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芳
(南昌大学 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学会学习”正是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2]
信息检索实验课程正是一门增强高校学生信息意识、培养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其现实意义尤显重大。现代社会的信息数据海量增长,存在于网络等各种媒介中的信息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种类繁杂、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信息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加工能力”,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增值”。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快速掘取有用信息是现代信息检索实验课程改革研究的重要命题。
通过深入研究检索实验课程的发展现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安排、教学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对策及建议。
1.响应时代要求,丰富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目前信息检索实验课程的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科研检索能力为目的,注重于学生对传统文献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故此,许多学校的该课程名为文献检索。对传统文献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固然是本课程教学之根本,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表现不仅仅是文献的代名词,更有着丰富的多种形式:视频、音频、图片、图形、幻灯片等等,不同形式的信息有着不同的信息资源特征,检索方式与检索入口也不尽相同。结合时代发展,应强化网络搜索引擎检索的教学力度,引导学生习惯利用声频、视频、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除了网络搜索引擎是检索声频、视频、图片、地图等多媒体信息的主要平台以外,许多数据检索平台也增强了此类信息的检索服务。以2017年新推出《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V2.0新版为例,新版新增了万方视频。把多种形式的信息的检索及时补充完善到教学内容中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工作。
2.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以声频、视频、图片、地图等为代表的多媒体信息检索的实用性是不亚于传统文献资料检索的。以地图信息检索为例,地图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它来源于地理数据。借助各种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研究软件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已成为现今大数据时代处理、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手段。[3]通过GIS分析,生物专业的学生可以了解水下不同深度有哪些物种存在;通过GIS分析,未来从事营销工作的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企业及竞争对手的销售网点的分布及销售额分布情况,从而判断哪里是开店创业的最佳位置。在多媒体信息检索教学及实验过程中,更容易选用贴近生活或工作、实用性强的案例及选题,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提升学习的兴趣。
另外,许多信息检索系统的出版形式根据用户对象的不同,通常分为光盘版、镜像版本和广域网版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结合本校图书馆的资源特色,有选择性地介绍三校已购买的检索系统镜像版本的使用,既可方便学生在实验课中验证教学内容,又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获取免费的全文资料,让学生体验到检索的真正意义。但考虑到大四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找文献资料的时候往往有可能是在校外实习期间,无法利用到学校的免费电子数据资源。再者,学生毕业离校后就不再方便使用校图书馆的免费信息资源。为其长远考虑,为增强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应适当选择方便利用的知名度较高的一些网络数字检索平台,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广域网版本为教学与实验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毕业后还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体现该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3.及时更新教材与教学课件
为适应用户需求,开拓新的用户市场,许多网络信息检索系统会不断地更新、改变自己的数据平台。这种更新有的是表现在数据平台检索界面的更新,有的则是检索方式的重大变化。
例如,维普资讯的镜像站版2015年6月采用了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7.0系统,不仅更改了检索界面,而且取消了原有传统检索的检索方式。再例如,2017年4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V2.0正式发布。
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教材在介绍具体数据库时的内容陈旧与落后。有些教材较笼统地介绍数据库有哪些检索方法,但不给出具体检索实例与操作方法;有些教材运用了详细的截图,能清楚地解答如何具体操作,但由于检索平台的界面发生变化,学生无法将教材内容与实际操作对应起来,感觉茫然不知所措。
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对教学课件及讲义及时修改,做到常备常新,保证学生在上机实验时就能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统一起来。在编写或选用教材时也要注意对各检索系统的变化尽可能快速反应,尽可能选用新出版的教材,对教材中与现实有出入的内容要对学生及时指出。教师自编教材是目前解决教材内容更新滞后的一个有效办法。
1.适当改变课程性质
通过调查,目前全国高校,除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或与之相似的专业会将信息检索实验课程设置为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要求必修外,大多专业都是设置为由校图书馆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或II类通识课程(选修),甚至有些学校、有些专业还未开设该课程。这与教育部提出完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精神是不统一的。建议各高校提升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培养方案中可考虑提升该课程的重要性,将该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或I类通识课程,要求学生必修。
2.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对象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作为主要由校图书馆开设的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各高校信息检索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普遍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为保证教学效果,建议在图书馆完成通识性的教学后,各院、系可以鼓励本专业的教师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开设专业信息检索课程。通过与专业相关的检索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进一步实施系统化教育。[4]
3.增加教学时数,特别是实验课时数
目前,该课程教学时数普遍偏少,尤其是实验课时。有的学校该课程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学生实验在内总共才8个学时。
以南昌大学由图书馆开设的II类通识课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为例。该课程学时32,学分为2,没有专门安排实验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压缩理论学时,安排了8个学时的实验。相比之下,同为南昌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该课程理论学时32,学分为2,相对应的实验课程《信息检索实验》学时16,学分为0.5。这样安排同时满足了理论与实验的要求,较为合理、有效。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保持敏锐的意识,更是一种对信息快速、准确获取的技能。这种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培养、建立。因此,重视信息检索实验课程,保证充足的实验课时,对每个所学的检索系统都尽可能提供上机实践的机会,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建立检索实验选题题库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可提供多种类型的检索实验选题题库,既可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更可通过一些新颖、可行性强的课题,引发其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检索实验选题题库中的一部分题目可来自学生。在每次上机实验时,要求学生完成至少两个选题。一个为教师提供选题,另一个为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选题目,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检索实验选题题库中的部分题目可来自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近年来历届毕业论文的选题。此类选题教师会比较熟悉,能够对学生的检索方法和检索过程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
