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名海,李 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开展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校企合作还很脆弱,表现为企业经常提前中断合作。校企合作的脆弱性已经影响到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但是,国内学者对此问题并未展开深入的研究,笔者以“校企合作脆弱性”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为0,然后以“校企合作脆弱”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搜索,获得8篇论文,其中只有3篇提及了校企合作存在着脆弱性现象,但并没有做深入探讨。加强校企合作脆弱性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企业中断校企合作的原因,为校企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脆弱性,英文为vulnerability,该词来源于拉丁语vulnerate,指“被伤害”或“面对攻击无力防御”。在英文里引申为“弱点、攻击,易伤性、致命性和脆弱性”等。该词最早用于工程方面,指某物件易损害,后来用到生态领域,目前脆弱性的研究扩展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各领域。
脆弱性概念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概念,有学者统计脆弱性定义达25种之多,但主要从下列5个方面来界定:(1)将脆弱性认为一种系统承担损失和应对不利反应的能力[1]。(2)指遭受不利影响损害或威胁程度[2]。(3)指事故发生的各种后果的严重性与可能性与生产生活的事件的关系[3]。(4)指人、财产、工业、资源等对灾害的敏感性以及产生的消极影响[4]。(5)是指系统对系统内外的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缺乏应对能力从而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5]。随着对脆弱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各行业对脆弱性的定义也逐渐统一。目前比较公认对脆弱性的定义为:脆弱性是系统内部特征决定的,与“生”俱来一种属性,包含暴露、敏感、适应、恢复、抵抗力、应对能力等一个或多个概念的集合[6]。但是在不同领域的脆弱性构成维度不尽相同,比如在灾害学领域,认为脆弱性由敏感性、显露性、应对能力和恢复力等要素构成。在社会学领域,认为脆弱性是压力、暴露性、对抗力和恢复力等要素构成。依据高职校企合作的具体特点,我们将高职校企合作的脆弱性定义为: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来自外部扰动与破坏以及自身先天的缺陷与弱势无法应对校企双方无法深入合作、合作停滞甚至合作可能失败时所呈现的一种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特征表现为“不确定性”“高敏感性”“低适应性”和“低恢复性”。
“不确定性”是指无法准确地加以观察、分析和预见。学校与企业在发展目标、文化特征以及管理模式等诸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没有协调好的情况下,必然会给校企合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又会导致校企合作的不平衡性,处于弱势的因素就构成了校企合作的脆弱性。
“高敏感性”是指系统对内部所受到扰动产生迅速响应。它决定了系统遭受损害的程度。研究表明,相同强度、时空范围的扰动,不同系统会表现不同程度的脆弱性,其原因在于其敏感性不同。校企合作的高敏感性则表现为企业、学校和社会的不利影响传导到校企合作系统中,并迅速对校企合作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吴红宇通过对910份企业问卷分析得出,校企合作与企业所在地理位置、企业的产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经营时间、对技术工重视度、对技术要求等级、企业投入的培训费等相关联[7]。刘海舟则通过案例研究,认为学校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学校所在地理位置、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规模、学生质量等会影响到校企合作[8]。也就是说,在校企合作中一旦上述因素恶化,并得到不良扩散或传导,就会不同程度地波及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所受到“波及”就是校企合作高敏感性的表现。
“低适应性”是指系统面对发生的或预计到的内外扰动和压力及其各种影响,而对系统内进行调整的能力较低。校企合作的“低适应性”指校企合作系统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动时,校企双方通过在认知或行为上的努力,获取与压力环境相匹配的能力较低。在校企合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境,比如企业不积极配合、学生实训给企业带来损失导致的合作终止等。如果此时双方不愿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充分利用有利资源对校企合作中危机因子予以控制,那么这些危机因子就会发生不良传导,最后导致合作停止。影响校企合作的低适应性主要因素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资源投入不高、学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和资源投入有限、行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较差、政府介入校企合作强度不够等。
