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患者红外热图胸部低温区的影响*

2018-02-07 00:28安贺军郭雁冰李玉华王雪茜许继宗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温度差同名胸部

李 洁,张 波 ,安贺军,郭雁冰,李玉华,刘 宁 ,王雪茜 ,许继宗△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北京 100101;2北京中医药大学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冠脉管腔空间狭窄甚至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发生心脏病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是重要致死原因[1]。相关研究显示[2],在本世纪,中国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逐渐增加,并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及方便的疗效判定,对于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近年研究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冠心病患者胸部两侧温度常不对称,左侧胸部有明显的低温区,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代谢低有关。红外热成像仪是利用光学成像物镜以及红外探测器,接收到被检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以能量分布图的形式,映射至红外探测器之光敏元件上,进一步形成红外热象图,这种红外热象图和被测目标的表面热分布场是相互对应的。红外热成像仪是将被测目标发出的、不可见的红外线热能量,转换成可见的热图像。这种图像上的不同颜色表示被测目标表面的不同温度。目前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于医学诊断中,包括脏腑、经络、体质判定等[3]。本研究应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分析冠心病患者双侧胸部穴位的温度差,简单直观地判断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306医院中医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进行冠脉CTA检查确诊,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54.25±4.2)岁;平均病程(6.8±1.3)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4.13±4.1)岁;平均病程(6.9±1.4)年。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4]:1)具有典型发作性心绞痛,和/或心肌梗塞,且无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狭窄或主动脉炎,也无冠脉栓塞以及心肌病之证据。2)女性大于45岁,男性大于40岁的患者,休息状态下,心电图具有显著的心肌缺血证据,或者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排除其他因素(各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阻塞性肺气肿、显著贫血、电解质紊乱、服用洋地黄)导致的冠心病。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与用药规范》[5]判定,均为气滞血瘀型,症见:心胸窒塞感、心胸刺痛或胸胁窜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心悸不宁、夜间疼痛加重、舌质紫暗、舌面或舌底有瘀斑及瘀点,脉弦,或者脉涩。

1.3 纳入标准 纳入:1)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者;2)女性大于45岁,男性大于40岁的患者;3)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排除:1)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者;2)有严重脑、肾、肝、血管等系统疾病,或伴有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狭窄或主动脉炎者;3)化学药物损害、营养障碍、感染、金属中毒等其他原因引起心脏病的患者;4)准备妊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5)伴有肺部疾病,影响胸部体表温度变化者;6)具有下列3项中2项的患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医药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50059)100 mg/次,1次/d,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18)30 mg/次,1次/d,口服;立普妥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20 mg/次,每晚口服1次。疗程为2周。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口服。药物组成:当归10 g,熟地黄15 g,川芎10 g,赤芍 6 g,桃仁10 g,红花10 g,炒枳壳6 g,北柴胡 6 g,炙甘草 6 g,桔梗 6 g,牛膝 10 g。疗程为2周。

1.6 观察方法

1.6.1 仪器参数 应用DH-2010-B型非制冷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重庆宝通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对2组患者躯干正面进行成像拍照。探测器分辨率324×256,探测温度敏感度<0.03℃,探测光谱的响应波长在6~15 μm范围内,红外镜头视场角14.20×21.50,焦距45 mm,采集图象的空间分辨率为1.235 mrad,采集图象帧频率65 Hz/s,测量温度范围为19~41℃。

1.6.2 检查环境 1)观察室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控制在50%~60%;2)保持室内热源分布均匀,避免空气对流,空调风向避开患者,背景墙的温度分布保持均匀;3)观察室内光线舒适柔和,避免因强光直射而影响受测者体表温度;4)等待期间受测者解除衣物,拭干体表汗液,禁止按压或者抓、挠被检查位置,待受测者排除体表各种干扰性因素,热源恢复自然后拍摄;5)红外热象仪采集镜头距离人体3 m;6)每个受测者均于治疗前后拍摄躯干正面图像。

1.7 观察指标 在采集的图象中,测定胸部两侧穴位(步廊、神封、灵墟、乳根、乳中、膺窗)的温度,并计算两侧同名穴位的温度差。穴位定位依据江苏科技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国际穴位经络标准挂图》中经络腧穴在体表的投影点,确定腧穴在受测者红外热象图中对应的测定点。

1.8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评定参照《冠心病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中的标准[6]。

1.9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数据由专人负责录入,并经3人核准校对。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胸部同名穴位温度差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左右两侧同名穴位温度差2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组间比较,左右两侧同名穴位温度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左右两侧同名穴位温度差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2.2 治疗前后温度差下降程度 双侧胸部穴位的平均温度差下降程度观察组为(2.12±0.29)℃,对照组为(0.9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1 2组治疗前后胸部同名穴位温度差比较(±s) ℃

表1 2组治疗前后胸部同名穴位温度差比较(±s) ℃

注:△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表示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时间穴位步廊 神封 灵墟 乳根 乳中 膺窗观察组 60 治疗前 3.25±0.62 3.69±0.69 3.37±0.55 3.85±0.83 3.39±0.64 3.46±0.52治疗后 1.22±0.21△* 1.28±0.22△* 1.41±0.23△* 1.34±0.31△* 1.42±0.21△* 1.51±0.25△*对照组 60 治疗前 3.29±0.61 3.61±0.68 3.42±0.56 3.81±0.82 3.41±0.65 3.49±0.51治疗后 2.34±0.20△* 2.59±0.22△* 2.55±0.24△* 2.92±0.33△* 2.47±0.23△* 2.57±0.27△*

表2 2组治疗前后温度差下降程度比较 ℃

2.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典型红外热图 冠心病患者左侧心脏区域有典型的低温区,经治疗后这一低温区的温度有所升高,与对侧同名穴位的温度差下降(患者王某,男,59岁,病例号83712945),见图1-2。

