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建设的探索

2018-02-09 09:02王玉姣袁梦霞
职业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资源库交通实训

王玉姣,袁梦霞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信息学院,武汉 430079)

0 引言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 2018年)任务(项目)承接单位的通知》中指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是重要的项目任务之一,做好骨干专业建设对推进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有重要影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骨干专业三年建设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在本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中,该专业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骨干专业并进行项目建设实施。

1 骨干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以服务智能交通行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行业就业为导向,坚持走专业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对接智能交通行业,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力地服务于“四个交通”建设。

通过深化教育创新改革,将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建设成为:专业教学理念领先,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教学条件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教学管理方式规范,产教深度融合、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能够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国家骨干专业。

2 主要建设内容

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入对接智能交通行业,围绕智能交通技术研发、运营与管理等企业需求,完善“一主线、双融合、四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信息产业、综合交通产业发展动向,研究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前景,选准1~2所有相近或相关专业的省内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重点)中职院校,共同分析智能交通行业主要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完成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五年制中高职分段培养论证报告,明确中高职阶段的专业定位,制定专业“3+2”联合培养模式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携手中兴通讯,进行订单培养及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2 课程建设

按照“融合职业标准,完善课程体系,突出能力培养,加强联手共建”的建设思路,把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每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2.2.1 课程体系重构

充分利用中兴通讯企业资源和优势,对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建立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长期发展的“职业引领、双能并行”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以主动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引领,以专业和素质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课内和课外,显性和隐性,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融合。

2.2.2 核心课程建设

探索行业发展趋势、动态和需求,强化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识别和分解从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专项能力以及能力要素,完成4门核心课程建设,每门核心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标准、整体设计、教学情景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教学设计、校本教材、电子课件等项目。

2.2.3 网络课程建设

将本专业的两门课程建成集自主学习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的高水平网络课程,具备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网上交互式、自主学习的功能。所有的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按照课程、单元、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组织,方便用户快速搜索、在线浏览和下载。

2.3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资源库建设主要宗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服务智能交通行业,建设代表行业水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信息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标准资源库建设、课程资源库专业建设、实训资源库建设、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社会服务资源库六个应用库。在建设期内完成专业建设资源文本12份,完善25门专业课程标准,建设10门主干课程资源,7门实训课程资源,企业顶岗实习设备、对象与场景资源项目7个,完成包括图片、动画、视频、案例等教学素材资源1000个以上,师资培训、社会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社会服务资源16项。

2.4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紧密联系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中兴通讯、武汉地铁等相关企业,按照“共建、共享、共赢”原则,通过三年建设,建成智能交通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智能交通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新建、改扩建实训室4个,新增设备100套、增加实训工位数90个、新增校外实训基地6个,“企中校”3个。与企业共同开发编写实训配套教材两种,编写实训指导书10个,强化课程的技术技能训练,提升技能训练等级,制作实训课程课件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10个以上。

力求建设成具有教学实训与技能大赛、员工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生产与技术服务、师资培养与科研创新等多重功能,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训师资队伍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智能交通实习实训基地。

2.5 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互培互聘、双方联动、双向管理”的思路,依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六大工程”和合作企业资源,通过校企互动、共同开发技术项目,专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以加强企业实践能力,兼职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以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共同打造建设一支专兼合理、人员精干、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的教学团队。通过三年建设,新建双师型培训基地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教练型”教学名师2名、骨干教师7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以上。新增企业兼职教师5名,建成15人组成的企业兼职教师库。

聘请1名行业中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技能大师,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组建技能大师团队,为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6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遵循“以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社会服务促进专业建设”的原则,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深化社会服务内涵,最终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面向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研发能力,校企合作共同搭建技能鉴定、技术支持、培训服务、对口交流等多元化社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智能交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及陈世文智能交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计划建设1个以技术研发推广为主的“教师工作室”。通过多层次多领域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实现每年技术服务3-5项、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5万元以上。为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提供新技术应用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计划每年开展各类培训100人次,专业技能鉴定达到每年100人次以上,选择湖北省内2所职业院校开展对口交流。发展和完善智能交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体制和管理运行机制,致力解决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对交通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交通云应用与部署的需求。

3 结语

骨干专业建设将进一步增强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办学实力,明显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深度对接产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共建共享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教育资源优良、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

猜你喜欢
资源库交通实训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繁忙的交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小交通劝导员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