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题实验通过交流六祖故事和六祖文化,使教师了解六祖文化在本地传承的载体和弘扬的途径,理解六祖文化的内涵,从而提炼出形成学校文化的要素,达到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校长的管理能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六祖文化;学校文化;学校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16
作者简介:梁思云(1979—),男,广东省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校长,从教十九年,有十五年的校长管理经历,一直专注于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有《基于自主交互式课堂的实践与探索》等二十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主持参与过十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有“自主交互模式下山区骨干教师培养策略研究”等四个课题于政府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获奖。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广东省新兴县(以下简称“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是禅宗六祖惠能出生和圆寂的地方。禅宗文化不仅是六祖惠能留给世人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具有岭南特色的禅宗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本土现有的文化资源,发掘和弘扬“禅宗文化”道德精髓,促进本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区域教育特色,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了重大贡献。
习总書记强调:我们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由区域不同文化融合、创新传承而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发挥文化制度的引领作用。随着2014年3月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出台,新兴县人民政府响应文件精神,在2016年提出,为打响“中国禅都”品牌,要全面建设禅意生态名城。2017年5月,六祖镇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要求,提出要发挥禅宗文化优势,构建幸福六祖名镇。同时在2017年1月,根据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督导验收组意见,六祖镇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把“禅宗文化”道德精髓进一步挖掘出来,融合本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区域教育特色。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弘扬优秀文化的路子,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从而丰富学校的发展内涵,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
二、课题组组成人员
课题的研究得到了新兴县教育顾问王卫国的悉心指导,得到了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大力支持,六祖镇组织有进取心的教师团队,对六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实践研究。
课题组顾问:王卫国(新兴县教育顾问);冯贤兴(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
主持人:梁思云(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校长)。
成员:梁健彬(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教研组长);李志强(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校长);顾婉玲(新兴县六祖镇夏卢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梁海榕(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冯玉莲(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副校长);钟锦新(新兴县六祖镇官洞小学校长);王兴仁(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副校长);盘洪亮(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副校长);梁凤芳(新兴县六祖镇夏卢小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崔红梅(新兴县六祖镇官洞小学副校长);谢祥添(顺德到六祖镇挂职教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实验研究的目标
(1)交流六祖故事和六祖文化,理解六祖文化的内涵,了解六祖文化在新兴县的发展现状,了解六祖文化在本地传承的载体和弘扬的途径。
(2)深入领会六祖文化内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促进学校的发展内涵。
(3)领会文化的发展内涵,研究文化多样性给学校文化建带来的积极影响。
2.实验研究的内容
课题以寻访六祖文化相关的关键人物,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六祖文化内涵。了解六祖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的概念,引申到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组成要素。
(2)六祖文化在新兴的发展现状与传播途径。寻访10位与六祖文化相关的人,了解六祖文化在企业、单位和寺庙的情况及其传承方式。
(3)学校特色文化形成的要素。由六祖文化的内涵,领会文化的内核与外延,研究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点以及学校文化形成的要素。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论述和成果进行收集、梳理、学习与研讨。通过分享会等活动,对学习成果进行交流,逐渐形成支撑本课题的理论体系。
2.个案研究法
对寻访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分析其对六祖文化的理解与表述,了解六祖文化在新兴县的发展现状。
