个,一言而终,何故无端生出这些说法。真正让后学者不知所措,到底“卫出下焦”为何义,“卫气”何从出?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卫出下焦”是《黄帝内经》正统原意。

1 “出”的含义

要想从根本上理解“卫出下焦”的含义,在于明确“出”的含义,如汤希孟[5]认为“出”分别有“源”“化生”及“宣散”等含义,故而认为“卫出下焦”是指“卫气根源于下焦”,“卫出上焦”是指“卫气宣散于上焦”,“卫出中焦”是指“卫气化生于中焦”,而认为此处“卫出下焦”应为“卫气根源于下焦,化生于中焦,宣散于上焦。”此说看似全面兼顾,但却有“放大概念”之嫌疑,不能直面“出”字的根本含义。《说文解字》载:“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易·说卦》载:“万物出乎震。”《灵枢·营卫生会》篇共有5处用到“出”字,分别为“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上焦出于胃上口”“愿闻中焦之所出”“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及“愿闻下焦之所处”,从原文不难理解,此文“出”的含义是统一的,并且应该是《说文解字》中“出”的本意,即为“长出”之意,接近于汤氏所认为的“源”的含义。《类经》载:“然就《内经》中卫出下焦之‘出’字而言,恐系指‘源’而论。”刘晓庄[4]亦认为:“出”者,生成化源也。《灵枢·营卫生会》篇曰:“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其中“从来”的“从”即为“从生”,意即“所由产生”之意。也合乎“出”的原义“长出”。从以上论述可见“卫出下焦”的“出”的本义既为“长出”。

2 《灵枢·营卫生会》篇相关论述

“卫出下焦”的论述出自《灵枢·营卫生会》篇,故有关论述对于论证“卫出下焦”有直接的意义。“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主张“卫出上焦”者,多据此而将卫气比拟于上焦开发之气,并据《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而断定“卫出下焦”[6]。《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上焦。”这是人体“诸气”生成的共同环节,不只是卫气,如《素问·调经论篇》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也非卫出上焦之意,而是指“诸阳之气。”《灵枢·营气》篇曰:“气从太阴出”,亦非单指卫气可确证。但卫气亦需要上焦的宣散开发而敷布三焦。此外《灵枢·营卫生会》篇有“老者之气血率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此处“搏”,《针灸甲乙经》作“薄”,耗损的意思,吾认为“伐”亦有可能具有“乏”之意,与“营气衰少”形成互文用法。而从《素问》明言老少不同之根本在于天癸或肾精之充足与否,故亦有可能是“卫出下焦”的佐证。《灵枢·营卫生会》篇从多角度阐释了卫气出于下焦,可谓是“卫出下焦”的最有力证据。

3 《黄帝内经》《难经》及《针灸甲乙经》中有关“卫”的论述

文献记载的《灵枢》最早刊刻的蓝本是南末史篙藏本,以后各本均衍此而出,其书明载“卫出下焦”[7]。《难经》为节选和注解《黄帝内经》最权威的书籍,但关于“卫”的论述无明确记载,甚为遗憾。《针灸甲乙经》成书年代距《黄帝内经》不远,是采用《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三部书撰集而成,也同样明载“卫出下焦”,可见“下”为“上”之误之说确不可信,此句应为《黄帝内经》之原文[8]。此外《素问》《灵枢》中除《灵枢·营卫生会》篇外尚有多处有关“卫”的论述,亦对“卫出下焦”提供了证据。

首先,论述“卫气”的循行规律,《灵枢·卫气行》篇曰:“故卫气之行……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又曰:“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灵枢·邪客》篇曰:“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从以上两段论述可以看出,卫气昼夜运行,周而复始,始终与下焦肾密切相关,无论卫气昼行夜行,都必经足少阴肾,是其出入均在肾,可见卫气的出入运行均离不开肾。另可看出,《黄帝内经》论述卫气的运行始终与目关联,卫气昼行均于目终始。《灵枢·口问》篇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金匮真言论》:“开窍于目,藏精于肝。”《阴阳离合》篇:“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灵枢·根结》篇:“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肾为元气之根,水火之藏,主一身之阴阳,其中肾精主阴,命门主阳。《难经》曰:“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脉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又曰:“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出卫气源出于下焦肾,根于命门,发出于目。

