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刚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在托马斯·哈代一生所有的长篇小说作品中,《无名的裘德》可以说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从作品叙事故事的开端算起,当时作品中男主人公——“裘德”只有十一岁,裘德的父母双双离去,男主人公裘德虽然贫困、孤独,但是他却从小就立志自己内心中求学上进的宏志大愿。女主人公——“淑”,托马斯·哈代对于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极具社会批判色彩主义,在淑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股浓厚的现代主义气息。《无名的裘德》这部经典的小说作品,表面上看上去更像是对现实社会及世俗主义的一种强烈批判,其实不仅仅只包含这些,作品里面暗隐着一种家庭伦理道德领域的价值观批判与揭露,纵观整部作品,既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又是对工业文明发展环境下的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种展现。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者托马斯·哈代原本就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批判家,在《无名的裘德》作品中,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及社会环境氛围的设定,都是依照着他自身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作品中的悲惨故事来影射出现实中的英国社会现状,包括文化、伦理、社会形态等各方面。
关于故事男主人公裘德的家庭伦理困境,主要体现在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伦理道德的关系一种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一种反叛,主要表现为裘德与淑的恋爱关系,但是由于亲缘的关系,他们受制于社会传统道德及婚姻伦理观念的影响,双方都没有充足的勇气去面对现实。故事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角色,裘德的妻子阿拉贝娜,典型的世俗制度下的传统反派女性形象。作品中,托马斯·哈代为我们塑造、呈现的是一位粗俗、贪婪、有心计、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实质上也影射出了在贪婪、扩张的资本主义世界下的典型的女性代表,过于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裘德离过婚之后又复婚,将裘德玩弄于手掌之中,是一个水性杨花的贪婪女人,丝毫没有道德底线,但她却和女主人公淑形成强烈的反差。
淑在托马斯·哈代笔下表现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女性,这里的“新时代”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工业社会在转型之后的社会,而此时的英国还是处在维多利亚统治下的宗法世俗社会。对于淑所呈现的家庭伦理困境的理解、剖析,我们可以从淑的婚姻与宗教世俗观念来思考。在作品故事中,淑早已经嫁给了一个名叫费劳孙的男子,但淑却没有和费劳孙在一起,在《无名的裘德》小说中,有这么一段情节,就是费劳孙有一次误闯入淑的房间,淑立马跳窗逃跑,这就首先说明了淑在家庭婚姻伦理方面的困境,也就是说此时的淑心中的婚姻价值观念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下面来为大家剖析一下小说中淑的宗教伦理方面的困惑,我们都知道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世界,随着资本主义以及工业文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人们的宗教观念领域,还是受到了中世纪宗教世俗制度的长期压制影响,而淑所向往中的世界在社会意识形态上就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社会,我们在作品中就能感受的到,淑的性格就像那个时期的人们,敢于在世俗面前表现自己的天性,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她的这种“天性”却受到了残酷的压制与规范。
(1)无爱的情欲婚姻
《无名的裘德》小说作品中,男主人公裘德从小就是一名孤儿,在性格上虽然多愁善感但却不失理智。在裘德最初的婚姻观念中,他认为自己的家庭婚姻必须建立在真爱基础之上,然而残酷的现实社会却无情的和他开了个玩笑。通过作品对故事情节的描述,我们了解到,才刚刚长大成人的裘德,便经历了一次“灵与肉”的抉择,其中的“灵”体现在他追求大学梦想的道路上,“肉”则是体现在阿拉贝娜的品性与容色上的诱惑,面对阿拉贝娜的肉体诱惑,裘德最终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去基督寺园自己的大学梦”。在故事的后续发展情节中,我们看出了裘德这一悔悟终生的错误抉择,他和阿拉贝娜之间的婚姻关系纯粹是建立在欲望与肉体之上。
(2)“不正当”的精神婚姻
