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登贤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表达内涵丰富,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多种所指与表征。以“小吃”一词为例,《现代汉语词典》将“小吃”解释为餐馆中分量少而价钱低的菜(snack),餐饮业中出售的年糕、粽子、元宵、油茶等食品的统称(snack)或西餐中的冷盘(cold dish)。但在现实生活中,各地小吃形态各异,品种繁多,词语的语义远远超出了词典中有关小吃的解释。另外,由于词汇意义本质上的述略性和不确定性,在特定的跨文化交流中,语言表达者还会借由使用赋予“小吃”一词更多的承载功能和替换功能[1]。如果译者执着于词典中“小吃”一词的静态表达,用英文的“snack”去对应汉语表达中所有的“小吃”,就很难创作出符合生活形式、贴切自然的译文。基于此,本文拟从动态语义角度出发,对自然语言中“小吃”的语义进行动态分析,探析中文外译时具体词汇语义的准确选择与翻译,以便在“同一”中解析出细微的“差异”,使中文词汇英译的语义加明确,表达更加具体贴切。
词语的意义有静态语义和动态语义之分,静态语义是存在于词典或人的大脑中的词的意义,动态语义则是完成交际功能所表现出来的意义[2]。跨文化交流中,动态语义的理解与表达具有无可置疑的优越性,译者无时无刻需要关注的正是词语的动态语义。动态语义的理解与获得是语言研究领域与翻译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众多的专家学者将语境确定为动态语义获取的依据[1]。语境是语言动态语义实现必不可少的时空条件,有高低语境之分,有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之分,还有宏观语境与微观语境之分。本文以刘宓庆教授翻译为导向的动态语义观为参照,主张微观语境与宏观语境的说法。微观语境也称为语言语境,指从词语所在的词组、分句、句、句段、文本直至题材所形成的语境。宏观语境也称为非语言语境,包括广泛的非语言因素,即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翻译实践中,动态语义的确定与获取是微观语境与宏观语境合力定位的结果。微观语境的分析有助于模糊、游移、不确定义项的明朗与定位。宏观语境的时空性更强,能够有效整合动态语义的情感内容和文体风貌,使词语的意义意象化和情态化。宏观语境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指称意义的明朗化,更有助于超指称意义的理解,是“言、景、义”交织的结果。汉英翻译中,微观语境分析的理论与材料比比皆是,宏观语境定位作用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翻译过程实际上是语义的筛选过程,是从词汇、语法等静态的语义向语用修辞动态语义过渡的筛选过程[3]。动态语义在异域文化中能否成功再现,与译者的能动筛选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译者对意义把握和意义表达程度的筛选,原文语义有表层、中阶层和深层三种翻译表达[1]。表层转换执着于词语的静态对应,属于静态语义等值的词目翻译[4]。翻译新手往往倾向于进行词对词的表层翻译,但更多专家认为,简单的对等转换是一种错觉,不同的语境下,同一词语有多种指示可能,动态语义的分析表达才是词语翻译的本质[5]。中介层转换充分考虑了微观语境的定位作用,在原文语言语境的基础上力求调和双语读者对语义的接受,有一定的变通性,但仍未放弃表层双语对应的努力。深层转换注重宏观语境的定位作用,译者的关注中心是“超指称”意义的表达,是原文词语在目的语中的再生。由此可见,动态原则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位译者都必须充分发挥其筛选作用,充分了解动态语义出现的语境,尤其是在宏观语境分析的基础上,酌情善断,做出译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实现深层翻译的译介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在动态语义的观照下,中文“小吃”一词的语义必须在跨文化的实际交流语境才能确定,异域文化中的具体表征也只能通过具体语境获得定位。下文选取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小吃”表达,进行具体分析,以探讨动态翻译原则下宏观语境在翻译实践中对动态语义的定位作用。
例1:西安回民街是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西安旅游指南》)
译文:HuiminStreet is a real custom in Xi’an, purveying a vast variety of Muslimsnacks.
西安回民街南北走向,长约500米,路两旁各种各样的清真食肆与摊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烤肉串等小吃,大多为分量少、经济实惠的特色小吃。当地人和游客往往夜间来到此街,边吃边逛。因此,上文中的“小吃”处理为英文中的“snack”一词。作为食物“snack”在英文中含有三层意思,除去正餐之外的小吃、糕点、点心,还可指快餐和零食。跨文化交流中,若小吃一词指代的是陕西特产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小吃“狗头枣”和“琼锅糖”等,亦可处理为“snack”一词。
例2:他们将为准新娘们准备些小吃,好让她们接下来有充沛精力疯狂购物。(《柯林斯词典》)
译文:They will be laying on some refreshments to fortify brides-to-be for the shopping extravaganza ahead.
该句中的“小吃”也指正餐之外的糕点零食,英译时处理为“snack”是可以接受的。但仔细分析句子的上下文语境,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小吃”特指提神糕点或茶点,是店家在购物中间为顾客提供的,帮助顾客恢复精力精神,以便继续购买行为的特殊小吃食品。“refreshment”的处理不仅满足了译文的“可接受性”,还将概念表述的准确性置于首位,有效实现了汉语外译的“充分性”。
例3: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面窝是人们喜爱的小吃之一,也是跟热干面一样有特色的早点之一。(武汉旅游网)
译文:Mianwo, a kind of Chinese doughnut, is the most popular pastry in Wuhan. Like the hot noodles with sesame paste, Mianwo is frequently served during the breakfast time.