3.比较研究法
对比不同访谈对象对同一文化现象的陈述,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析。
4.经验总结法
通过座谈、讲座、个人展示和团队展示等形式,随时进行经验总结,提炼文化内涵,思考定位学校的文化特色。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2016年8月,小专题向新兴县教育局申请立项,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6年8月—2017年7月)。一年来,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1月):准备阶段
(1)收集六祖文化寻访对象。
(2)确定研究方向,形成实验方案,达成研究目的。
(3)成立研究课题组,召开小专题开题会议。
2.第二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6月):实施阶段
(1)分解研究任务,理解研究宗旨,形成文化研究的氛围。
(2)寻访文化对象,内化文化理念,提炼六祖文化的内涵。
(3)搭建交流平台,观摩先进学校,找准学校文化的定位。endprint
(4)成立专业机构,搭建成长舞台,丰富弘扬文化的途径。
3.第三阶段(2017年6月—2017年7月):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收集并归类整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过程资料,对过程资料进行分析。
(2)撰写研究报告。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3)召开结题报告会。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反思研究的思路与成效。
(4)申请课题结题。按要求准备结题所有材料,向新兴县教育局提出结题申请,邀请相关人员进行课题结题评审。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分解研究任务,理解研究宗旨,形成文化研究的氛围
2016年12月1日,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分解实践研究任务,确定研究分工,形成研究思路。
2017年2月,课题组成员与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座谈,确定寻访的对象。
2017年3月,课题组成员与教育发展顾问座谈,确定研究方法的形成,探讨研究要达到的成果。
2017年3月15日,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布置会,学习研究方法,落实研究要求。
2017年3月30日,召开课题组成员学习会议,学习研读新兴县六祖惠能思想文化研究会赠阅的《六祖坛经》。
在实踐研究前期,通过召开动员座谈会,让教师了解实践研究的目标,明确实践研究的任务,同时,通过读书会、讲座和分享会等形式,深入交流六祖思想内涵,分享身边六祖的故事,让教师交流了经验,从而拉近教师需求和实践研究要求的距离,使研究的思路更清晰,研究的预期效果更明显。
2.寻访文化对象,深化文化理念,提炼六祖文化的内涵
2017年3月23日,访谈广东藏佛坑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伟,听《基于全域旅游发展下的六祖文化现状》讲座,并进行座谈研讨。
2017年3月29日,访谈三宝寺当家释达一,就《六祖文化在当代的借鉴与启示》进行研讨。
2017年4月25日,访谈新兴县六祖惠能思想文化研究会杜树坚会长,听《六祖文化给当代社会的启示》讲座,并进行座谈研讨。
2017年5月2日,访谈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冯贤兴副主任,聆听《六祖文化的产业发展与新兴的社会经济文化》讲座,并进行交流座谈。
2017年5月2日,召开课题组成员学习会议,观看云浮市委宣传部摄制的电视剧《惠能大师》。
2017年5月5日,访谈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法慧法师,聆听法师解读《六祖坛经》,并进行交流座谈。
2017年5月18日,访谈广东万事泰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梁爱伟,聆听讲座《六祖坛经的创新与发展》,并进行交流座谈。
经过寻访不同的六祖文化相关的人,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六祖文化故事,比较了不同的人讲不同的六祖文化,分析了不同的部门以不同的形式宣传弘扬六祖文化,我们形成了“六祖的故事,是励志的故事; 六祖的精神,是创新的精神;六祖的文化,是生活化的文化”的认识。
我们认识到,《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佛的智慧理解佛法的精神,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觉悟解脱。《六祖坛经》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中“顿悟成佛”一说,不仅使晦涩难懂的佛教简易化,还实现了从印度传入带有印度文化特色的佛教的中国化。这些,正是我们学校当下改革需要的思想,是我们教师直面现实、安心教书育人的精神资粮。
3.搭建交流平台,观摩先进学校,找准学校文化的定位
2017年4月5日,邀请广东省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卢少延校长到学校指导文化建设工作,并召开《推进教育现代化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
2017年4月6日,组织部分中层领导教师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江义小学交流学习。
2017年4月12日,邀请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江义学区刘永青和胡和秋两位校长到学校指导文化建设工作,并召开《学校文化重建方案》研讨会。
2017年4月13日,组织校长外出广东省中山市平岚小学参观学习,聆听刘杰校长《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思考:我的校长经历与思考》讲座。
2017年4月14日,组织校长外出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二十一小学参观学习,聆听《班级文化主题的构想:童趣乡间》和《文化:文以化之》讲座,并进行研讨。
2017年5月3日,邀请新兴县教育局副局长、新兴县实验小学校长梁福慧作学校文化诊断,并作相关报告。
2017年5月17日,七所完全小学参加“新兴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自我诊断汇报”演讲,并通过评审。
2017年6月14日,邀请县教育发展顾问王卫国到船岗片学校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并召开相关座谈会。
2017年6月15日,邀请县教育发展顾问王卫国到船岗片学校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并召开相关座谈会。
2017年7月9日,召开小专题总结会。
