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C模式的初中英语常态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例析

2018-02-11 02:30王琛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核心素养

王琛

【摘要】基于LIC模式设计阅读教学活动,从字面性阅读、解释性阅读和评判性阅读三个层面入手,以一节初一英语常态阅读课为案例,以渐进和包含的关系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多元智能型阅读能力,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LIC模式;活动设计;核心素养

一、引言

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一个主动接受信息并进行推理和评判的过程,是人的大脑和文本间的一种永不停留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读者与作者不断进行意义协调的过程。(袁平华、廖兰,2010:149)课内阅读教学作为一个引子教授阅读技能和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和有效实施能够促使学生发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并迁移到课外阅读活动中。

LIC阅读模式是Crawley&Mountain;根据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将阅读过程分为字面阅读(Literal reading)、解释性阅读(Interpretive reading)和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字面阅读重在记忆、理解文本信息;解释性阅读重在应用和分析文本信息;批判性阅读重在综合和评价文本信息。

二、基于LIC模式设计常态阅读活动的要点和原则

1.以字面性阅读为视角,通过理解、记忆构建文本要素

字面阅读关注课题课标,着重解读文本体裁和背景。通过记忆文本重要信息解读写作意图,立足文本结构脉络整体理解语篇。捕捉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并感知文本的亮点(常万里,2018)。对于文本的解码能力是深层研读文本的基石。

但是阅读教学中的字面l生阅读活动常被认为是低阶思维能力而被忽视。或是欠缺主题意义的挖掘,或是对情感态度模式化套用,或对人物活动和事件意义贴上笼统的标签。这就导致了文本解读不够,文本概念不强,以至于后期输出困难。

2.以解释性阅读为视角,通过应用、分析促进意义表达

解释性阅读通过运用获得的信息分析文本重点和难点。对于比较浅显的文本尽量由学生通过自我的视角去体验文本,对于较有难度的文本,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提供“支架”,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学生在阅读中表达看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是思维品质活动的体现。

但是阅读教学中的解释性活动很多时候或者流于表面程式化,或者文本价值导向性不明显,或者活动之间缺乏逻辑性,或者输入不够却直接输出。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分析文本,只是通过生硬的表格或者简单的问题肢解了文本,长期在字面阅读徘徊,弱化了学生应用信息获得深层理解的能力。

3.以批判性阅读为视角,通过评价、创造升华思想立意

评判性思维是高级的思维过程,是基于高阶理解形成自我观点并阐释的过程。在前期导入后,学生积累的信息达到量化,然后能够自动分辨并选取重要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并基于作者的目的和语气推导出“言外之意”,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以及填补“留白处”。

但是阅读教学的批判性活动中学生在输出时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教师在前期搭建“支架”时常表现为“操之过急”或“过度操心”,提供的“支架”不仅没有起到启发和支持作用,反而对学生表达产生了束缚作用,使之不能运用所学创造和产出自己的思想。

阅读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相互作用,螺旋上升。(Fitzgerald&Noblit;,1999)所以这三者应用在阅读活动设计中有浅入深,但又不能独立设计活动。在解读文本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应该是各个活动侧重培养某一方面阅读能力,但又相互交叉培养,以渐进和包含的关系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多元智能型阅读能力。

三、基于LIC模式例析阅读活动设计

1.课例背景简介

本课教学内容为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4 School Life的阅读板块。本课例的阅读文本School life讲述了Millie写电子邮件给网友Tommy讲述自己的学校生活。文本以时间顺序写作:第一段概括介绍学校情况;第二段介绍课程;第三段介绍朋友;第四段介绍活动;最后一段表達对学校生活的感想。以前三单元的话题为衍生,文本贴近学生生活。

2.活动设计思路

(1)字面性阅读

学生在把握文本结构、写作顺序以及文本特征上并没有什么难度。而且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关注Millie在各个节点的相关活动。那么此时“to be a word master”活动帮助学生累计基本知识,做好语言和内容上的铺垫。

基于此视角,教师重点思考了以下问题:文本是介绍学校生活因而贴近学生生活,有没有信息差?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欲吗?文本介绍的学校生活无论是功课还是朋友,都似乎是写实学生自己的生活,但是第四段介绍活动时却是与我们的学生生活有很大区别。这种对比正是可以激发阅读趣味的原点,可以此为切入点来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批判性阅读

通过字面性阅读基本解读文本后,教师不妨逆向思维一番。基于此视角,重点思考文本的立意是什么?当然是热爱学校生活。但生硬的说教是不可能使学生信服的,是没有温度的冷冰冰的灌输。学生如何从字里行间读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如何从Millie爱学校生活迁移至自己对学校生活的理解,有体验感的阅读才可能读出深度。

