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军,史明玉
(西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体中经常出现某地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报道,人们对群体性事件一词早已不再陌生,甚至自己就是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和经历者。群体性事件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有着重大的影响,政府和学术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力图探究群体性事件蕴含的深层问题,以便能够快速应对、有效解决和积极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目前,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力图从多个角度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
“群体性事件”一词是经过了多个阶段的演变而最终确立的,学术界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从“群众闹事”“骚乱事件”这样明显带有批评意味的概念到如今对群体性事件客观中立的界定,学者们在给群体性事件定义时也蕴含了自己的价值判断。
1.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变。对群体性事件这一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时期、不同学科对此有着不同的界定。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是,群体性事件一词是经过许多阶段的演变才最终确定下来的。不过,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演变过程的具体阶段的划分有着不同的见解。曾海若将群体性事件的语词演变划分成五个阶段,分别为“群众闹事”、“治安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紧急治安事件”以及“群体性事件”[1]。肖唐镖的考证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他认为自1988年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近似称谓有“突发事件”“群众性械斗事件”“群众性闹事”等数十种,第一次使用群体性事件一词是在1994年,并在2003年以后成为统一且较为正式的用法[2]。
2.群体性事件概念界定的多元化。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界定比较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视角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政治学学者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界定为人民内部矛盾,如王伟光认为,“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对抗和激化的具体表现,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严重影响、干扰乃至破坏正常社会秩序的社会冲突事件”[3]。他们认为,通过合理可行的方式可以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其风险是可控的,并从组织规模、目的要求、后果影响等方面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定义,着力突出群体性事件的针对对象及表现形式。社会学学者从社会矛盾、社会危机和风险等角度定义群体性事件[4],其中蕴含着对群体性事件所带来的社会风险的评估和判断。社会学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主要强调两点:一是部分人利益受到侵害或者得不到满足,二是其结果危害了社会治安和稳定[5]。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群体性事件具有显著的利益导向性,参与者试图利用冲突达到他们的目的。法学学者强调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性质、产生原因和区别对待问题,主张对群体性事件界定的中性化。他们认为,不仅应考虑到群体性事件扰乱社会秩序、威胁公共安全、引发治安问题等负面影响,也要看到它是一种人们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的行动方式。群体性事件异常复杂,因此要“细分群体性事件的不同属性以及不同类别的刑罚所涉对象,进而审慎地作出刑事政策的正确选择”[6]。
3.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变与界定中的价值判断。不论群体性事件这一概念的演变被划分为几个阶段,也不论不同学科如何界定和出现了多少与“群体性事件”近似的词语,这些定义体现了人们不同的价值判断。“群众闹事”是人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聚众闹事的暴力行为,对社会治安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上可以看出这是个批评性的词语,被视为无理取闹,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群众性械斗事件”则被理解为主体是群众、所用方式是机械斗殴、对社会稳定和治安构成极大威胁的事件,同样是批评性的。若从违法行为和消极影响角度界定群体性事件,无疑会使人们更加关注它对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而并不关注事件组织者、参与者的行为原因和目的,这种界定背后的价值判断同样是否定性的。批评或否定性的价值判断影响着人们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思路和方式,因而传统的基本思路是维稳,以压制为主。也有学者从群体性事件的积极意义出发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群体性事件具有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对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政府施政过程的改善、民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7]。相较于众多聚焦于群体性事件消极性后果的批评性研究,这种观点有利于政府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群体性事件,毕竟批评性研究更容易使地方政府出于维稳的需要而采取行动予以压制,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非探究事件的根源并妥善处理民众诉求。当然,群体性事件的积极功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的,现今的问题是,一些人抱着事情闹得越大、问题就越好解决、得到的好处就越多的心态,使本不严重的事情产生了恶性后果,这种做法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浪费了公共资源,还形成了不良的示范效应。