通过不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文化观摩与学习,校长与专家的观点有了更多的交融,与名校校长的思维有了更深的对接,校长专业的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各学校对文化的定位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构想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我们认为,六祖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六祖文化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有效利用六祖文化背后的意义和题材,服务于小学教育,改革和创新现代素质教育思维下的新教育、新方法、新模式、新方向,这才是六祖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真正结合。因此,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六祖文化进校园,必须将六祖文化与学校倡导的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
4.成立专业机构,搭建成长舞台,丰富弘扬文化的途径
2016年10月,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开展书画家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并举行“中国禅文化艺术村青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培训基地”授牌。endprint
2016年11月,云浮市书法家协会授予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青苗培训基地”称号。
2017年5月12日,成立“六祖镇艺术教育研究会”,聘请李志能、赵习兴、欧祖云和朱新华等书画家为研究会顾问,并举行第一次书画教师培训活动。
2017年6月27日,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的“恒志艺术馆”挂牌,并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版画教育活动基地”称号。
2017年6月28日,举办六祖镇庆祝建党九十六周年师生书画展,并进行第二次教师艺术培训活动。
艺术教育专业机构的成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了路子,为艺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搭建了平台,在每一次的培训活动上,在每一次与名师的交流中,都带来老师们技艺的提升,同时,也让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了更多的载体,有了更广的途径。
我们认为,学生的成长既要增长知识,也要锤炼意志,更要健全人格。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的学生,应当以六祖为榜样,学习六祖的故事中的慈孝感恩,感受六祖远途跋涉、不畏艰辛的坚定意志,这就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利用六祖文化资源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七、课题研究成果
1.理解了文化的内涵
经过寻访不同的六祖文化相关的人,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六祖文化故事,比较了不同的人讲不同的六祖文化,分析了不同的单位部门以不同的形式宣传弘扬六祖文化。
在与寺庙人士的寻访中,我们了解到六祖惠能“直指人心”的教育法门,了解到佛教“绪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核心思想,了解到禅宗思想对“安人心,定智慧”的现实意义。
在与新兴县六祖惠能思想文化研究会的座谈中,我们理解了“六祖的故事,是励志的故事;六祖的精神,是创新的精神;六祖的文化,是生活化的文化”的内涵,理解了文化创新的方式与内容,明确了文化传承的载体,对做好当下教育工作很有启发。
在与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和相关企业的交流中,我们比较了六祖文化在不同地域存在的方式,对比了不同单位对文化宣传与传承的方式与渠道,给学校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多思路。
通过广泛的了解,我们对文化的本质有了真切的认识,并且践行着六祖文化的内涵,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同感。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只是教育教学的水平,还包括与不同人沟通交流的技能、具体语境下语言表达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引导不同的对象提升交流方式,注重教师审视自身的不足,注重从自我身上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好地平和了参与者的心态,降低了教师普遍职业倦怠的现象。
在与宗教人士的访谈中,我们强调尊重各自的宗教信仰,引导成员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切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企业人员的访谈中,我们强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分析企业的制度措施,引导成员们从结果推导到过程和起因;在与文化思想等部门的访谈中,我们强调分析不同的部门其职能与思维的异同,引导观察不同职能所引出的工作方式与思路的异同,从而引导教师从校长、学生和家长等角度思考问题,修正日常不良的工作习惯与方法。
一学年来,教师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学校的服务意识得到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项目优势也得到了呈现:
2017年,新兴县六祖镇官洞小学的围棋连续两届获“温氏杯”围棋比赛第一名,前七名的选手都来自新兴县六祖镇官洞小学。
2017年,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版画社团参加县“世界读书日”书画大赛,有17名学生获奖。
3.提升了校长的管理能力