图1 治疗前胸部红外热图

图2 治疗后胸部红外热图

2.4 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6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5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见显著的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三大常规和心电图未监测到明显异常,表明本疗法安全可靠。

3 讨论

冠心病属中医学“真心痛”“胸痹”范畴[7-8]。冠心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阴阳、气血之不足,标实包括血瘀、气滞、寒凝、痰湿阻滞等[9-10]。其中,本虚以气虚多见,标实以血瘀多见。“血为气母,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心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脉道逐渐不通,血停则成为瘀。清代医家王清任论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而留瘀”[11]。《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12],明确指出了心脉瘀阻,血凝而不流,进而引起“心痛”的基本病因与病机。

红外热象图发现,冠心病患者左侧胸部有明显的低温区域,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心脏局部血管狭窄,供血不足,代谢低状态,进而导致体表投影区温度低于周围有关。狄灵等[13]通过红外热像图观察100例冠心病患者虚里热态的分布差异,发现对照组虚里区温度与胸部平均温温差无明显差异,左右胸部温度对称性好;病例组大多有虚里区低温改变,且提示温度越低,心肌缺血程度越严重;刘汉平等[14]采用自制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47名健康成年人和51名冠心病患者左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在15~65 μm、109~117 μm、135 μm 和 143~159 μm 共 40 个检测波长处,健康成年人和冠心病患者左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强度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红外热象技术已经初步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病理状态的判断。

为了将这一现象数据化、标准化,本研究应用该区域的代表穴位,对红外热图进行统计分析。所选的6个穴位中,步廊、神封、灵墟为足少阴肾经穴位,乳根、乳中、膺窗为胃经穴位。步廊穴位于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同身寸),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胃炎等。神封穴位于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同身寸),在胸大肌中,有第4肋间后动、静脉及第4肋间神经分布,主治气喘、呕吐、咳嗽、乳痈、胸胁支满、不嗜食;灵墟穴位于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同身寸),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乳根在胸部正当乳头直下处,乳房的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分支和第5肋间神经分支,主治气喘、咳嗽、胸痛、肋间神经痛、乳痈、少乳及乳腺炎等;乳中位于第4肋间隙,正坐位或仰卧位,乳头正中,距离前正中线4寸,可采用穴位敷贴、穴位按摩等疗法治疗多汗症及产后缺乳等疾病;膺窗位于第3肋间隙,距离前正中线4寸,治疗胸胁胀满、咳嗽气喘、乳痈等。这6个穴位,左侧部分分布于心脏所在区域,其温度能够代表心脏的供血状态。对比同名穴位左右两侧的温度差,能够了解冠心病患者心脏缺血的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左右两侧同名穴位温度差2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2组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后组间比较,左右两侧同名穴位温度差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同名穴位温度差下降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冠心病患者左胸低温区的温度有更好的疗效。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病机为气滞血瘀。胸中是血之所聚,气之所宗,血瘀胸中,气机阻滞,则生胸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治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法。方中红花活血化瘀兼止痛,桃仁行滞破血兼润燥,两药同为君药;牛膝化瘀止痛,活血通经,兼引气血下行,川芎、赤芍助君药活血化瘀,均为臣药;当归、熟地黄益阴养血,活血清热;枳壳、桔梗,一降一升,行气宽胸;柴胡解郁疏肝,升达清阳,行滞理气,能够达到气行则血行之效果,均为佐药;桔梗、甘草载药上行,调和诸药,均为使药。诸药并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是治疗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良方。

本研究结果表明,胸部代表穴位两侧的温度差与冠心病心肌供血情况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及判断疗效的手段,且具有视觉直观、无毒副作用,无损伤性刺激,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即如果治疗后患者左右两侧同名穴位温度差较前下降,说明心肌供血得到改善,治疗有效。但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统计更科学的温度差正常范围,以及不同穴位与病变血管的相关性研究。同时,应该排除各种影响因素,使诊断使用范围更精确。如发生肺部疾病的患者,尤其右肺炎症时右侧胸部穴位温度升高,会导致左右两侧同名穴位温度差增加,产生假阳性结果,需要排除。其他如肥胖患者体表脂肪较厚,容易掩盖温度差异。因此需要对该判断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规范研究。

[1]陈灏珠,林果.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94.

[2]邵耕,胡大一.现代冠心病[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92.

[3]周仲瑜,余乐,韦丹,等.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应用概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7):2289-2291.

[4]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黑龙江医药科学,1985(3):243-245.

[5]沈绍功,王承德,闫希军.中医心病诊断疗效与用药规范[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4.

[6]王宏.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8):1374-1375.

[7]卢军利,赵静文,陈沛林,等.保元汤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12):1801-1802.

[8]杨阿妮,徐义先.生脉散合酸枣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女性冠心病心绞痛 48例[J].西部中医药,2012,25(4):60-61.

[9]曹元琪,骆雨,崔涵.黄连阿胶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西部中医药,2015,28(7):105-107.

[10]郑莉,柳得元,芦海.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6):90-92.

[11]满军.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治疗痰阻血瘀型胸痹心痛38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9):892-893.

[12]李钦传,李克非,范慧敏,等.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增刊):205-207.

[13]狄灵,李睿萍,杨成志,等.红外热像图观察100例冠心病患者虚里热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22-24.

[14]刘汉平,沈雪勇,邓海平,等.冠心病患者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4):52-53.

猜你喜欢
温度差同名胸部
同名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温 度 差
温度差
光热建筑一体化Trombe墙体系统传热性能
三 人 行
双源CT大螺距扫描在胸部筛查的应用
家兔急性肺损伤胸部超声与病理的相关性
集成成像同名像点三维形貌获取方法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