根据国外解释群体性事件的价值累加理论来看,有利的结构条件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一环,了解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对预防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具有基础性意义。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些地区之间差距较大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分配不均衡的问题。经济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动了一些人的“蛋糕”,利益受损的人们相较于其他人更有可能发起或参与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主要涉及利益冲突这一点与很多学者给出的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是契合的。
从一些学者的调查和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群体性事件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征地拆迁、劳资关系、环境保护、医患冲突等。利益分配不均衡,同时,诉求表达不到位,正当权利不能得以维护,便诱发了群体性事件[8]。因此,群体性事件的实质是,在生产生活中自身利益受到某种程度侵害的人们带着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希望通过游行、罢工等方式引起政府或企业的重视来谋求问题的合理解决。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背景有近乎一致的观点,但对其产生原因的认识则有所差别。总体上来看,学术界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一是情感机制所致。“因表达不畅所致的弥漫性民怨及民众对不满的道义建构,使情感成为主导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演进的最重要机制”[9]。利益相关者在情感共鸣的作用下聚集到一起谋划解决事情的办法,群体性事件就成为他们的出路乃至发泄出口。二是阶层之间的差距所致。阶层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使得弱势群体在许多方面与精英群体相差甚远,这种差距使弱势群体对精英存在怀疑和不信任,当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时会加重这种不信任。当协商等正常途径无法解决利益冲突时,弱势群体就倾向于采取集体行动,试图通过将事情闹大、向相关部门施压的方式获得解决。三是政府不作为或治理失误所致。一些地方政府在群众反映问题时含糊其辞,推脱责任,甚至回应过激,都会直接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升级[10]。四是资源的有限性所致。人们出于争夺有限资源的需要结成群体以扩大行动力量[11],从而导致并放大了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学术界主要从社交场域中的主体、人情关系、演变过程和社交媒体四个角度研究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1.从社交场域中的主体角度看。社交场域中的主体分为三种类别,但在具体划分上存在差异。齐新林主要是从社交场域的角度进行考察,将话语主体分为官方话语、来自公共事件主体的民间话语和来自社交媒体用户的民间话语。公共事件主体希望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事件信息,争取社交媒体用户的支持;没有直接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社交媒体用户对事件信息的传播和话题讨论直接影响着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方向;而由政府主导的官方话语的表态直接影响着事件的走向,群体性事件参与者接受则事件趋于平息,不接受则事态扩大化[12]。以上三种主体对事态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任何一方处于强势地位都可能会对事件的走向产生影响。李春雷和舒瑾涵则将主体分为传统媒体、新闻媒体和草根民间三类[13],显然此处的新闻媒体是指非官方的但是具有一定地位的媒体,其发声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而草根民间则是事件参与者、微博大V等的发声。不论是何种划分方法,学者们都将社交场域视为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机制和工具,哪一方利用好这一工具,就有利于事件朝着其希望的方向发展。
2.从人情关系角度看。人情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被许多学者用来解释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机制,一个人或一群人利益受损时,他们会发动自身力量,筹集一切资源来帮助个人或所在群体完成目标。罗兴佐认为,“人情网络、地方性伦理和村社舆论构成熟人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内涵,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良性互动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人情网络使人们的情感爆发和聚众具有循环反应的特点,地方性伦理促使人们形成集体认同,而村社舆论则能够有效克服人们的‘搭便车’心理”[14]。
3.从群体性事件的演变过程和参与人员的结构看。这一角度清晰地诠释了群体性事件从最初产生到发展再到回落的过程,并将事件涉及人员按照分工分为三个层次。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前期的酝酿和动员、中期的发生和高潮以及后期的回落与结束。在前期酝酿阶段,利益相对受损的个体将挫折归因于外部原因而产生不满的心态[15],从而酝酿群体性事件,并动员与自己情况类似的人参与其中。在中期发生阶段,事件主体动用一切力量和手段来助推事件的发展。在后期,群体性事件由于政府的出面解决或达到了事件主体的目的而结束。从参与人员的行为结构与所起的作用看,每起事件基本上存在三个层次,即核心的组织领导者、附和的骨干分子、围观的普通参与者[16]。领导组织者起着动员和“军师”的作用,而真正的执行者是下层群众。
4.从社交媒体角度看。社交媒体是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催化剂。众多学者分析了社交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事件参与者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形成舆论和话题以寻求关注与支持。二是社交媒体为博得关注而扮演传播者、社会动员者的角色,使事件的某一部分经过加工或被放大后暴露在公众面前,如刘小燕所言,“国内社交媒体在政治性公共领域仍占有一定空间,其更倾向于扮演话题发起利益诉求、‘动议’释放、公共抗争和社会动员的角色”[17]。三是与事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旁观者也参与进来,通过社交媒体关注事件的进展,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支持或反对某一方的立场。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消息传播速度极快且关注人数大大增加。由于新媒体具有及时性、隐蔽性、大众化、信息真伪难辨等特点,它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当今中国犯罪率比过去低很多,但人们反而觉得不安全,原因就在于过去消息传输不发达、传播范围有限,人们无法获得更多、更远的信息,而如今千里之外的事情瞬息即晓。新媒体的存在给群体性事件带来了更广泛的影响,使更多与事件本身毫无关系的人们关注甚至参与到事件中来,这相较于信息传播不发达的时代更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