“卫出下焦”语出《灵枢·营卫生会》篇,是《黄帝内经》八十一篇之一,《黄帝内经》中尚有多篇关于营卫的论述,可充分体现“卫出下焦”实为《黄帝内经》原义和主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精食气”“精化为气”。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营卫相较,卫气属阳,营气属阴。取象比类,营卫生成犹如天地间云雨的形成一样,地气上蒸为云,天气下降为雨。《灵枢·邪客》篇曰:“地有泉脉,人有卫气”,用泉脉喻水出地下,比拟人之卫气,可见卫气源于下焦之意明矣。阳气生于阴精,卫气是阳气的一部份,故亦可说卫气生于阴精。精可藏于五脏,但以肾为主,因肾主骨,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脏象学说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肾阳乃为人身阳气之根本,即亦为卫阳之根本[9]。《类经》:“卫气属阳,乃出于下焦,下者必升,故其气自下而上,亦犹地气上为云也。”《血证论》:“肾者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根结丹田,内主呼吸,达于膀胱,运行于外,则为卫分。”综上所述,卫气属阳,阳出于阴,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根,故卫气出于下焦实属《黄帝内经》本义。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卫属阳,故又有卫阳之称。故阳气强则卫气强,阳气弱则卫气弱。《素问·热论篇》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伤寒一日,巨阳受之”足太阳膀胱经是十二经脉中最长的,其循行路线几乎占据了人体的大半部分,故为诸阳主气,统摄卫气,为人体之藩篱屏障,犹如“天运当以日光明”,卫阳充足,则可“卫外而为固”。卫护肌表,抵御外邪正是卫气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又《灵枢·本脏》篇曰:“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素问·痹论篇》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可见卫气根出下焦肾,通过所合之腑膀胱气化的作用而敷布于全身皮肤分肉之间,发挥生理功能。由此亦可说明“卫出下焦”为《黄帝内经》本义。

《灵枢·营卫生会》篇是论述营卫焉生焉会的专篇,同时文中有两处有关“汗”的论述,尤其在论述“漏泄”时特别提到了卫气的作用。并且有“营卫者,精气也……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论述,可见“汗”的形成与卫气的功能密切相关。《灵枢·决气》篇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为津液的一部份,卫气不循其道,则津液见开而出为汗。故可见卫气在脉外与津液同隧而行,《研经言·原营卫》:“卫行脉外,附丽于津”[10]。《素问·水热穴论篇》曰:“勇而劳甚则肾汗出”,就是指强力入房则精耗,精耗则肾伤,所谓“因而强力,肾气乃伤”(《生气通天论》)。强力伤肾即可引起卫气失调而汗出,可见卫气出于下焦是《黄帝内经》本义。临床常用治疗汗证的方剂有玉屏风散、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当归六黄汤等,或是滋补下焦,或是清利下焦虚火,有人云玉屏风散中生黄芪补肺气以固表止汗,是“卫出上焦”的依据之一[11],孰不知黄芪为大补元气之要药,而该方最常用于久病体虚,元气不足之汗证,可见卫气根出下焦元气,下焦虚损则卫气不足,卫阳不固,不循其道,故致汗出。中药中常用于止汗的药物有麻黄根、糯稻根、浮小麦、牡蛎、五味子等,其中麻黄根、糯稻根恰是通过取向比类的方法以根治下焦病变,浮小麦、牡蛎、五味子等是滋补下焦肝肾之品,可进一步论证“卫出下焦”。

此外江幼李[12]总结《灵枢·口问》篇中,“欠病”病机与卫气密切相关,认为“卫出下焦”是《黄帝内经》原旨。而且在《灵枢·口问》篇中亦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治法亦为“泻足少阴,补足太阳”。而老少之寤寐多少与卫气密切相关,由此可进一步确定“卫出下焦”。

