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辉,曾海英,袁俊兰,彭 赓
精神病易被家庭和社会忽视、回避,部分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得不到及时治疗,无家庭扶持、赡养、治疗,缺乏监护人照料,往往流浪街头。这类流浪精神病患者是精神疾病中较特殊的群体,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3]。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管理是国家和社会难题之一,而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安全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3-5]。因此,本研究对2015~2017年医院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此类患者的救助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2015年1月~2017年1月由成都市各救助站、110民警送至医院的101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通过患者本人、患者随身证明材料、救助站工作人员、民警、家属等,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入院原因、入院和出院方式等,并由专科医生对患者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进行诊断。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籍贯;(2)入院原因,如扰民、破坏公共环境等;(3)入院和出院方式,如救助站、110民警送入和亲属接走、救助站接走和转院;(4)精神疾病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对精神疾病进行诊断和分类[6];(5)合并躯体疾病,通过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验,对入院患者躯体疾病进行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对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各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流浪精神病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 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1~40岁,占59.1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最多,占55.57%;非本籍患者人数最多,占68.57%。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
2.2 精神疾病谱分布 在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为精神分裂症,占58.63%,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占25.02%(表 2)。
表2 患者精神疾病谱分布
2.3 入院原因 患者因言行紊乱入院的最多,占40.99%;其次为冲动打人和扰民,分别占24.04%和15.86%(表3)。
表3 患者入院原因
2.4 入院和出院方式 流浪精神病患者入院方式多为救助站送入(83.05%),而出院方式占比最多也为救助站接走(75.96%)(表 4)。
表4 患者入院和出院方式
2.5 合并躯体疾病 在101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中,499例合并躯体疾病,占 49.16%。其中,171例(34.27%)合并传染性疾病,148例(29.66%)合并脑血管病,102例(20.44%)合并高血压(表5)。在所有收治患者中乙肝的患病率为6.00%,丙肝为1.97%,梅毒为4.93%,艾滋病为2.76%,结核为0.89%。
表5 患者台并躯体疾病情况
成都市流浪精神病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年龄主要分布在21~40岁,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7-8]。从患者籍贯看,大部分为非本籍患者,这与目前成都重型精神病患者救助相关政策有关:成卫计发2015年72号《关于下达2015阳光救助目标任务的通知》,26号成都市《非自愿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诊治救助规定》,64号《关于印发成都市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住院治疗意见》,这3个文件对成都市重型精神病患者实行应助尽助,应治尽治,并实行免费住院治疗。正因为成都市对重型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视,尤其是相关救助政策落实到位,让精神病患者和贫困的精神病患者得到较好的救助治疗,减少了外出流浪。
本研究结果显示,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最多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9]。精神分裂症为重型精神障碍,病情往往迁延不愈,社会功能受损,患者无经济来源,导致家庭困难,监护人照料困难。因此,有的患者即便走失很长时间,其家属也没有打算找回;另有部分患者家属虽能取得联系,但是找各种理由迟迟不愿接回;还有部分患者家属经济条件较差,患者走失后,想找回但不知如何找、盲目找,或因为经济原因放弃寻找。除此以外,有部分流浪精神病患者,是因外出打工过程不顺,或因某些原因受到刺激,突发精神症状,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流浪街头[7]。流浪精神病患者多因言行紊乱入院,大多由救助站送入,而患者住院治疗后,因为大部分患者家属无法取得联系或不愿意接回,出院时大多为救助站接走后送回原籍。冯燕华等[7]在武汉的研究也显示,即便当流浪精神病人病情稳定后,也少有家属主动办理出院,或是因为找不到家属,或是因为家人不愿认领。窦忠运等[8]在新疆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因此,如何协调公安、医院、救助站和社区,建立有效的流浪精神病人管理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流浪精神病患者流浪在外,吃不饱、穿不暖,常拾剩饭、垃圾吃,因此,患病的风险高,体质比一般人群差,免疫力也更低[12]。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合并躯体疾病中,传染性疾病占到了34.3%,高于王楚等[4]的报道,且梅毒和艾滋病的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成都市流浪精神病人的艾滋病患病率高于潘锡龙等[10]在中山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报告的0.48%,也高于谌敦建等[11]在桂林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报告的0.78%。梅毒、乙肝和丙肝的患病率与其他地区报道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基本一致[4,10-11]。因此,建立并完善流浪精神病患者传染病监控措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成都市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非本籍患者为主,且传染病的患病率高,因此,应加强此类患者的救助、管理,减少患者流浪,并在救助站、医疗机构等建立完善的登记和病历系统,切实保障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医疗救助,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