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卓萍
临洮县人民医院,甘肃 临洮 7305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急性重症患者表现为疼痛剧烈,转侧困难,不能行走,夜不能寐。该病病程长,容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2],约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抗炎止痛、对症治疗为主,虽能有效缓解中低程度的疼痛,但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容易对胃肠道、肝肾功及心血管等系统造成损害。本研究采用《武威汉代医简》所载“五劳七损方”加味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临洮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根据就诊顺序,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7~62岁;病程3~23年。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0~65岁;病程5~24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腰椎研究会(ISSLS)和美国矫形外科学会(AAOS)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3]:1)间歇反复发作性腰痛伴下肢放射痛;2)受累棘突间及椎旁明显压痛;3)腰椎活动受限;4)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5)感觉障碍,肌力减退;6)影像学检查证实椎间盘突出存在。以上1)~5)项中任何2项加第6)项即可诊断。
1.2.2 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关于肾虚腰痛的分型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纳入: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及证候分型标准者;2)年龄大于18岁,小于70岁者;3)依存性好,能按要求服药,并按要求完成各项检查及调查者;4)近1周内未服用药物或未采取其他手段治疗者;5)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排除:1)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及证候分型标准者;2)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3)合并有严重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相关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精神病或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4)合并梨状肌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或腰椎压缩性骨折等影响疗效判定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病情严重,有明显手术指征者;7)不愿参加本临床试验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采用《武威汉代医简》五劳七损方[5]加味治疗,1 剂 /d,水煎,分 2 次服,方药组成:桑寄生15 g,续断10 g,杜仲10 g,熟地黄10 g,山茱萸 10 g,肉苁蓉 10 g,桔梗 10 g,防风 10 g,远志 10 g,黄柏 10g,桂枝 10 g,牛膝 15 g,山药10 g,制附子(先煎)10g,赤石脂15 g。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
1.5.2 对照组 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60217)50 mg,2次/d。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
1.6 疗效标准 参照日本矫形外科协会制定的JOA下腰痛评定量表[6]。JOA总评分为29分,包括主观症状(9分)、临床体征(6分)、日常活动受限度(14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治愈:改善率≥75%;显效:50%≤改善率<75%;有效:25%≤改善率<50%;无效:改善率<25%。
改善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29-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JO A评分 JOA评分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 A评分比较(±s) 分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JO A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5.56±3.43 21.53±4.12*对照组 30 16.21±3.84 20.64±3.55*
2.2 临床疗效 2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3 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腰腿痛”及“痹证”范畴[7]。《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又《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侯》也认为,腰痛是由于“肾经虚,风冷乘之”“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七松岩集·腰痛》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8]
五劳七损方原名为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为《武威汉代医简》牍类第85甲、乙所载方药,其方为治疗男子七疾、七伤而设,原方组成:桔梗十分,牛膝、续断、防风、远志、杜仲、赤石脂、山茱萸、柏实各四分,肉苁蓉、天雄、虵各三分。全方共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寒之效[9]。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三药合用,可肝、脾、肾三脏同补;赤石脂收涩止遗,配合补肾之药,可防肾精暗耗;牛膝、肉苁蓉、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肉苁蓉还能益精血,牛膝活血通经,引药下行,《本草经疏》谓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三药合用,即可强筋健骨,又能养血活血,通络止痛;桑寄生、续断亦能补肝益肾、强筋壮腰,桑寄生还可祛风除湿,调和血脉,二者常相须为用,不仅可增加益肾壮腰,补肝强筋之效,还兼顾通络祛邪之功;桂枝发汗解肌,温阳通脉;防风、桔梗疏风通络,理气止痛;远志宁心安神,原方中以防心神耗伤太过;黄柏清热燥湿,以防桂附之品温燥伤阴[10-12]。全方配伍补而不腻,温而不燥,可谓补肾强腰,温经通络之良方。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JOA评分及愈显率方面2组疗效相当,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由此认为,五劳七损方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均可明显缓解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相当;在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五劳七损方明显低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1]黄伸.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63-864.
[2]谈东辉,赵继荣,朱换平,等.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109-111.
[3]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97-169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王爱华.五劳七损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103-104.
[6]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7-108.
[7]申等金,王伟亮.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例[J].西部中医药,2016,29(2):121-123.
[8]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15.
[9]王智明,吴燕,田雪梅,等.运用武威汉代医简“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治疗风湿病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0):239-240.
[10]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5.
[1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0-171.
[12]苏小军,王海东,田雪梅,等.五劳七损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 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3,45(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