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佳
摘要: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对家校合作教育的认识和研究正在逐步深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应以家校合作教育为自己工作的拓展点,主动肩负起家校合作的推动者和实施者的使命,在工作中以传统合作方式为基础不断创新,构建家校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与家长的良性“互助合作”,以期增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家校合作;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12-0034-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等教育对家校合作教育的认识和研究正在逐步深化,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讲到,“要努力營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工作者,在如何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环境,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家校合作教育无疑是开拓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之一,这是增强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利途径。
一、辅导员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理论依据
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2]。在此概念基础上,高校家校合作教育,是指高等教育应突破传统学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观念,打破生源广、地域宽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将家校合作的教育理念广泛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高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形成高校和家庭协调一致,共同教育的家校教育合力。
传统教育学理论一致认为,教育是一个整体,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构成,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个整体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家校合作教育研究提出家校合作教育价值理论,家校合作教育具有教育价值和社会化价值,其教育价值体现在对学生而言的预防教育价值、治疗与补救的教育价值、发展的教育价值;其社会化价值体现对涉及家校合作的所有人员(包括青少年、教师和家长)都将发生积极的社会化作用[3]22。家校合作的价值理论已表明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当今众多国家都已基本认同这样的教育观念: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属义务,学校教育不具有唯一性,完整的教育是整体的教育,家庭和社会教育在人的成长历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包括智育和德育,学校教育更偏重于系统知识型的教育,人的品格和道德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教育应该是开放的、组合的整体。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转折阶段,正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完善的关键时期,仍然或者说是特别需要接受完整的教育。在此阶段,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不仅不能割裂,而且更应进一步深化。
二、辅导员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实践依据
1.新时代大学生的特质
当代大学生生长于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和深化时期,成长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开放程度更大,思想更为多元的社会大背景下,因此见多识广、思想独立、追求创新、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等特点,虽然知识面广但辨别力不强,创新意识较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的品格,思维活跃但行动力较弱,有自我意识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精神向往自由却又有极强的依赖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他们的个性更为叛逆,心理矛盾更为复杂,抗挫折能力更差。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学校或家庭单一的力量是不够的。家校合作教育的理念旨在综合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本着对学生个体成长负责的态度,在更全面地切入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将带来学校教育的全面化和精细化,实现家庭教育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2.新时代大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新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高等教育阶段。当下大学生家长大都受过一定的教育,较能接受社会新观念和新知识,高校家校合作教育的新观念,对于90后大学生家长来说,接受是不难的。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与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到现在这一制度运行已较为成熟,家庭一方面面临着对高等教育的高投资,一方面还需面对孩子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的就业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投资方,又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很难有家长还能做到对高等教育不闻不问。孩子未来的出路与高校教育的成效相关,家长越来越注目于高校教育,尤其是大部分家长和学校都是远隔千里,来自现实和心理上的距离感,让家长在迫切需要得到来自高校的各种信息的同时又感到无从下手,这种现实的缺失使家校合作更具紧迫性。
3.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首先,探索家校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对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创新。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再度要求,“要支持辅导员、班主任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1]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直接负责人,面对新时代工作对象——学生和家长的新情况,理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展工作;其次,家校合作教育是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和缓解工作压力的途径之一。辅导员工作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可谓是千头万绪、任务繁重,要想真正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必须寻求各方面的助力,而家庭教育和家长之力便是极好的助力之一。有家庭教育的支持,辅导员更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辅导员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1.辅导员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的角色认知——更新观念,推动家校双方由“单向交流”走向“互动合作”