文本和生活的矛盾点在于:文本中的学校生活是如此张弛有度,学业、朋友、活动等比分配。我们学生的学校生活其实并没有如此多的课外活动。所以如何评判Millie的学校生活和学生自己的学校生活,得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这就是编者在第—模块中希望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升的思考。

如何通过解决问题达到能会做人做事,教师就要在解释性阅读活动中积极搭建“支架”。

(3)解释性阅读

基于此视角,教师重点考虑学生是否存在阅读障碍,如何通过细节的解读和已知的信息来推断相关信息,从纷乱的信息中构建有效的信息网,排除无关信息,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此时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和关键。建立一些问题链引导学生以开放、自由、包容的态度看待作者的观点,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3.活动设计分析

[教学片断1]

教学策略:积累语言,通感体验

活动方法:to be a word master

在读前导入环节,教师闪现了学校生活的群像,并简单讲解。如some subjects,some friends…重点展示一组组学生课外活动,并在情境中教授了重难点生词,以及通过此环节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名称。虽然是简单的字面性阅读,但是这对后面每一个阶段都是基石。

[教学片断2]

教学策略:入手“题眼”,依托图片

活动方法:to be a predictor

有了词汇积累还应关注文体。这是一篇电子邮件,虽然在生活中媒体已经常见,但其实很少有学生是发过邮件的。所以文本特征是有必要分析的,这也切合考试要求。学生对于非连续文本解读常出现差错就是因为平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关注。此活动是字面l生阅读活动,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解释性阅读活动,拓展思维。

可以猜测:Can Millie often meet Tommy?Why?

或者猜测:Does Tommy know Millie very well?Why?

然后展示有关Millie活动的两幅课文图片并询问:What does Millie do?

展示文本标题,揭示主旨School life

继而再次猜测:If you are Millie,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in the e-mail?学生因为有导入的铺垫,结合自己的学校生活可以大袒猜测。预测文本的内容和思路不仅让学生再次巩固和理解文本核心词汇,而且从写作角度分析了如何根据主题选材,以及如何基于选材拟定标题,为后期读写结合做好铺垫,更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

[教学片断3]

教学策略:体验愿景,体会情感

活动方法:to be a question master

体验作者情感是根据作者描绘的愿景浮绘于自己的想象进行体验产生通感。所以为了理清文本脉络可以呈现时间轴,请学生在文本中圈出Millie的活动。如果活动止步于此,这是简单的寻读活动,并不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此时教师可以分配六人小组中每两人为一小组,重点讨论其中一段还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或者什么样的信息。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体验情感,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围绕每一段主题挖掘隐性的信息,充分表达个人观点。

这种开放性强的活动旨在激发思维,而非纠结对错,只要基于文本、深入文本即可,必要时老师加提一些开放性問题给予启发。

如学生针对第二段提问:Why is Millie good at English?第三段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Millie?What do they talk about?这些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是在书中不能立即找到答案的,是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问题,是学生整合语篇后提取已知信息对于未知信息进行的童真而调皮的大胆拷问。

[教学片断4]

教学策略:挖掘主题,鉴赏立意

活动方法:to be a a summarizer

为了增长语言,教师设计了复述活动。根据文本分析时绘制的思维图进行复述:阅读高频词,在内心将所看到的文字与主题以及脑海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关联。(陈则航,2016:6)

这对文本进行了整体的总结后,教师设计关于自己的学校生活进行问答,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创造性。

为了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呈现了Millie描述的学校生活图和学生自己的学校生活图,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并给出理由,这为学生理解幸福快乐奠定了基础。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掌握一些字词,掌握几条阅读策略,参与一些阅读活动,但却没有形成积极的信念和态度。解读英语课文中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有助于在英语课堂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教育目标。(张献臣,2016)

当下学生在课堂上是有话要说的,且尤其关注路自己有关的事件。生硬的灌输我的学校生活很快乐是口不对心的,学生自然不会热情积极响应,学生谈到感受时:I like my school life Im tired but I feel happy./I like my school life Because I can learn a lot about the world./I like Millies school life She has more clubs/l like Millies school life Her life is colourful.通过辨一辨,论一论,学生有多年的生活感悟和体验能够分享,发表了自己对“快乐”内涵的独特感知。

四、结语

当下的阅读教学要适应处于全球化背景下学生的要求,既要关注语言生长,也要善于策略渗透,更要激发思维变革。所以基于充分了解和获取文本的表层意义,挖掘深意主旨意图以及内涵,并针对以上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对文本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核心素养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