从决策的角度出发,我们引导校长如何从大局出发组织相关的活动,从而制订具体的细节流程。例如,在组织“走出去”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平岚小学和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二十一小学的文化交流中,我们让校长提出一些交流的目标,并讨论如何落实到与对方交流的具体的环节中,很好地提高了校长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从实施的角度出发,我们引导校长如何从学校的需求组织相关活动,从而解决具体文化建设的难点。例如,在组织“请进来”与广东省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和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学区的文化交流中,我们通过集中各所学校调研,实施分散式分层管理,很好地提升了校长团队凝聚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2017年3月2日,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送课到新兴县六祖镇龙庆小学,相关学校共11位老师观摩了顺德在六祖镇挂职的谢详添老师的英语课。
2017年5月10日,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送课到新兴县六祖镇河步小学,相关学校的9位老师观摩了梁杏捷老师的公开课。
2017年5月21日,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与新兴县六祖镇旧郎小学举行课堂教学交流活动,8位老师观摩了李研老师的示范课,并举行了研讨会。
2017年7月,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李志强校长撰写的特色学校创建方案,被评为县优秀案例;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梁海榕校长的特色学校创建方案,被推荐为省优秀案例。
校长能力的提升,还体现在活动的组织上:
2017年6月8日,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花样跳绳队16人到新兴县六祖镇旧郎小学展示。
2017年6月9日,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花样跳绳队16人到新兴县六祖镇中和小学展示。
跨校活动的广泛开展,体现了校长能力的提升,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平臺,也促进了学校特色项目和特色文化的提升与交融。
4.提升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学校的内涵发展来源于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校的文化建设基于学校的特色项目,学校文化的定位来源于学校管理团队对文化深度的理解和广泛的认识。在新兴县六祖镇七所完全小学中,船岗小学通过传承一贯的书法与剪纸等优秀传统项目,把特色项目开展上升到学校的文化建设,并把握住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小学结对交流的平台,形成了《善美教育,给孩子最美好童年》的特色学校文化创建方案;中心小学以传统的醒狮与花样跳绳项目为基础,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泰安小学共同打造少儿版画项目,形成了《践行雅致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特色学校文化创建方案;十里小学和龙庆小学立足国粹书法,学校间共建互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endprint
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导入六祖文化,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氛围,并推动学生优秀观念和思维的塑成,这也为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中,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6年11月29日,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的“剪纸特色”和新兴县六祖镇旧郎小学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兴县中小学星级特色项目评定中被评为首批特色项目。
2016年12月30日,在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庆元旦暨学生社团展示活动中,学生的醒狮、花样跳绳、版画和乒乓球表演,充分展示了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得到镇党委、政府和广大家长的好评。
2017年7月6日,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作为县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参观点,迎接郁南县80多位领导和中小学校长的观摩交流。
2017年7月7日,新兴县六祖镇船岗小学作为“新兴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现场会”主场地,迎接县相关领导和200多位中小学校长的观摩学习,李志强校长在“特色学校创建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
八、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1.存在问题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文化内涵和文化呈现方式理解比较粗浅,认识不到位;二是小专题的参与者主动提升自身能力的意愿不足,“向内求因”的意识不明显;三是访谈活动过后参与者的交流跟进不到位,未能达成一般共识。
2.改进与深化研究思路
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将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教师不同需求,跟踪课题成员的思想动态,营造更好的环境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继续探索六祖文化的内涵及传承途径,扩大寻访与六祖文化相关人的范围,完善更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校园环境文化,丰富学校发展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祖璜.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增强学校德育育人功能[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2).
[2]李庆平,刘方庆.实施文化立校方略增强学校持续发展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3(2).
[3]王大忠.中小學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4]袁雪婷,诸小妮,刘小君,等.论边远山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长角色[J].教育现代化,2017(13):184-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