目前家校合作基本呈现的是“单向交流”模式,一般是学校占据主导地位,辅导员根据情况有目的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进行指令性或事务性要求,而家长方面则形成了遵照学校方面的指令而行动的惯性,这样的状态停留在家校联系的层面,并不能称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家校合作。“按照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一方的反应取决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度,相互依赖则成为互动的中心,平等是合作的基础,如果合作的一方总是领导、支配另一方,这种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伪合作。”[3]22这样的合作让家长极易处于弱势地位,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形成学生一有问题学校就联系家长的刻板印象,在家长一边已形成与辅导员联系的忐忑心理。另一方面,辅导员依附学校,有强大的组织靠山,容易成为居于上位的发号施令者和谆谆教育者,或者是唯唯诺诺的解释者。
行动需在观念的指导下开展,辅导员自身要树立起家校合作教育是家校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助合作的理念,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相互間的信任和真正意义的合作,充分调动家长和辅导员双方的积极性,推动家校双方由“单向交流”走向“互动合作”。
2.辅导员在家校合作教育中的角色扮演——家校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和具体执行者
辅导员是家校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和具体执行者。首先,身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能充分体会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初步的家校合作理念和方法,辅导员可根据切身的经验推动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其次,在家校合作中,辅导员作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人,起着居中沟通和协调的作用,特别是目前我国高校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普遍停留在低层次(即被动协助学校工作加入对子女的教育)上,家长一般联系的只有辅导员,即便是高层次的主动对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参与,传达建议也多半是通过辅导员,而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等也是通过辅导员传达给家长,辅导员居于家校合作中间点上,看似微小意义却很重大;最后,家校合作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辅导员来执行,如组织家长会、实施家访、搭建和运用家校合作平台等所有家校合作活动都离不开辅导员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投入。
四、辅导员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实践途径
1.进一步发挥家校之间传统沟通方式的作用
传统家校联系的方式包括书信形式、面对面交流方式以及声讯方式,寄发通知书、调查表、情况说明等属于书信形式,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等是家校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利用现代通讯工具——电话、短信等进行沟通属于声讯方式。
第一,辅导员可以建立翔实的家校合作档案,方便随时与家长进行联系。通过书信形式将学生的思想、学习和日常表现及时传达给家长,家长定期向学校反映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家校双方还可就开展合作教育的路径和方法进行讨论,学校可给予家长科学教育方式的指导,家长也可对学校的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辅导员可充分利用机会加强面对面的家校交流。如召开家长会,利用特殊时机如新生报到、毕业典礼、学校庆典等家长到校比较集中的时期召开家长会,部分高校还奔赴各地召开一定区域的家长会,这些都较大地促进了家校合作;辅导员可以采取家访的形式,并鼓励家长主动访问学校,变单向家访为家校互访,加深双方的互相了解和对共同教育目标的协同。
第三,现代电讯方式的普及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方便,这是辅导员和家长联系最为便捷和直接的方式。辅导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随时随地与家长沟通。
家校之间传统的沟通方式较好地搭建起家校交流沟通的平台,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弊端,如批量化处理、问题后置性处理等,传统沟通方式有待改进和创新。
2.充分运用现代社会网络新媒体开展家校合作
网络解决了高校在开展家校合作教育中的最大现实难题——家校之间距离远、区域广的问题,为高校家校合作打造了一个无距离平台。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化,不仅精力充沛而且熟悉网络运用,这意味着辅导员队伍有条件开展网络家校合作。
高校可利用网络优势,开辟专门的家校合作网页,设置家长咨询站、家庭教育培训、学校教育动向等版块,使家长可以顺利了解到学校的发展状况,也使学校能及时认识到家长所需,辅导员要运用好学校的网络平台,引导激励家长关注学校动态并参与学校发展;辅导员个人也可开辟自己的网络工作空间,通过QQ、微信、家校QQ群、微信群等聊天工具与家长联系,通过QQ空间、博客等发布学生近况、班级建设、学校动态等吸引家长,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班级活动中来,在家长留言、聊天、跟帖的过程中发挥家校合作的实际效能;辅导员也可以运用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等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活动,让家长身临其境融入孩子的大学生活中,促成家校之间的平等合作。大学生是网络运用的主体力量,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和家长也应充分掌握网络这块阵地,方能找到教育学生的切入点,网络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必将在今后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创新合作平台,促成家校之间高层次的合作
按美国学者大卫·威廉姆斯的观点,“家校合作的方式依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程度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家长以支持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子女教育;第二层次,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活动,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和赞助;第三层次,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参与学校的管理。第一层次属于家校合作的浅层次,第二、三层次属于家校合作的高层次。”[4]完整有效的家校合作教育机制的构建不能仅停留在浅层次上,高校应进一步推动家校合作朝着高层次发展。
辅导员在促进家校高层次合作方面大有作为,因为辅导员对学生家庭和家长的情况最为了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如支持家长创建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小到班级管理大到学校决策;创新家长会的形式,由传统的学校组织家长会转变为家长号召和组织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的能力;开放办学,引进家长的指导,通过举办家长讲座或论坛,请家长做学生实践导师参与对学生的学业规划、就业指导之类的工作,在家长的帮助下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等等。大学生家长来自社会各界、各行业,学校的教育能得到家长们的参与,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实践和道德品行等方面都将大有稗益。
五、结束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5]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应不断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推进家校合作教育,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争取德育工作的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2.
[3]席春玲.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4).
[4]朱红.新时期家校合作教育刍议[J].教育探索,2005(3):41.
[5]罗良忠.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方式的创新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