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耕森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601)
习近平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它“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深刻揭示出其本质是关系“兴国”和“立人”的重大问题。
王阳明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2]108他又说:“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明伦之外无学矣。”[2]307-308这表明王阳明认为“人伦”教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一直都是关系到“兴国”和“立人”的重大问题。
王阳明的“人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者在治国理政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都不无相似、相通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对传统的“人伦”教育含王阳明的“人伦”教育在内的继承与发展,传统的“人伦”教育含王阳明的“人伦”教育在内必将有助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总书记说:“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
这就充分表明,我们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四个来源:第一,来自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第二,来自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三,来自于对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吸收;第四,来自于对时代精神的体现。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四个来源的论述十分全面,涵盖了古今中外。其中,明确肯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这一点,习总书记又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1]
习总书记举出春秋时齐国管子提出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例子,说:“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习总书记还提到了“中国古代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习总书记又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习总书记还举出许多例证。“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
习总书记举了这些例子以后进一步说:“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王阳明及其前前后后数千年所实行的“人伦”教育发展的轨迹,就一再地印证了习总书记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
王阳明所提出的“人伦”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种美德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八种美德。五种美德即《左传·文公十八年》的五常之法:舜做了尧的臣下以后,举高辛氏的有才能的子孙八个人,让他们在四方之国宣扬五种教化:“舜臣尧……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颇为收效,里里外外都平静无事。八种美德即“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恥为专务”[2]108。
王阳明所提出的具有这十几种美德的“人伦”的道德教育,并非从他开始,他不是第一个人,但他紧密结合实际,不遗余力地予以继承与发展,贯穿于他毕其一生的立德、立功、立言之中,收效明显,影响深远,于今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儒家创始人孔子与孟子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提出来了一定要进行“人伦”的道德教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孔子说,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小心,说话要讲究信用,要广泛爱护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强调说,要认真地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阐明孝顺父母、尊敬长上的重要性。
其实,“人伦”教育非自儒家始,而是远在儒家以前的上古之时早已有之。孟子就说过:“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夏、商、周三代的“校”“序”“庠”各种学校都是用来教育学生明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种社会伦常关系及其道德。孟子在这里揭示出“人伦”的道德教育,是夏、商、周三代都进行的共同教育。
实际上,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很早就有了“人伦”教育。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他的这个说法,很可能来自《尚书》所说:“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尚书·尧典》)契,舜的臣子,商朝的祖先。这是舜帝对契说,现在人民很不友好,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长幼之间、朋友之间,不能恭顺,你担任司徒这种官职,对他们进行五常教育,推行这种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宽厚的原则。
而《尚书》还有更早的记载,是尧帝任命舜进行“人伦”教育。“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尚书·尧典》)尧帝命令舜负责进行“人伦”教育,舜便教导臣民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能听从这种教导而不违背。
为什么“人伦”的道德教育竟然早就始于尧的时候,并且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还不断有所发展,其历史如此悠久呢?
这是由于“人伦”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孟子就明确说:“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上上下下的人们都明白了“人伦”原则的要求,并能做到,则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好起来,亲密起来。所以,王阳明说:“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并指出:“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2]108他又说:“夫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明伦之外无学矣。”
王阳明完全认同孟子所说“人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他还发挥说:人伦“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人伦”教育,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与保障。