“低恢复性”是指“扰动”发生后,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较低。恢复力强的系统,其脆弱性相对较小;相反,则脆弱性较大。恢复力由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当前高职校企合作的恢复能力低,一是由于校企合作的结构不稳定,在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上,当前是学校有求于企业,企业处在强势地位,这种“一强一弱”的关系使得校企合作基础不稳定,从而导致校企合作恢复力较低。二是校企合作的功能也存在缺陷:第一,就目前现状来说,多数企业只将校企合作作为获得技术和人才的途径之一,在学校人才与技术优势不突出的现状下,变得可有可无。学校只将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学生的一种办学模式或手段,虽然知道重要,但实际下力不是很大。第二,校企合作依赖校企双方投入的资源,这种依赖性抑制了校企合作恢复力的增强。
从校企合作的历史发展来看,校企合作的脆弱性并不是伴随着校企合作而产生,它是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动而出现一种状态。它随着社会以及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变革,时强时弱。
我国新式的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两次鸦片战争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让清政府感到巨大的社会危机。在这种困境下,当时在清政府的上层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并在国内开办了语言教育学堂和军事职业技术学堂。由于当时这些学堂都属于官办性质,学生在学堂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被安排到相对应官办机构部门去实践。由于学堂与学生实践机构属于同一“系统”,所以当时的校企之间的合作脆弱性非常低。比如当时影响最大的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在学堂学习制造、驾驶等理论知识后,全部被安排到福州船政局下的造船厂和船上实践,学堂教师也有不少来自“生产一线”岗位。
民国早期的教育非常强调“实利主义”教育,职业教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十分强调实践教学,但是由于实业界与教育界分离,教育主管部门无法强制将职业学校的学生安排到企业训练,所以政府要求职业学校应开设工场、工厂、商店供学生训练。由于学校开设工厂、工场和商店无法维护正常的运营,加上设备简陋,导致“实习教育形式化与表面化”[9]。少数的校企合作,也由于企业技术落后,常面临破产的困境,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显得十分脆弱。到了抗战时期,大量企业迁往西南,加上抗战需要大量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支持。为了改变以往校企合作脱节的情况,政府成立了建教合作委员会,专门负责学校与企业合作事项,指导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后来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共同发文,要求公私营工厂、矿场、农场将设备供给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由于举措得当,校企合作非常紧密,校企合作的脆弱性也随之降低。抗日胜利后,受内战和国统区经济恶化的影响,校企合作已无法开展,几近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企业代替国家承担职业教育的职能,这时校企之间的关系是在政府行政干预下学校企业一体化,学校依属于企业,实行计划合作制。由于这种合作不是利益主体间的合作,而是所有者内部之间的合作,所以这段时期的校企合作非常稳定,脆弱性很小。
1986年我国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改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尽管如此,一些大型企业依然在举办职业大学或职业学校,但是热情有所下降。到了2002年,原经贸委部和财政部联合下文要求企业将原有的社会职能从国有企业中剥离出来,这样大部分原来行业和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被迫分离出来,职业院校失去了与原有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关系逐渐弱化,合作行为逐渐减少,校企合作脆弱性逐步加大。尽管教育部在2006年提出高职教育要加强内涵建设,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但是由于企业可以从社会上选择所需要的人才,加上时常受到校企内外诸多因素的干扰,校企合作脆弱性并没有消失。
从以上校企合作脆弱性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当学校隶属于行业或行业受到政府强力干预时,校企合作脆弱性就变小;当社会动荡、企业大量破产或者企业可以通过合作之外其他途径获得它需要的人才与技术时,校企合作的关系趋冷,校企合作脆弱性加大。
