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羽
(吉林省四平市盲校)
在我国,特殊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盲校的特殊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盲童体育教育更是国家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基础。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盲生的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更好的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最主要的是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促进他们更好地生活和生存。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是上好盲校体育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很多人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学好文化知识是关键,何况盲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身体和行动困难,只要保证他们在学校不出事就已经很好了,但是,正因为他们有身体的特殊性,我认为更应该重视体育教育。视觉障碍已经成为现实问题,如果能强化进行体育锻炼,身体其他方面保持良好,不给家人和社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才是对盲童最应该进行的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人。盲童由于从小就存在视力障碍,由于行动不便很少外出,更谈不上什么体育运动了,所以,身体素质和身高、体重、活动能力等等方面和同龄人比起来一定是差强人意,这样他们的身体发展势必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一定要加强体育教育,从思想认识方面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而且,盲生由于经常不运动,在体育课教学中的方向感、空间感和一些基本技能等方面也一定不尽如人意,甚至因为视觉上的问题,导致盲生出现不同于常人的盲相,这种病态也需要体育活动加以矫正。这些都充分说明,让盲童上好体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一是充分调动盲童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在盲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盲童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他们之间的个性和身体差异,以运动和健康为教学主线,采用趣味性、实效性、发展性、多样性等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所有盲童孩子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都热爱体育,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都有所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最终达到发挥特长,弥补差异,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二是体育教师要因材施教。不管是正常人还是盲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都是与生俱来、普遍存在的。在盲童之间,其他方面暂且不论,单单看盲生的视力损伤程度和障碍差别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他们在心理、生理、运动能力、体育兴趣、年龄特征等等方面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我们面对他们之间的多少不同,不论面对他们之间的多大差异,只要学校和教师能够出创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教师根据他们的个体和个性特点能进行因材施教,让盲生在快乐、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就能让盲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习到重要的技能,增强自身体质,最后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盲校学生教育切忌进行“一刀切”式的教学,体育教育也是如此,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个盲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都能快乐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他们的差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得。
三是充分发挥好语言的最大功用。盲童在视觉上存在障碍,为弥补这种缺陷,就要在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来弥补。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听觉的运用。所以,对于盲校的教师来说,语言表达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也是要依靠体育教师的正确语言表述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所以,面对盲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讲解要表达明确、言之有物。针对盲生体育教学,教师的语言运用一定要表达明确,切中要害,有的放矢,绝对不可传授或讲解时模糊不清,或者过于笼统,因为盲生们基本看不见,老师说话如果不能突出重点,或者主题明确,会影响盲生们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所以,讲解过程中越清晰越明确越好。
(2)讲解内容要明白易懂,简明扼要。盲生由于视力方面的障碍,生活中主要靠听觉,体育课上更是听觉发挥主要作用,所以教师的讲解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切记用太多专业术语或陌生词汇,也切记啰嗦重复或者表述不清,使得本来就有畏惧和困惑心理的盲童对体育学习更感到困难和不适了。
(3)讲解语言要吐字清晰、口齿清楚。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无论是语气、语调还是语速都要考虑到盲生孩子的特殊性,说话语速尽量放慢,语气平和,语调平缓,一定要努力做到准确发音,清晰吐字,每一个动作要领的讲解都要保证孩子们真的听懂了才继续进行,如果盲生本来就看不见,再听不懂或者听完不明白,就达不到预期目的了。
(4)讲解语言要生动灵活,形象有趣。体育教师的讲解要有感召力和启发性。由于视觉障碍、行动不便,盲生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很有限,只能依靠家长和学校的引导,所以作为盲童的教师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体育教师也一样,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简单认知程度,尽可能的用学生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联系,用他们能够明白听得懂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启发学生去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从而能正确掌握教师讲解的动作要领和规范要求。
体育课上,盲生首先要正确理解体育教师的授课内容,才能按照要求进行正规的体育训练和运动,而首要任务就是听清楚、听明白教师的讲解和要求。这里除了要求教师努力做到讲解语言规范和准确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听,所以,训练盲生的听觉能力,在体育课上至关重要。而且盲生的体育课上,不仅仅是指听教师的讲解,还有特殊音效和作用的器材的声音和功能,都需要盲童孩子们能尽快有效的识别,从而按照要求去做。
我们都知道,盲生不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看到跑道,看到运动场地的大小等,不可能看到足球、篮球等运动工具或器材,也不可能看到起跑线、起跳线等标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运用到具有不同功能的音响、信号或其他发声设备来指导学生的走、跳、跑、投等,辅助教师的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孩子们能够听得懂这些特殊指令或信号,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听觉训练过程,通过听音训练,培养盲童孩子们的自测和识别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训练是长期的,是经常性的,也是循序渐进的,就像认识事物一样,通过认识到接受再到提高,然后再认识、再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能快速地、高效地完成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同时,教学内容也要丰富多样,针对不同形式的走、跑、跳、投等运动,都要有音响和信号等方面的练习。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灵活多样,如同是一个走的练习内容,教师可通过学生的不同姿势要求,信号的不同位置和移动信号等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觉注意力,刺激听觉系统的能力发展。这样坚持下去,时间长久之后,学生的听觉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也会得到不断加强。
盲校体育教学,对于盲童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丰富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激发盲童孩子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树立信心,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和运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