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化道出血及胸腹水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紫癜

2018-02-12 09:39张树荣崔盼盼周文文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胸水出血点紫癜

陈 洁,张树荣,袁 丽,崔盼盼,周文文,赵 娟

病例1男性,25岁,战士,因腹痛10 d,便血1 w入院。患者于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全腹均有疼痛,以上腹和脐周为主,呈持续性隐痛、胀痛,伴阵发性绞痛,偶有恶心。1 w前出现便血,为柏油样黑便,2~3次/d,100~300 ml/次,活动后感心慌、头昏,无发热。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全腹压痛,伴轻度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移动性浊音阳性。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1.12×109/L,中性粒细胞占 90%,RBC 2.32×1012/L,Hb 81 g/L,PLT 231×109/L;血浆白蛋白 28.8 g/L;尿常规:尿蛋白呈阳性,定量为1500 mg/L,尿中RBC 80~100个/HP,为镜下血尿;胸部X线检查: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腹部B超检查:中等量腹水;腹水穿刺检查:外观为淡黄色微混,为渗出液,镜下呈血性腹水(RBC 1626个/HP);胃镜检查:胃腔内见少许暗红色血液,胃窦部见广泛糜烂及出血点,未见溃疡。入院11 d后于下肢、上肢及腹部皮肤出现大量紫癜,以下肢伸侧最多见。诊断:过敏性紫癜混合型(腹型+皮肤型+肾型),并发腹水、胸水及上消化道出血。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初始剂量为1 mg/kg,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随访1年未见复发。

病例2男性,22岁,战士,因腹痛、便血3 d入院。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上腹和脐周为主,较为剧烈难忍,解暗红色血便,3~4次/d,量较多,300~500 ml/次,服用泮托拉唑和云南白药等药后无好转,且腹痛进一步加剧。入院时查体: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全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移动性浊音阳性。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4.58×109/L,中性粒细胞占 91%,RBC 3.52×1012/L,Hb 101 g/L,PLT 267×109/L;血浆白蛋白 27.3 g/L;尿常规无异常;胸部X线检查: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腹部B超检查:腹盆腔中等量积液;腹水穿刺检查为漏出液。胃镜检查:胃腔内未见血迹,胃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未见糜烂出血;肠镜检查:左半结肠内较多新鲜血液,结直肠黏膜广泛出血点,以左半结肠为著。入院6 d后于下肢、上肢及腹部皮肤出现大量紫癜。诊断:过敏性紫癜混合型(腹型+皮肤型),并发腹水、胸水及下消化道出血。治疗同病例1,28 d后治愈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发。

讨论过敏性紫癜又称Henoch-Schönlein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大多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以四肢皮肤为主出现大量紫癜而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且排除其它可引起紫癜的病因,则较易识别和诊断。但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皮肤紫癜延迟出现或不出现,则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甚至出现误诊或漏诊[1]。极少数患者以腹痛、腹水、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而早期不出现皮肤紫瘢,给早期诊治带来困难。笔者收治2例均以腹痛、便血、胸水、腹水为主要表现,且入院时均无皮肤紫癜,分别至入院第11 d和第6 d才出现大量紫癜,才得以最终确诊。

从病例1来看,患者不但出现广泛的皮肤紫癜,还出现了胃窦部广泛糜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出现胸水、血性腹水、蛋白尿、镜下血尿等,可见其病变范围较广,累及皮肤、胃肠道、胸腹膜及肾脏等器官组织,病情危重。这种同时以消化道出血及胸腹水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紫癜实属罕见。病例2的表现与病例1类似,较之病例1仅未出现肾脏损害,但腹痛症状更加严重,似急腹症。Davies等[2]也报道了一组过敏性紫癜引起急腹症的病例,认为过敏性紫癜是引起急腹症的一个罕见病因。本病是一种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关节、肾脏、胃肠道等器官组织,还可累及胰、心、肺、眼、脑膜等,甚至可引起直肠穿孔[3]、紫癜性脑病等[4],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治疗主要采用泼尼松,初始剂量一般为1 mg/kg体重,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个体化,大多预后良好。但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5],并发紫癜性肾炎则可用硫唑嘌呤等[6]。

猜你喜欢
胸水出血点紫癜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30例中青年癌性胸水误诊为结核性胸水临床分析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