目前,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思路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形成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1.传统思路。传统思路通常从各类主体的角度提出对策,如民众应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政府应积极回应民众表达并克制权力冲动,媒体应理性参与并搭建对话平台。随着对群体性事件研究的深入,地方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被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学术界也随即将观察视角转向了地方政府。这类应对思路属于传统的主体分析法,往往通过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每个相关主体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维稳思路。维稳思路是通过政府的权威压制事件发展的态势,或通过强化媒体监管抑制负面报道的传播。这一思路平息了事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甚至危害了社会公平。曾经广受关注和高度重视的维稳思路现今遭受着越来越多的质疑,如于建嵘指出,“维稳必须要有新思维:维权是维稳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变刚性稳定为韧性稳定,变静态稳定为动态稳定”[18]。政府也不再是单纯地维稳,而是更加关注群体性事件背后存在的利益关系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从而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更能够解决群众利益关切。
3.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预防、回应和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大众传媒迅猛发展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广、动员能力强等特性,这使其成为不容小觑的力量,因而社交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作为新兴领域,“互联网+群体性事件”研究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研究内容宽泛和涉猎不深等问题。由此,政府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澄清事情的真相,防止谣言传播,新闻工作者如何接近事情的真相,公众如何正确地利用社交媒体表达诉求,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梳理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发生原因和机制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近年来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逻辑。首先,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愈加中性化和去政治化。概念界定之中包含着价值判断,从不同阶段的语词演变到如今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的变化反映出人们价值判断的变化,即从早期的严重偏向性到当下的客观中立性。这一变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根本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前提。其次,更加重视媒体网络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近年来,媒体网络在群体性事件从发生到回落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政府和学术界对这一变化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政府信息门户网站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出现等都是政府对媒体网络发展作出的积极回应。最后,应对策略上更加理性化和法治化。应对策略的转变与概念界定的变化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概念界定的中性化和去政治化反映了人们对群体性事件的正当性和积极意义的发掘,群体性事件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而被抵制和排斥。随着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及法治观念的进步和普及,学术界呼吁政府更加重视群体性事件背后的人民诉求,采取理性化和法治化的应对策略,并对不同性质的事件和行为予以区别对待。
[1]曾海若.群体性事件:从政治概念到法律概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肖唐镖.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J].人文杂志,2012,(4).
[3]王伟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N].学习时报,2006-08-28(01).
[4]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J].学海,2009,(1).
[5]李静,周斌.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界定[J].沈阳干部学刊,2009,(2).
[6]杨俊.群体性事件中刑事政策的运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7]刘瑾,刘伟.近十年来国内学界的群体性事件研究:回顾与反思[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5).
[8]魏治勋,桑田.群体性事件的新概念与新思维[J].山东社会科学,2014,(8).
[9]陈颀,吴毅.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J].社会,2014,(1).
[10]肖唐镖.群体性事件中的暴力何以发生——对1189起群体性事件的初步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1).
[11]杨超.利益冲突群体的安全人性及其弱点[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3).
[12]齐新林,谢精忠.群体性事件中社交场域的话语互动与舆论引导——以近两年各地“出租车罢运事件”为例[J].新闻界,2017,(3).
[13]李春雷,舒瑾涵.群体性事件中舆论场域的媒体构建路径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4).
[14]罗兴佐.有动员无组织:熟人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一起农村群体事件的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5).
[15]王林松,王庆功,张宗亮.社会认知偏差:群体性事件生成的社会心理启动根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16]韩振文.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认知心理机制及其法治化防控[J].学术交流,2017,(8).
[17]刘小燕.社交媒体在社会事件中的“动议”释放[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18]于建嵘.当前压力维稳的困境与出路——再论中国社会的刚性稳定[J].探索与争鸣,2012,(9).