由于校企来自不同系统,两者的价值追求不同、文化制度的差异等,导致校企合作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校企合作脆弱性也呈现出特殊形态。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资源是互相依赖的,合作只有建立在资源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才能稳固扎实。学校的优势资源是人才和技术,这是企业寻求合作的动机。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与技术优势上并不明显,使得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强烈依赖企业,导致合作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性带来了“不确定性”。
当前我国并没有像德国一样立法,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所以现在的校企合作多是建立在“人情”基础上,而非在法律框架之下。虽然校企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协议并没有严格的约束力,企业或学校都可以随时撕毁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建立在这种“人情”基础上校企合作,其最大脆弱性就是常常因为“关系人”的变动,校企合作就停止了,如笔者所在专业通过私人关系与某街道办建立合作关系,领导在时合作非常好,也很顺利,后来,这位领导调离了街道办,合作就停下了。这说明靠人情维系校企合作相当脆弱。
在校企合作中,合作主体是学校与企业,也是最主要的资源投入方,理应成为合作的直接收益人,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生成了直接收益人,学校成为间接收益人,企业常毫无收益。这种投入与收益的错位,无法让企业与学校全力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当合作遇到困境时,企业多数选择放弃合作,学校也会选择其他企业合作。这种状况导致校企合作的脆弱性非常高。
校企合作成本中企业承担了主要部分,并且从学校获得的补贴非常有限。如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没有获得它所希望的人才、技术和社会声誉的话,随着校企合作成本的增加,校企合作脆弱性随之放大,校企合作失败的风险也随着增加。笔者曾对5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最担心是校企合作的成本不断增加。当校企合作的成本影响到生产要素成本时,企业多是消减校企合作成本,停止校企合作。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与动机是主要是解决企业用工、获得技术人才支持、解决员工培训、获得先进技术。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目的与动机是解决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教师培养、专业建设和获得教学设备、资金等资源。这种校企合作动机与目的的不匹配,给校企合作带来了潜在的不确定性。在企业对用工、技术、人才需求比较急切时,校企合作的脆弱性就会隐藏起来,而一旦企业对用工、技术、人才不需要时,或需要不急迫时,校企合作就可能提前终止。学校方面也是如此,一旦企业无法达到学校目的,也会停止与企业的合作。
脆弱性是系统固有特性,系统有脆弱性并不可怕,即使脆弱性暴露在环境中,系统如果有足够的恢复力,系统也不会坍塌。有研究表明,恢复力与脆弱性之间关系是一种曲线关系[10],低水平或高水平的危险因子与低恢复力相对应,只有中等水平的脆弱性才与高恢复力相对应。因为适度的压力会促使系统学习如何战胜压力,从而提高恢复力,而过度的压力,可能使系统无法成功应对。校企合作由于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资源单向依赖以及外部环境支持度不够,导致校企合作恢复能力极其弱小,有时一个小的事件就可能导致校企合作停滞。
上述对校企合作脆弱性的特殊性分析,告诉我们校企合作的脆弱性不同于其他系统、组织和领域的脆弱性,在寻求降低其脆弱性策略时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研究校企合作脆弱性目的是降低校企合作脆弱性,使校企合作能够持续深入地开展。但是,目前职教界对校企合作脆弱性研究少之又少。校企合作脆弱性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比如校企合作脆弱性的识别、校企合作脆弱性的类型、校企合作脆弱性的评估、校企合作脆弱性与校企合作失败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如果没有研究清楚,很难真正建立起持久的校企合作。
通过对校企合作脆弱性历时分析,紧密的校企合作是近现代职业教育追求目标,但是仅靠学校的努力与企业的自觉是无法达到目的,只有政府的强力介入,才能让校企合作更有韧性,才能不会因为一点扰动就导致校企合作寸步难行。所以有些地区推动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对于降低校企合作的脆弱性有利的。
根据Hannan和Freeman的研究,新组织比年龄大的组织更容易消亡。主要原因是新组织不容易达到结构均衡、功能活跃度不高、与社会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弱[11]。目前校企合作高“死亡率”也多是因为校企合作结构不均衡、校企合作功能有限、校企合作的适应性不强造成的。因此要让校企合作摆脱“新组织的困境”,需要对“校企合作”这个组织系统做深入研究,分析其脆弱性,通过提升校企合作的适应力和恢复力,促使校企合作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