检索实验选题题库中的部分题目还可来自学生参加的各类的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
总之,检索实验选题题库中的选题应该是当前本专业比较热门的课题,学生因为选题与自己息息相关,会格外的认真完成,在检索之余还可以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专业知识。
2.理论教学与实验紧密结合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系统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安排实验,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具体而言,每次实验课程的开始,教师可以先对即将实验的检索系统进行系统介绍,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几个经典案例,而不是单单地发一个实验报告模板给学生照本宣科地做。在演示完经典案例后,教师指定或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题库中选取两个实验课题,按要求完成实验课题。
3.以兴趣小组形式展开实验
兴趣小组实验教学是整合了传统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兴趣小组实验的方式要求教师提前将教学目标及其相关任务要求与最终考核形式要求公布,让学习变得更有调节性和可操作性。学生们可以根据要求结合自身兴趣和技能在实验开始前自由组队(为保证教学效果,一般以四至五人一组为宜)。实验初期,每个小组成员先自行按自己的思路完成课题检索;然后小组汇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每个成员的检索过程中检索词的分解、检索式的构造、检索技巧的运用、检索结果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展开辩论、答疑。最终选择一套最佳方案以小组名义提交给教师并听取建议。
4.结合学生的科研实践展开个性化教学
高校中有多种形式的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也有许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中去。将此类实践活动与信息检索实验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是一种理想学习方法。此项教学工作可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既可在本课程教学正常过程中对有课题研究需求的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安排与其课题研究相符的实验练习;也可对某些科研课题小组的同学施以特别辅导,结合其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学习某些检索系统的检索方法,学习特定检索策略的制定。通过信息检索能力的提高,利用信息资源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让学生能亲身体会信息检索在实际运用中的价值和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信息意识的增强,同时也增加了信息检索实验课程的吸引力。
5.增强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不断互动,仔细倾听学生的疑问困惑,及时予以解答。鼓励学生不应仅以完成实验报告为目的,而应尝试对同一课题采用多种检索方法,比较分析不同的检索所带来的检索结果差异的原因,学会从中选择最佳检索策略。每次实验课后教师应及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亦可请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实验情况。另外,教师也可从与学生的互动中准确了解具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为合理、客观考评学生成绩奠定基础。
6.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教师可将每次实验的演示案例以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后学习使用。同时亦可向学生推荐网上优秀的MOOC资源,如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主讲的《信息检索》课程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罗昭锋高级实验师主讲《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5]总之,以网络为平台,以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教师、学生与网络三者之间的互动来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检索实验课的兴趣与热情。
7.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与实践方式
在各高校中该门课程普遍不受学生重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体会到该课程的实用性。对大多数大二、大三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它只意味着几个有限的学分。至于将来大四写毕业论文会有很大帮助、毕业工作后依然需要运用等等重要性,在短时间内他们难以认识到。
因此,与一些专业的信息收集分析研究机构建立合作教学关系,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与实践方式。定期邀请专业人士课堂讲座并讨论,增加外出参观演练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学习多种信息检索实操的实习机会。这种走出校门的教学方式既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增强学生切实感受所学知识实际运用的价值。
1.改革创新传统课程考核方法
通常该课程的考核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综述等几种传统考核形式。闭卷考试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卷考试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开卷或闭卷考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考核学生实际的信息检索能力。综述要求学生检索并阅读大量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一定程度上考核学生对文献信息的获取与评价能力。但撰写综述只侧重对文献信息的检索,未能体现大数据时代对多元化信息检索的需求。而且考核过程中易出现抄袭现象,给成绩评定工作造成困扰。
单单凭借文字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准确衡量学生信息获取技能与运用方法的真实水平。只有建立和完善适合实践教学的评估标准和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相关课程的考试考核办法,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才能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已有高校开始尝试采用在线考试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该系统分为账户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试卷录入模块、考试管理模块、阅卷管理模块。试题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几种形式。[6]但由题型可看出考试内容还是偏理论,对实操考量较少。
2.结合传统考核,增加随机上机实操考试环节
本课程的考核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可以考虑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增加随机上机实操考试,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从而将以纯理论考试分数为目标的结果评价改变为以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动手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过程综合评价。考试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两个检索课题:一个为文献检索课题,另一个为网络多媒体信息检索课题。考题由学生随机抽取。具体使用的检索系统或搜索引擎由考生根据考题自行选择。
考核时应做到一人一题,人题对应,每个人的题目都不同,能有效防止出现抄袭或搭便车的情况。
3.建立标准的上机实操考试题库
为避免出现试题难易不均的情况,考核中应尽量选用难易相当的选题,或是设置难易系数,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真实地考核衡量出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最好准备一套标准化的又可提供多种类型的检索选题的上机实操考试题库。选题应不定期调整更改,文献检索课题尽量选择较为新颖、紧密结合本专业发展的选题。网络多媒体信息检索课题应尽量贴近生活、工作,充分体现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