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2018-02-12 13:32王道林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政治

王道林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是指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向受众提供信息的一种媒体技术。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新媒体的出现无疑为信息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使信息能够以极高的速率在信息受众者间流动。思想政治教育也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普及,获得了一次绝佳的发展契机。而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年龄与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现已成为新媒体最主要的受众人群之一。但由于其价值判断力尚未成形,对信息的甄别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正凭借其独有的对时空要求低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在课堂的传统局面。在很多非传统课堂的场合下,学生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均可以轻松实现学习资料的获取。另外,新媒体凭借其高速的信息传达速率,为同学间、同学与老师间的交流搭建了更为便捷的平台,频繁的交流拉近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使双方在交流中实现进步。另一方面,首先,新媒体技术本身虽然可以提供基数庞大的信息量,但在这海量信息中,鱼龙混杂。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价值判断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面临鱼龙混杂的信息时,难免会被一些负面作用的信息所误导,从而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若干新挑战。其次,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所接受到的大多是零散的信息碎片,因此,大学生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不成熟的认知能力,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自发的整合,最终形成的大多是肤浅的、片面的看法。最后,新媒体的繁荣也带来了娱乐手段的更新,一些网络游戏、交友平台的出现也为大学生逃避现实沉迷虚拟世界提供了可能。这些挑战均对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起了相当的负面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由于主客体思维模式的不同,使得教育主客体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最终导致教育主客体间交往的不平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同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由于其刻板单调的教育模式与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相背离的,教育者的作用在新媒体影响下无形间遭到了弱化,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新媒体的应用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这在一定情况下便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传播手段转型期产生了无序性的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打折扣。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征,由于缺乏对信息的有效整合,也会相应导致其教育实效性降低、受教育主体难以把关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笔者将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新媒体的多元化特征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地位的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模式讲究的是师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中心,教师以口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单一、被动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模式遭到挑战。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相反,新媒体技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呈现出自我教育的特点,它打破了拘泥于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追求场地上自主化。以往单一的以口述为主的教育形式被打破,新媒体技术下讲究的是形式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地位的教师,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其绝对的中心地位开始减弱。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皆可以主体的身份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一种以多元互动为主要形式的课堂组织形式,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逐渐转变为自主式吸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绝对权威地位被消解后,新媒体凭借其特有的隐蔽性、自由性、平等性特征,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话题源,这种观念意识的养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这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面临重重阻力。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师本人的思维模式为主去开展和组织教学。虽然在曾经信息交流不顺畅的昔日起了重要的宣传作用,但是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交往的平等性。即便是在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由于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新媒体技术在促进师生交流方面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其特点,师生间仍旧缺乏有效地交流,教育者无法获得受教育者内心真实想法和诉求。长此以往,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效用大大减弱。另外,在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的当下,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不再受原有身份的束缚,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需求。新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确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但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尽情地展示个性,充分表达个人情感。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缺乏有效地引导则会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产生负面的影响。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刻板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媒体技术的挑战下,传统教育模式的缺点进一步暴露。新媒体所倡导的是一种自由化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对受众群体而言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升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方式实现的,在手段上不仅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同时缺少创造性。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方式压抑了大学生的声音,禁锢了大学生的思维,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4.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单一性与新媒体时代多样化教育方式的矛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采取单向度灌输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这种单一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新媒体时代多样化教育方式是相互矛盾的。若不能有效协调两者间的矛盾,那么很有可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现时代的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应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特征,顺应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新时代的趋势,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在教育过程中,也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思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5.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陈旧化延缓了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步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桥梁。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未能紧跟新媒体的步伐,因而导致其理论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使得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处在缺乏足够理论支持的状况下,这也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教化作用大打折扣。

6.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的碎片化对当代大学生对其理解的挑战。由于新媒体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自由开放性与广泛参与性,使得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接受者地位的受教育者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本身的信息量巨大,同时在传递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引导与规划,大学生们则是以一种自发的形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接受与传播。由于大学生理论素养的限制,他们对于碎片化信息的整合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遗漏甚至错讹。因此,在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在传播过程中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其进行规范与引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长处,并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7.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获取的影响。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广大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获取信息上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通过新媒体技术,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在传播信息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其内容五花八门、杂乱无章。这其中难免包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残留,由于大学生群体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这些落后文化的影响下必然会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后果,而且这些思想的传播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本身也是一种消极的消解作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甚至还会导致全社会思想上的危机,使人们的追求日益低龄化,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逐渐淡薄,甚至会出现道德滑坡。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及思考

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意见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当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紧扣时代脉搏,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进行创新,结合当下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实际,寻求合理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方法,创新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宣传功能,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发挥功能。

1.重回教育之本真,落实人文之关怀。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它本身就反映着教育者作为主体对教育活动及受教育者的要求与期许。教育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效果便是衡量教育是否有效的一杆重要的标尺。因此,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情况,产生了新问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整,既要遵循新形势下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进行调整。因为作为教育介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把这些思想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的各种活动方式和手段。教育介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和桥梁,因而也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2]因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教育者的话语主导权,但对于受教育者的声音关注不够。在曾经信息交流不便的昔日,这种手段的弊端还未明确的显现出来,但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的现代,如果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情绪低落,甚至沉迷于虚拟世界。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提出了挑战。因此,针对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扣时代脉搏,落实人文关怀,并以此为基点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填补在新媒体技术日渐繁荣的当代,受教育者内心所欠缺的关怀与空白。同时在落实人文关怀这一理念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服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善于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积极与学生开展沟通,与学生结成新式的“师友型”的关系,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现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落实人文关怀,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协调发展。

2.提升自身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做学生成长的指路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虽然教师的绝对权威日渐消解,但资料显示,大多数学生实际上是愿意与老师开诚布公,将自己真正内心状态展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对于沟通的途径,当代大学生大多希望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的手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交流。所以,思考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社交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便成为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对于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需要改进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方法,更多地以朋友身份去聆听学生的倾诉,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身心问题加以合理引导,适当转变身份,从过去居绝对中心地位的教育者向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路人转化。同时,对于高校而言,也应积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良好的新媒体工作环境,在技能培训与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进而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既有相当的思想理论水平,又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

3.改进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有效地引导新媒体技术融入校园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传统的校园活动单调刻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难满足新媒体时代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对原有校园文化生活进行重建,希望在各类文体活动中增加诸如微博互动、微信投票等环节,为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我搭建平台,增强各项赛事的公平性与透明性,使得全体学生甚至足不出户便可感受校园文化生活的魅力,以此凝聚力量,激发大学生们的热情和活力,提升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应对这一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诉求,尽可能地采取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积极、共享、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政治
品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