儒家含大儒王阳明在内对“人伦”教育之所以矢志不渝,与儒家充分认识到中国社会长期具有宗法制和封建制的两大特点密切不可分。西汉司马谈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之要旨时,对儒家评论说:“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其中,一方面批评了儒家的学说太广博,很难找出它的纲要,所以在研究它的时候,用力虽多而收效很少,因此他们所说的一切,是不能完全听从的;另一方面肯定了儒家所制定的君臣父子彼此相处的礼节,以及夫妇之间或者长辈和晚辈之间的礼数的分别,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儒家之所以“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并且之所以“不可易也”,乃是由于儒家正确反映了中国历史所具有的宗法制和封建制的两大特点。这正是孔孟所开创的儒家与王阳明传承与发展孔孟的原始儒学的特殊智慧与巨大的力量之所在,使儒家在长达两千多年中占主导地位。而上古遗传下来的“人伦”教育,在儒家治国理政的理念与践行中都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人伦”中所含的五伦,除了“君臣”一伦存在于阶级社会以外,其他的“父子”“夫妇”“长幼”和“朋友”的四伦,不但存在于阶级社会里,而且也存在于更长时期的非阶级社会里,存在于我们当下的社会里,还将长时期存在于未来的社会里,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是治国理政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学习前人,特别是先贤这方面的优秀文化和珍贵遗产,对之进行传承与创新。
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我国对“人伦”道德教育的重视与践行,几乎与我们中华民族诞生之日同步,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共同前行了。历史验证了“人伦”的这些美德,正如习总书记所精辟分析的,也“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我们认为“人伦”教育,是过去也是现在还是未来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道德教育。我们一定既要传承好,又要发展好,还要践行好。
遵循习总书记的教导,我们也可以说王阳明所传承和发展的“人伦”道德教育,是远自尧舜起几千年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历久弥新。“人伦”的这些美德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我们认为也可以将这些美德,视为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的核心价值观。并且,我们还以为这些寓于“人伦”中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下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仅以其中的“百善孝为先”的“孝”来看。在当下,“孝”的美德就亟须大力培育、传承、践行与发展。例如,最近重庆万县区法院判处活活饿死了亲生母亲85岁高龄的解富英老人的4个儿子有期徒刑。4个儿子平日都不乐意奉养自己的老母亲,都把奉养自己的亲生的老母亲当作负担,不愿尽赡养之责,非常勉强地3个月轮养一次,根本谈不上孝顺。这次,最小的儿子于值班期满后,把老母亲送到当值的大儿子家。而大儿子把自家的大门却紧紧锁了起来跑到外面去喝喜酒,老母亲进不了屋,可小儿子送到门口转身就走了。老母亲只好孤身一人依靠在一棵大树树根上等着,等着等着……就是不见大儿子的人影,没吃没喝,又饿又冷,发出呻吟,呼喊救命,其他3个儿子都住在附近,都能听到,因为有的邻居就听到了,但他们都装聋作哑,硬是不予理睬,而大儿子又迟迟不归来,于是老人在大儿子回来之前就饥寒交迫被活活饿死冻死了!这位老人并非没有亲生的下人!这位老人如此众多的儿子并非远在天边!4个亲生儿子都在身边!儿子们个个都不孝!这位老人才死得如此凄惨!这真是毫无孝道和人道!所以,判处大儿子有期徒刑两年,判处其他3个儿子有期徒刑各一年半。他们4个人犯下了大不孝的罪,罪有应得!
又例如,“孝与人口”这个重大的具体问题。低出生率,老年化和劳动力减少的现象也是我国人口相当严重的现状。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对夫妻生育1.18个孩子,远低于2.5个孩子的全球标准和1.7个孩子的发达国家平均值。因此,为了有助于增加我国的劳动力,缓解老龄化的压力,实行可持续的发展,2013年开始放松独生子女政策,允许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第二个孩子。但是效果有限。曾预计2014年会有2000万个新生儿出生,但实际上出生人口仅有1687万。截至2015年5月,在1100万对符合标准的夫妻中,只有145万对提出了生二孩申请。数据显示,人们对生第二个孩子的兴趣低得令人吃惊!所以,我国现在改弦易辙实施二孩的新政策。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指出:“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群众生育观念发生重大转变,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养老抚幼功能弱化;人口红利减弱,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国际竞争优势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当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年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优秀的文化用‘孝’这种美德来解决人口问题,收效显著。孟子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的名言则更加突出,他把人口问题与孝紧密联系起来,他强调生人与不生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他把有后与无后的问题,提到了是大孝与不是大孝的问题。”
这就标志孟子既对“孝”,又对“无后”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之所以香火未断,代有传人,并且人丁兴旺发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秦汉之初大约只有5000万,不断发展壮大,长期成为全人类各民族和全世界各国的人口的最多者,长期成为全世界各国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市场,人口红利一直遥遥领先,这难道与孟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念在两千多年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毫无关系吗?!
“但是,现在有一些年轻的朋友或者不愿结婚崇尚独身主义、丁克族的生活方式;或者虽然结婚但是追求只过二人世界,决不生孩子的生活方式;或者既愿结婚,又愿生孩子,但只生一个独子,决不再生二子的生活方式,等等,还美其名曰自由,生活可以自由;或者美其名曰享受,生活就要享受,等等。当然,这是个人的自由与选择权利,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想提醒一句,每个人自身的出生与成长,都是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每个人都有该享受的权利,但也有应尽的义务。”[3]俗话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喜结良缘,早生贵子;人丁兴旺,先苦后甜呢!否则,必将后继无人,不可持续发展,终将衰亡!
总之,重温、反思、借鉴中华传统文化“孝”的美德,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名言,王阳明所竭力提倡的“人伦”道德教育,必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践行生育二孩的政策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助于丰富我们家庭的生活,增加我们家庭的幸福,为国家培养人才,对民族和社会以及人类和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必将有益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青年报,2014-05-05(1).
[2]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M]//王文成公全书:一.
[3]沈素珍,钱耕森.孟子“大孝”的现代价值[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6(5):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