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红 万阿东 段雅婷
(1.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53)
2018年,改革开放在中国已经走过了40年,这也是我国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一年。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正处在全面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时期,推动落实党的十九大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规划,必定要推进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出发。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社会实践必须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发展实际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一切依靠人民的发展方略和一切由人民检验的评判标准。
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理论,是我国建设和发展必须始终遵循的理论指引。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今后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1](P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时期仍然需要依靠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来推向前进。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迈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发展建设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承担着更重大的时代使命,无论是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继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构建更合理健全的治理体系,都要求用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和更有力的举措继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再出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和现实国情,创造性地总结提出的发展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和“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论断,[2](P649)毛泽东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P1031),邓小平理论强调在建设和改革中推动国家发展与人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保持党和人民血肉联系,再到科学发展观重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无不彰显发展中人民的重要性。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十三五”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首次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P1)党在形成新发展理念时,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确立为中国各项建设发展工作的首要原则和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契合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也是价值取向中人民至上的深刻表现,并且通过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直指发展的现实问题,否定了脱离人民的山头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盲目的民粹主义,作出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思想指引。
习近平在庆祝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的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5](P2)因此,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站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建立全面开放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价值主体和活动主体本质上都是人民。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必然要归属到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发展理念。[6](P4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发展建设本质上都是为了人民,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在我国发展大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本质上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大命题,也是面向解决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正关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我国继续探索改革开放发展道路必须结合世界发展大势,全面认识改革开放工作的过去、当前真实情况,展望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路径,准确“审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引进和学习西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成果,在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些累累的发展硕果是全体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抓住改革开放的宝贵机遇勇于进取、不懈奋斗的结果。这也要求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征程中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和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更多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凸显出来,才能更广泛地让全国人民在发展改革中受惠,让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改革发展系统结合起来,使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有更多的获得感。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要求,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奋力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以思想再解放引领改革开放再出发,并致力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的发展时期再出发就是要在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指引下疏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主要社会矛盾。
人是社会中交往、联系和组织建立的目的,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活动主体、核心动力及最宝贵的资源。在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征程中,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引,在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方略上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以人民为发展的力量主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对象性存在群体,是社会一切财富生产过程中的唯一能动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因此,社会的发展和财富创造是人民本质力量即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和主体能力的对象化表现,人民是发展始终依靠的力量主体。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和驱动力转换的攻关期,我国要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局之年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必然要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中践行十九大精神,树立人民主体观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依靠人民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改革开放创业初期敢为人先的开辟与建设,到当前万众创新的蓬勃兴起,正是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勇敢探索和凝心聚力,推动了我国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步步向前。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再次出发也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许多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可持续现象依然存在,要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必须更加依靠人民谋发展,更加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从人民中汲取创造实践的力量和智慧,让一切发展大势中的人民实践活力竞相迸发,让以人民为创造主体的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不再仅仅依靠劳动的消耗,而转变为社会成员的能力与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的新征程而言,首要任务仍是发展,主要动力仍然是创新,而根本资源则仍然是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人才和知识作为我国发展的推动力,靠人才驱动改革创新,靠创新驱动建设对外开放新格局。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P1)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当前发展思想的核心理念,其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向度都要求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在发展效果上必须坚持一切由人民检验,这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实践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开拓改革开放再出发新局面的发展建设中,必须坚持在发展效果上一切由人民检验,即坚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坚持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坚持将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改革开放成效的检验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有生命的、现实的,人因现实的多重属性在其需要和价值上也表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特性,而人民则既是社会发展的力量主体,又是社会发展衡量的价值主体。因此,坚持一切工作由人民检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进步趋向。当前,我国要继续开拓改革开放再出发新局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的实践观作为指导,客观认识“出卷”“答卷”“阅卷”三者同时并举、不容割离、辩证统一的过程。“时代是出卷人”,每个时代的发展都有其历史基础条件,每个时代都有其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任务,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是在我国改革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持续探索、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艰辛奋斗和我国已取得的发展成绩的基础上的新征程,是我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在付出各种代价后努力取得的新起点上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一以贯之的改革开放。“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发展新征程必须时刻谨记人民的重托,任何工作都要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任何工作都要应人民所需,增强社会发展中全国人民的获得感,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发展建设中,必须不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初心,以时刻准备接受人民检验的姿态坚持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从严治党、防腐戒奢,坚持在工作中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全国的各级领导干部到每个党员都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人民性和党性的辩证统一,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既遵循改革开放工作的客观规律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书写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新试卷。
当前,我国在建设发展实践基础上,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中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任务,既要求党和人民在实践上继续勇于进取、迎难而上、主动创新、久久为功和坚持不懈,也要求思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在价值导向上一切为了人民、在发展方略上一切依靠人民、评判标准上一切由人民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改革开放发展事业的“指南针”、“动力源”和“助力器”,顺利实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建设目标,推动服务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局的改革开放再出发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