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使用教具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效,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所谓自制教具,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而自己制作的教具,或者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做的一些学具,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高、时效性强的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借助自制教具进行数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数学操作、数学思考与数学探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自制教具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的数学自主学习,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陶行知特别强调“做中学”的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制作教学用具,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魅力,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意义并爱上数学的学习。同时,在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实践时,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刚接触《长方体体积》一课内容时,由于小学生是通过直观具体思维进行学习,所以对于他们而言,体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无法很好地学习掌握。因此,首先应当让学生先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代表什么,然后再让他们亲手制作长方体模型,并记录下自己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在恰当的时候告诉他们长方体体积代表什么。学生通过亲手制作教具和进行数据的分析对比,会发现长、宽、高的乘积就是长方体的体积。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会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动手能力及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教具进行动手操作,在数学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化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让学生理解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常数是比较困难的。于是,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先各自准备了一个三角形,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准备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绝大多数的学生采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3个内角度数再相加的方法。然后笔者告诉他们可以尝试一下把三角形的3个角拼起来再测量的方法。于是学生用各自的方法把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接在一起,然后他们惊讶地发现根本不需要再用量角器测量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内角和为180度。通过这个小的自制教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到了这个原本很难接受的知识,课堂教学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关注的重点,教师要以这一点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我们所说的创新不只是体现在智慧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处理好各种问题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问题主要还是依靠感性思维认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上课时补充很多可以直接感知的教学资源。而如果采取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教学用具的方法,不仅锻炼了他动手操作的能力,更是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了新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维。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就组织学生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实际的学具操作,把三角形的纸片拿来裁剪、拼接,自己探索出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就能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或者把这种方式举一反三运用到梯形里面去,就会让学生更能理解和接受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种亲自动手实践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又如,学生通过死记公式学习“圆锥的体积”求法,就不能对公式真正的理解,这时候也可以用前面的方法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先分别做一个底和高都相同的圆柱和圆锥空筒,然后在圆锥里装满大米倒入圆柱中,在倒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引导,问学生需要几次可以使圆柱里装满大米?学生经过实验得出倒3次过后就可以装满,这时候再让学生思考:那大家能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了吗?他们俩的底面积和高是一样吗?学生通过这次动手活动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相等。
这种从实践中得出来的知识容易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还在学习的过程中训练了实践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用具的目的就是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只要能够发挥作用就行,不需要制作得很复杂。只要它适合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就是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班里某些学生弄不明白体积和形状的意思。课堂上我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某市的钢铁厂有一根钢坯,其底面半径是4米,高6米,由于生产需要,要把它锻造成底面直径是1.2米的圆锥,那么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对于这个题目,也可让学生动手,即用橡皮泥先捏成圆柱,再捏成圆锥。在学生自己动手时,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明白不管形状如何变,体积始终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大家都只用了一块橡皮泥做不同的形状。
再如,教学《比较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长方形的铁丝框,再比着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做一块纸板。从而就能得出,这块纸板的大小就表示长方形的面积,而铁丝的长度就等于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在实践中就能清楚地掌握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这样,学生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感知。
学生参与制作教学用具,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足够的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但教学效果不好,还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讨厌学习。在上数学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教学用具,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低年级认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做一个漂亮的小算盘,这就要用到铁丝框架和20个算盘的珠子。那么如何在制作呢?首先把20个珠子平均分成4份,给他们分别涂上红、黄、蓝、绿4种颜色;再把红的和黄的珠子穿进“目”型铁丝框的中部靠下处的铁丝上;然后把剩下的2种颜色的珠子穿进“目”型铁丝框的其余铁丝上;最后再把铁丝框的端部固定即可。这就能制作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小算盘了。因为这些珠子总共是4种颜色,一共20个,所以就可以拿来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还可以很容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在制作之前,教师要先准备一些材料,如卡纸等。
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大部分时候都靠感性思维解决问题,所以很多教学难点就会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而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教学用具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切身参与和体会难点知识的推理过程,用制作教具的办法具象抽象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在理解各个小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好难点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笔者就带着学生分别做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把3个角撕下来进行拼接,最终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学生在这个才做过程中,不仅进行了手上活动,也进行了脑力活动,深刻地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知识,实现了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制作教学用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制作的过程中牢固掌握了新知识,不仅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是一种训练,更让学生学得开心愉快,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解决了数学难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更加深刻。
又如,在进行《倍的认识》的教学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很难理解其内涵,所以教师也可以结合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在课桌上摆上2排小木棍,第一排2根,第二排摆6根,并告诉学生每2根小木棍为1组。然后教师就可以由浅入深地抛出问题:第一排的两根小木棍是几份?第二排呢?学生答道:第一排是一份,第二排是三份。然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教学内容:第二排的小木棍就是第一排的三倍。学生经过这样的方式,就对倍数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了。
教师在带着学生实践活动过后,一定要对整个过程的规律或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用具的制作实践学习,就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以让学生感知的具体现象,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的教学中,融入制作教学用具的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一种提升,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出合适的教学用具,就必须先学会仔细观察,同时融入一些新颖的东西,才能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洞察力得以提升。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分组制作一个年历表,每个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做几个月。这样,学生就会在制作过程中,留心到每个月份的差别和相似之处,并能够学得年历表上的周日 是放在最前面一列的,但每个月的一号并不都是周日,而且前月末和后月初合起来是完整的一周,这就省去了枯燥的讲解过程,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就能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这种办法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提高,更是对观察能力的训练,并且分组活动还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共赢的思想。
教师同学生一起制作数学教学用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最终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吴芳云.浅析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4(5):134.
[2] 李荣兵. 例谈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