作为油炸类的面食小吃,面窝与西方美食中的“doughnut”在形状和食材方面都非常相似,用“pastry”翻译此句中的“小吃”,要比上义词“snack”更为贴切具体,更有助于异域读者对面窝的理解和接受。
例4:小鸡酥外形小巧可爱,外酥内滑,甜而适口,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精致小吃。(杭州旅游网)
译文:With lovely appearance, crispy wrapper, tender fillings and perfectly sweet taste, Chicken-shaped pastry is a wonderful delicacy for all the people.
小鸡酥是浙江杭州一道面食类油酥小吃,颇具设计感和想象力的小鸡外形将食物化身为艺术,首先给人以视觉美的享受。精致精心是这道小吃的特色,因而此句中的“小吃”宜处理为“delicacy”。类似的精致小吃还有荷花酥,形似粉白荷花层层绽放,以及晶莹透亮的水晶翡翠饺。这样的小吃味道鲜美,颜色和造型亮丽悦目,满足了食客味觉和视觉的双层感知,在英译过程中,“delicacy”一词能更好地体现原词所包含的文内外意义。
例5:豌豆黄味道香甜,清凉爽口,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北京旅游网)
译文:Wandouhuang, a pea flour cake,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onfection produced in Beijing. Sweet and refreshing, it is the most welcomed seasonal food during the springtime.
豌豆黄制作精美,口味香甜,在小吃店和食品店均有销售,是域外人士眼中典型的甜品,用“confection”来翻译“小吃”选择的正是译文读者喜闻乐见的词语,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陌生感和模糊感。
例6:大慈阁酱菜是保定久负盛名的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虾米资讯网)
译文:With a long standing reputation, pickle of Dacigeis a special appetizer in Baoding.
大慈阁酱菜甜咸爽口,解腻增食,是一种很好的开胃菜,与英文“appetizer”一词在饮食中的作用更为相似。
例7:广州叉烧包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广州旅游网)
译文:Being the signature dimsum of Guangzhou, Cha siubao is a steamed bun stuffed with barbecued roast pork.
叉烧包是广式糕点中最为经典的一款,“dimsum”虽是粤语的英译,但早就被韦氏大辞典所收录,西方人士也对广式点心较为熟悉,选用“dimsum”不仅更贴切,还能推广汉语文化。
例8:夫妻肺片来自三国文化,是四川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小吃。(四川旅游网)
译文:Originated from Three Kingdom Period (220-265 A.D.), beef tripe and tongue in chili sauce is a famous cold dish in Sichuancuisines.
中西方美食中,冷盘的原料多为熟食,上餐时通常放在最前面,起到点饥开胃的作用。夫妻肺片是国人最熟悉的川菜冷盘,“cold dish”能更好地表现出食品的制作工艺、食用顺序和美食功能。
例9:金银馒头是一道美味可口的面点,常作为筵席小吃。(百度旅游网)
译文:Steamed and deep-fried bun is very famous as a tasty pastry and is often served as a dessert in banquet.
国内筵席的菜点组合讲究配套成龙,且一般按规定的程序依次上席,富有地方风味的甜点和面食通常在大菜热菜之后,此句中的“小吃”与西方就餐程序中的“dessert”更为接近。
例10:呱呱是天水本地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是将荞麦制成淀粉,加入水锅,用小火烧煮而成。食用时,先将呱呱撕成小片,再配上芝麻酱、酱油、食盐、醋、蒜泥、辣子油等调料即可。(《天水旅游指南》)
译文:Guagua is a unique regional Chinese cuisine usually made by simmering the buckwheat starch in a pot for about twenty minutes, and then seasoning with salt, vinegar, soy sauce, sesame paste and garlic, capsicol if desired.
呱呱口味独特,食材和制作也颇具地方特色,是天水市秦州和麦积两区独有的早餐,国内人士对此都了解不多,异域文化的读者更是一无所知,异域文化中没有类似的食品,英文中也找不到相似的表达。此处的“小吃”简单处理为“Snack”会有一些误导性,使用“regional Chinese cuisine”或“local specialty”则会让译文读者对这种“小吃”的概念了解得更为确切一些。
总之,跨文化跨语际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一词多译的现象非常普遍,具体语境中语义的准确理解与选择取决于译者双语语言能力的高低及翻译策略能力的恰当使用[5]。因此,译者必须结合宏观语境对模糊性词语进行动态意义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酌情而断,将获得的准确意义得体地落实到目的语文本中,从而保证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1]Degani Tamar ,Tokowicz Natasha.Cross-language influences:Translation status affects intraword sense relatedness [J].MemCogn,2013(41):1046-1064.
[2]冯奇,冯军.翻译中的语义筛选机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2):83-89.
[3]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72-369.
[4]马晓华.静态与动态:论汉英中性词的语义偏移[J].外语学刊,2011(3):50-53.
[5]Prior Anat Macwhinney, Brian Kroll Judith.Translation norms for English and Spanish: the role of lexical variables,word class,and L2 proficiency in negotiating translation ambiguity[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2007(4):1029-1039.
[6]曾艳.从词典翻译功能谈双语词典的翻译:以《牛津英汉汉英词典》为例[J].上海翻译,2010(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