《难经》亦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夫“难”,问难也,“经”者问难《黄帝内经》之义也。《难经》中虽无“卫出下焦”的论述,然却有9篇关于卫气的论述,其中《四十六难》中关于老人卧而不寐与卫气关系的论述是源自《黄帝内经》,然其论述更清晰具体[13]。其中《三十二难》和《三十五难》中“心者血,肺者卫。血为荣,气为卫”“经言心营、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的论述是认为“卫出上焦”者最常参考的依据,然仔细思考,恰不能据此二者认为“卫出上焦”。《三十二难》的主旨是“心主血,肺主气”,上焦肺正是通过“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决气》篇);“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素问·调经论篇》)而发挥“肺主气”功能,卫气是阳气的一种,故亦是气的一种,故而认为“卫出上焦”,岂不是诸气均卫出上焦,故不足为据;另心亦为上焦,如若以此而认为“卫出上焦”,则岂不应是“营亦出于上焦”,然《营会生会》明言“营出中焦”,故进一步证明此处论述不足为凭。通过论述,亦可知营虽出于中焦,卫虽出于下焦,然其敷布与上焦心肺主血脉、朝百脉、主治节等功能密不可分。

4 《伤寒杂病论》有关“卫”的论述

《伤寒杂病论》由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自序》明确提出“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亦有多处“卫气、营气”的论述,其中关于卫气的论述对于证实“卫出下焦”理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宋本《伤寒论》[14]中有 32 处提到“卫”,《金匮要略》[15]中有 13 处提到“卫”,其中多处“卫”的含义均是指“卫外”功能而言,并且与“汗”密切相关,治疗方剂多选用桂枝汤或加减化裁。桂枝汤主治为“阳浮而阴弱”,《辨脉法》中云:“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风则伤卫……”可知阳浮即为卫弱。桂枝汤是共认的调和营卫之剂,多数学者认为桂枝汤为从中焦论治,认为其可“外和营卫,内调脾胃”,孰不知桂枝汤服法中的啜热稀粥为从中焦论治无疑,然桂枝汤本身有可能为从中下焦论治,甚至说以从下焦论治为主,因桂枝汤中君药为桂枝,《神农本草经》曰:“主上气咳逆……吐吸”,其中“吐吸”即指因肾气不足,不能纳气所致气不归根,呼多吸少等呼吸困难病证,《本草崇原》载:“桂枝为水中所生之木火,桂启水中之生阳,上交于肺”恰与卫起于下焦元阳,通过肺朝百脉和主治节的功能得以疏散至全身肌肤皮毛。

《伤寒杂病论》强调正邪相争,正盛则邪却,正虚则邪进,卫气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而布散于全身经脉及五脏六腑,即是正气卫外功能的集中体现。卫阳不足,卫外不固,则邪气易直中阴经,而成两感伤寒,且多成伤寒死候,正如许叔微所言:“伤寒多死下虚人……盖病人元气不固,真阳不完,受病才重”如上所言体现了卫气根出于下焦元阳,通过三焦疏散于人体脏腑腠理,肌肤皮毛,而发挥“卫外而为固”的作用,下焦元阳充足,则卫气旺盛,而邪气多中于太阳膀胱经;元阳不足,则卫外无力,而邪气则易直中少阴脏腑。

《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不谋而合的地方在于多处提到了“卫气”与“汗”的关系,如:“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太阳病下之后,若微恶寒,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等。病人误汗或大汗后,卫气不足,终至“漏泄”,而治疗多加用附子,附子乃温补下元之品,张仲景运用附子温补元阳,而达卫足阳固,驱邪外出的目的,是“卫出下焦”理论的独特应用,经临床验证,确是实证。