关于这种“不正当”的精神婚姻,托马斯·哈代通过两个畸变状态下的家庭,来向世人呈现出对传统道德与婚姻伦理的重新认识。裘德面对阿拉贝娜的肉体诱惑之后,遇到了自己的表妹淑,而此时的淑也坚信着裘德就是她要找的那个人,面对丈夫费劳孙的包容与忍让,淑无动于衷,在她看来婚姻就是一纸契约。自从淑把自己的肉体献给裘德之后,她所遵循的那种精神婚姻就已经完全破裂。小说有这么一段情节内容,当裘德去看望淑的时候,他看到淑的丈夫正在为淑打伞,他试图搂过淑的腰,淑却拒绝了他,这也是裘德与淑悲剧结局的一个预兆。直到最后,淑早已经不再是那个热情、乐观、开放的女性,从而蜕变为一名传统守旧者。
(1)社会根源
整部小说虽然在大量的描写着家庭伦理婚姻与精神爱情,但是其中所影射出来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要比内容形式更加的深刻。托马斯·哈代通过较大的幅篇内容,深刻的反映了以裘德为典型代表的英国底层社会的穷苦人民,及其对世俗社会宗教制度与传统道德思想的一种厌恶与无奈、绝望的心情。《无名的裘德》整部小说故事情节内容向我们展示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维多利亚时期,根据托马斯·哈代的小说特色风格可以得知他所创作的小说都体现了“人性”,他认为人就应该是社会性的,在社会生活中要能够突出人性,而《无名的裘德》这部小说从英国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及其教育制度来进行剖析与批判。以裘德为代表的英国下层社会的穷苦人民,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教育就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的。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人公裘德,只是一名孤儿,从小靠打零工为生,根本就交不起那昂贵的大学学费。
(2)个人根源
虽然造成主人公裘德悲剧的根源主要来自于社会因素,但是裘德个人的一些因素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我们在小说作品中了解到裘德身上的许多优点,像勤奋好学、富有爱心等,但是他所存在的缺点却是非常致命的因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裘德继续坚持自己求学的理想,就算实现的机会不是很大,但肯定不会落得如此下场,这一切还得从他的妻子说起。实际上裘德在“灵和肉”的抉择上都是失败的,对于出现在裘德生命中的两个重要女人,他的妻子代表着肉欲,而淑则代表着一种精神、婚姻精神、家庭伦理精神。
在女主人公淑的悲剧根源上,我们可以从她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形象方面切入点,主要体现在淑的社会观念、道德观念领域上,在这里,我将其总结为女主人公淑的自我“异化”。在《无名的裘德》作品中,淑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她在内心世界里与世俗社会传统道德观念领域的异化,淑与男主人公裘德之间的感情、恋人之间的异化与扭曲,最后体现在她自我异化的一个方面。在作品中,托马斯·哈代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代表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世界下的“新女性”角色,在作品,淑的人物形象与裘德的妻子——“阿拉贝娜”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淑所代表的是一种对传统习俗勇敢反叛的精神,托马斯·哈代都这样评价她,当代的伏尔泰精神主义者,可正是这种具有伏尔泰精神主义者的“新女性”,最后却沦落个如此悲惨的结局。
十九世纪的英国,正是资本主义及殖民扩张主义鼎盛发展的一个时期,在十九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开始入侵英国农村地区,使得乡村地区的文化、风俗、经济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处在维多利亚统治时期的英国,虽然表面上宣扬着“平等主义”、“女权主义”等价值观念,但实际上却实行着严格的等级与种族制度,一些传统世俗落后的宗法制度和道德风俗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到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严重摧残着现实社会中下层人们的肉体与精神世界,作品中几位重要的角色就是被这种世俗制度所推残的。像两位主人公裘德和淑,还有裘德的妻子阿拉贝娜以及裘德的小学教师菲洛特桑,都是英国资产阶级社会传统世俗制度下的牺牲者和迫害者。正是由于淑的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传统的世俗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淑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工业文明社会中的进步力量,而传统道德观念则是一股落后、腐朽、黑暗的力量,正是因为这两股力量在淑内心世界里进行着尖锐的斗争,从而造成了她与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异化。淑和裘德一样,都是故事中的重要受害者,淑不仅是参与酿制裘德人生悲剧的人,同时她也是人生悲剧的当事人之一,正是因为淑在思想上的“异化”,让她被主流社会所排斥,最后在沉重的压力下孤独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