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异同浅析

2018-02-09 18:08欧明涛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新字声旁异体字

◆欧明涛

(湘中幼专)

尽管汉字是表意文字,但与其他文字一样,必须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我们要弄清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异同,就必须从汉字的形、音、义去分析。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通假字的解释。什么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有了新的意义需要表达,必须要有新字(“本字”)去记录,为了不去增加太多的新字,就在已有的字中,选取声音相同的字(“借字”)去记录。因为是同一个字,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构成“假借”关系的“本字”与“借字”的字形和读音相同,只不过在字义方面假借字身兼数职,具有多种(至少两种)意义。例如,表示“征伐”的“征”借为“征税”的“征”以后,有“征伐”和“缴纳”两个意义;表示“聚合”的“会”借为“会计”的“会”以后,有“聚合”和“总计”两个意思。至于许慎所举的“令”字,其意义更加丰富:从甲骨文的写法我们推断出“令”字的本义是“发布命令”,后来,这个“令”字借去表示其他意义,有作为官名之称的,如“县令”“太史令”等;有作“使”讲的,如“令人发指”“令人肃然起敬”等;还有作为敬词“您”用的,如“令尊”“令堂”“令郎”等。

还有一种情况,一个字被借去表示其他意义之后,其本义不再使用,只保留它的借义。例如,“焉”的本义是出于江淮地区的黄色鸟,借为语气助词后,它作为名词的意义再也没有使用;“骗”字从“马”,本义是“跃而上马”,假借为“欺骗”的“骗”,本义消失了,借义成为基本义,等等。

然而,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一味地增加现有汉字的意义,使多义字不断增加,肯定会增加学习汉字的难度,阻碍汉语的发展。形声造字法的产生为汉字的增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因假借造成的多义字的意义分解提供了机会。过去分解这些多义字的意义的方法有很多:

第一,不增加新字,通过读音的变化分解。本义读本音,借义增加一个与之相接近的读音。例如,“长”表示本义“长短”读chánɡ,表示借义“长官”读zhǎnɡ;“行”表示本义“行路”读xínɡ,表示借义“行列”读hánɡ;“率”表示本义“统领”读shuài(率领),表示借义“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读lǜ(效率)”,等等。

第二,利用形声造字法新造一个只是读音相近与借字完全不同的新字来表示本义,借字只表借义。例如:“亦”,象形字,本义是人体的“两腋”,借用为虚词后,以“肉”字作形旁,以“夜”字作声旁,另造了一个本字“腋”表示本义。

第三,借字只表借义,用借字做声旁,增加一个与本义有关的形旁新造一个字表示本义。例如,“孰”本义是“加热到可吃的程度”,借为疑问代词后,借字“孰”加形旁“火”而为“熟”表本义,“孰”只表借义;“其”是“簸箕”的象形字,后借为代词,借字“其”加“竹字头”而为“箕”表本义,“其”只表借义。

第四,与第三种情况相反,借字仍然表本义,用借字做声旁,增加一个与借义有关的形旁新造一个字表借义。例如:“竟”的本义是“终了、完毕”,借为边境的“竟”之后,加形旁“土”为“境”表借义,“竟”只表本义;“解”的本义是“剖开、分开”,借为水中动物的“解”之后,加形旁“虫”为“蟹”表借义,“解”只表本义,等等。

第五,与第四种情况有相似之处,借字仍然表本义,用借字的声旁做声旁,将借字的形旁改成一个与借义有关的形旁新造一个字表借义。例如,“说”以“兑”做声旁,本义是“用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借为“喜悦”的“说”(《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后,仍然以“兑”为声旁,改形旁“言”为“忄”(竖心旁),为借义造个新字“悦”;借为“解脱”的“说”(《诗经·氓》“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后,改“言”字旁为“月”(肉字旁),为借义造个新字“脱”。 “距”以“巨”作声旁,本义是“雄鸡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引申为“离开、距离”,借为“抵挡、抵抗”的“距”(《史记·项羽本记》“距关,毋内诸侯”),改“足”字旁为“扌”旁,为借义造个新字“拒”,等等。

当然,通假字的出现也有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使用文字的人在书写时没有使用本字,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代的情况。例如,《说文解字新订》明确说明“蚤”和“早”同时出现在睡虎秦简中,但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这句话中就将“早”写成了“蚤”,出现“蚤”通“早”的现象。这与我们现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因为笔误,出现写别字的情况相类似。

再说古今字。“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从“古”和“今”的字面意义上来看,“古字”和“今字”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用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话说,就是:“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前面我们分析通假字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本字的三种情况就是产生古今字的根本原因,即孰、其、竟、解、说、距等是古字,熟、箕、境、悦、脱、拒等是今字,孰—熟、其—箕、解—蟹、说—悦(脱)、距—拒构成古今字。由此我们说古今字是通假字的一部分,但由于通假字也有不产生新字的情况,通假字不一定就是古今字。

如果说古今字的产生是从汉字出现的时间早晚来讲,异体字的产生则是因汉字出现的地域不同而造成的。文字的产生不受地域限制,尤其是在交通和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原始部落与部落之间互不往来,人类为了记录语言而创造文字,不可能做出统一规定,意义相同的一个字在北方和在南方写法不一样,就形成了异体字。例如,在《曹刿论战》这个故事里有“小惠未褊”这句话,“褊”和“遍”就是两种不同写法的异体字;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里的同名主人公说过“茴香豆”中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这四种写法之间就可以说是互为异体字。因此,我们所说的异体字是音、义完全相同而外形不同的一组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

在文字使用过程中,异体字的出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慎本人编纂的《说文解字》收录汉字10516个汉字,其中就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比例高达11%。即使是汉字形体已经稳定后,异体字依然存在。195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还有810组1053个异体字。它们的存在,对汉字的规范使用造成很大影响,我们必须拒绝使用异体字。

猜你喜欢
新字声旁异体字
你知道形声字吗
形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优势作用*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浅谈汉字简化
加一笔,变新字
日本《金光明最胜王经音义》与异体字研究
“一丝不苟”的糗事
加笔划成新字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