综上所述,《伤寒杂病论》中诸多关于卫气的论述以及卫气失固和卫气虚衰的治法等均说明“卫出下焦”是张仲景所尊崇,而且“卫出下焦”是《黄帝内经》的本义。

5 诸家有关“卫”的论述

自隋以后诸家亦有多种关于“卫出下焦”的论述,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卫出下焦”理论的合理性。如明代医家张景岳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之间,不入于脉,故于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循头顶下行,始于足太阳膀胱经而行于阳分,日西阳尽则始于足少阴肾经而行于阴分,其气自膀胱与肾,由下而出,故卫出于下焦”,认为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分别起自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故而力倡“卫出下焦”[16]。明代医家喻嘉言认为:“卫气出于下焦,谓其所从出之根底也,卫气根于下焦,阴中之微阳”认为卫气根出下焦浊阴,属阴中之阳气,从卫气根出源头论述“卫出下焦”[17]。明·马莳论:“其精微之气,由上中二焦以降大肠而成下焦,若水渗则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此下焦之气而渗入膀胱也。但此下焦之气,阴中有阳者,升于中上二焦以生阳气,乃谓之卫气也。曰卫气出于下焦”,从卫气的具体生成路径论述了“卫出下焦”[18]。清代唐容川说:“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气既生,则随太阳经脉为布护于外,是为卫气”,认为卫出命门,而主张“卫出下焦”[19]。清代张璐解释仲景脉法时认为:“寸口卫气盛,名曰高,盖高者,自尺内上溢于寸,指下涌涌,既浮且大,而按之不衰,以卫出下焦,行胃上口,至手太阴,故寸口盛满,因以高字名之”,从脉象角度阐释了“卫出下焦”的观点[20]。清代周学海曰:“卫气者,本于命门,达于三焦,以温肌肉、筋骨、皮肤,剽悍滑疾,而无所束者也”,认为卫气本于下焦命门,而发挥作用,从卫气本源和作用方面论述了“卫出下焦”[21]。以上各家从卫气本源,生发、循行路线、生成路径等各角度阐释了“卫出下焦”理论。

以上论述主要从不同时期的相关书籍及相关论述阐述了“卫出下焦”理论的渊源和发展衍义,诸家论述可谓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然似乎亦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如有关卫气本源有“命门”“浊阴”“膀胱”“肾”等不同论述[22-24],并且不可否认的是卫气能“温分肉,冲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与上焦肺密不可分,同时亦涉及到“三焦”“目”的论述,故以上内容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联系,即可“一以贯之”的阐释上述内容。在此,尝试总结如下:卫为诸阳之属,根出下焦元阳(意即两肾中之命门),与中焦脾胃化生之气相伍,借助膀胱气化功能,上行至肺,通过肺朝百脉、主治节的功能得以敷布三焦,而发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卫气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其循行路线为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上行于头,分别循手足三阳经,经足三阳经循行至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经阴蹻脉复合于目,是为一周,循行二十五周。阳尽入阴,阴分受气,从足少阴肾经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复行二十五周,而经阴蹻脉复合于目。

[1]黄泓文,陈泽林.卫出下焦新解[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10):863-864.

[2]张灿玾.卫出下焦考析[J].中医杂志,1990,31(3):12-14.

[3]庄济源,赵鸣芳.从《伤寒论》谈“卫出三焦”[J].河南中医,2015,35(4):665-667.

[4]刘晓庄.“营出中焦,卫出下焦”析义[J].中医杂志,1990,31(1):59-60.

[5]汤希孟.浅谈卫气与三焦的关系[J].江西中医药,1987,18(4):53-54.

[6]李具双.三焦与营卫气生成关系浅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1):46-48.

[7]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63.

[8]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5.

[9]张必洁,李显浩.从肾与免疫的关系看“卫出下焦”[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0(2):41-42.

[10]莫枚士.研经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3-4.

[11]秦莉,苏文弟,赵蓬,等.张柏林论“卫出三焦”及其临床经验[J].江西中医药,2015,46(7):23-24.

[12]江幼李.论“卫出下焦”[J].中医杂志,1981,22(12):12-13.

[13]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经注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388-1446.

[14]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书店,1993:26-37.

[15]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M].北京:中国书店,1993:28-85.

[16]张景岳.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78.

[17]俞嘉言.医门法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2.

[18]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6.

[19]唐容川.唐容川医学全书·中西汇通医经精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95.

[20]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5.

[21]周学海.周学海医学全书·伤寒补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99.

[22]李具双.试析营气与卫气的清浊、逆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983-985.

[23]金川,王乐平.聚类分析清透法在近代温病医案湿热证中的用药规律[J].西部中医药,2016,29(11):65-67.

[24]黄飞,闫小光,李秋贵,等.李文瑞教授治疗糖尿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J].陕西中医,2015,36(2):208-210.

猜你喜欢
命门卫气灵枢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说说脱证的中医急救
论“卫出三焦”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命门学说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抓住“命门”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